中信银行同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中信银行风险管理同业调研小组二〇〇八年五至六月目录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正逐步构建 (4)二、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加强 (5)三、独立的专业化审贷体系 (10)(一)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逐步形成 (11)(二)行业审贷快速推进 (12)(三)公司信用风险审批通道多样化 (12)(四)审批体制由集体负责向集体个人负责相结合过渡 .. 13 (五)区域审批中心尚未成为主流 (13)四、全力推进2010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工作 (14)(一)各行实施新协议进展情况 (15)(二)组织形式和资源投入 (16)五、探索中的零售信用风险管理体制 (17)六、信用卡一般采用事业部的管理模式 (18)七、迅速强化的市场风险管理 (20)八、开始探索的操作风险管理 (21)九、开始量化的组合管理与风险偏好 (23)十、嵌入式的事业部风险管理体系 (24)十一、依靠IT系统大力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 (26)十二、风险线队伍管理得到有效加强 (26)十三、考察启示 (27)附件1:工商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29)附件2:渤海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33)附件3:兴业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41)附件4: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50)附件5:发展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66)附件6:招商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69)附件7:民生银行风险管理情况 (81)**银行同业风险管理调研报告为了更好了解国同业风险管理最新动态,加强学习交流,中信银行风险管理调研团队于2007年5月26日至6月17日对工商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进行了风险管理调研。
中信银行调研团队由小宪行长和吴北英常务副行长分别带队,史原、建林、黎文武、春子、冯燮刚、徐海秀、隋立波、铁彬等干部参加了此次调研。
上述银行高度重视我行调研活动,发展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rank Newman、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兴业银行行长仁杰、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朱小黄、渤海银行首席风险官Simon Page均精心组织并亲自参加我行调研活动。
我行调研团队重点学习了上述银行在风险管理体制、新协议实施、信贷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和当前形势应对策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各行风险管理特点总结如下: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正逐步构建国各主要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构建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各行均在董事会层面和高管层层面分别建立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全行所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风险偏好制定、全行风险限额管理、全行风险战略制定等宏观工作。
在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授权围,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具体行使全面风险管理职责。
部分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委员会、操作风险委员会和市场风险委员会,行使相应风险管理职责。
另外,民生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常设机构),统筹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董事会与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各行三大风险管理部门分工存在两种模式:模式一,风险管理部集中管理三大风险。
采取此模式的银行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渤海银行和兴业银行;模式二,各部门分工负责三大风险管理。
此模式下,信用风险管理由风险管理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由计划财务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一般无明确牵头部门,由具体业务部门分工负责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
采取此模式的银行有:招商银行、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
二、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加强近年来,各行均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独立性建设。
部分银行不但做到了风险线干部的垂直任命、考核,风险管理团队的垂直任命、考核,甚至实现了工资总行直接支付,营业费用总行负担,“不让分行掏一分钱”的风险独立管理。
各行实现风险管理独立性主要有两种模式:模式一,风险管理部门独立垂直管理;模式二,向分行或业务线派驻风险主管,对风险主管实行独立任命、考核。
其中,模式一相对于模式二独立性更强。
其中,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发展银行、渤海银行已经建立了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
上述银行,在管理体制方面实现了风险线与业务线完全分离的“审贷分离”体制;在绩效考核方面,实现了风险线独立考核或风险线考核为主的考核体制;在人事任命方面,实现了派驻制或风险线垂直任命的人事组织体制。
例如,民生银行已经形成总行、区域和分行三层自上而下的独立评审体系,由总行授信评审部直接向区域、分行派驻信贷审查官,通过它所领导的区域授信评审中心或分行授信评审部,对项目进行审核。
各区域授信评审中心和分行授信评审部属总行的派出机构,业务和行政隶属总行。
人员的薪资、奖金和福利待遇全部由总行统一发放,办公费用由总行统一支付,不让分行掏一分钱。
人事关系隶属总行的人力资源部。
