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指导
4、日记缀连式。就是将若干篇日记缀连起来,既可 以迅速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有可以避免 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
一般形式是:开头点题——日记一(时间、天气)— —日记二(同前)——日记三(同前)——结尾扣题 《都是考题惹的祸》,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 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 “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 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 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 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 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 挚而获得了高分。
C、诗句式 例:以“风景”为话题的《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 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 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读:考生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 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 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2.审清材料提示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
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
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
多的愁苦,
。
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
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梦。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
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分类结构法” 正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它表达有力,抒情色彩较浓厚 且不易跑题,好用,有用,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不易之处是要找到三个以上表面内容不同, 但有内在联系的角度和材料。同时也要有较扎 实的语言功底。应注意的问题是,分类也不宜 太多(三至五个为宜),语言上不要泛泛而谈, 要有一定的描写。
主体部分按空间转换的顺 序分出几个“点”,然后 一个点一个点地逐层描述, 把不同处所中的不同事件 或景物细致地表现出来。
名作举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主体部分