另外,工商银行实现了分行以下独立垂直管理;兴业银行实现了总行到区域审贷中心的独立垂直管理,正在三家分行试点风险主管委派制。
渤海银行严格坚持风险线与业务线分离,全部授权集中于总行层面,分行只负责业务发展无任何授权。
发展银行对19家分行派驻信贷执行官(风险主管)为首的风险管理团队。
信贷执行官对总行首席风险执行官负责并汇报工作。
对信贷执行官的考核,由总行首席风险官评价和分行行长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首席风险官评价占70%权重,分行行长评价占30%权重。
整体来看,各行均较重视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建设,尚未实现风险管理完全独立的银行也在努力增强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
各行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性、专业性情况表图1:建设银行全面、独立风险管理体系图2:渤海银行全面、独立风险管理体系。
图3:渤海银行风险管理部组织机构图三、 独立的专业化审贷体系基于各银行实际情况,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经过较长时间演变,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贷决策机制,独立性和专业性得到有效批发银行信用批发银行市场风险、操作零售银行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信用分析部资本金风险、组合风险、风险偏好风险部信用风险部批发银行部零售银行部加强。
(一)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逐步形成最近几年,国部分银行逐渐推行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得到有效加强。
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是指,在分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一支风险分析经理队伍,与客户经理共同进行前端风险控制。
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下,风险分析经理和客户经理既专业分工又协同合作,实施专业调查,夯实授信决策基础,共同构成客户前端风险控制和营销单元。
此机制下,风险管理人员贴近市场前端,有效的将风险控制前移,减少了审查反复,既有效节约了审批资源又强化了风险控制。
目前建设银行、渤海银行和民生银行已全面推广风险分析经理平行作业机制,招商银行也拟通过考核将一部分客户经理转变为风险分析经理。
建设银行首先从重大项目、复杂项目入手,逐步配备风险分析经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平行作业机制已开始逐步向中小项目推广。
渤海银行风险分析经理与客户经理形成伙伴关系,风险分析经理根据客户经理初步授信方案与客户经理沟通交流,提出专业意见,帮助客户经理完善授信方案,避免授信方案质量差浪费审批资源。
信贷分析经理制定信用风险分析报告,主要容包括行业状况、企业状况和风险分析等。
客户经理授信方案与风险分析经理信用风险分析报告合并组成授信审批材料,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据渤海银行介绍,其目标风险分析经理与客户经理的配备比例为1:3。
(二)行业审贷快速推进招商银行积极推进行业审贷。
总行由22名审贷官负责45个大类行业审贷,分行也采用相应的行业审贷方式。
有效提升了信贷审批的专业化。
我行06年成立房地产审贷组,在国率先实行行业审贷制。
07年我行行业审贷由房地产一个审贷组扩展到房地产、重工、轻工、创新产品和交通运输及能源5个审贷组。
08年成立了石油化工和政府平台两个审贷组,并将交通运输及能源审贷组进一步细分为交通运输组和能源组两个组。
伴随我行行业审贷制度的逐步建立,我行信审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渐加强,有效支持了我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
(三)公司信用风险审批通道多样化在风险控制和审批效率的双重要求下,各行都在探索多样化的信贷审批流程,以提高审批效率。
渤海银行实行三类有权审批人组合审批的授信审批体制,审批组合根据贷款重要程度有多种模式,既节约了审批资源,又提高了效率;招商银行实行行业审贷制与双签会的双通道模式。
“双签会”审批不超过2亿的项目,以提高效率。
民生银行建立八大事业部,各事业部下建立独立风险管理部门,编制归事业部,管理归风险总监,风险管理体系嵌入事业部体系。
审批通道由四个区域中心增加到十二个(增加了八个行业审批通道),审批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审批体制由集体负责向集体个人负责相结合过渡调研过程中,部分银行高管担心集体审批导致集体免责,都在逐步推进公司信贷审批由集体负责制向个人负责制转变。
个人负责制具有职责明确、效率较高的优点。
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发展银行的授权授信体系均强调独立审贷、个人负责,权限划分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个人的个人负责制基本原则。
例如,民生银行贷款审批有单签、双签和贷审会三种方式。
贷审会方式中,贷审会成员只有咨询意见发表权,贷审会主任和贷审会秘书双签并对贷款审批负责;建设银行贷审会也采取成员只发表意见,主任最终决策并负责的个人负责制;招商银行实行行业审贷制与双签会结合的方式,审贷会为集体负责制,双签会为个人负责制(双签会仅限2亿以下项目)。
目前,只有工商银行仍采用完全集体负责制。
(五)区域审批中心尚未成为主流所调研银行中,仅有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建立了区域审批中心。
兴业银行相关人士坦言,兴业银行总部位于,不利于吸引人才,其建立区域审批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区域审批中心优越地理位置,提升其对人才的吸引力。
兴业银行的区域审贷。
兴业银行采取总行、区域审批中心,分行授信审批部分层授权的授权管理体制。
授信审批部下设北京、上海、、四个区域审批中心,负责贷款审批和行业信贷政策的制定等工作。
四个审贷中心人事任命考核由总行负责,实现了垂直管理。
分行风险主管任命由分行提名,总行任命,考核主要依靠分行。
民生银行的区域审贷。
民生银行已经形成总行、区域和分行三层自上而下的独立评审体系。
分行授信评审部主要负责授信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查,不进行项目审批。
项目审批主要由区域审批中心完成。
民生银行总行在四大区域审批中心基础上建立了总行后督部门,对四大审批中心审批两次仍有异议的贷款实行终裁,并对逾期贷款、重组贷款实行总行集中审批。
各行信贷决策机制基本情况表四、全力推进2010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工作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银监会)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时间表,部分商业银行将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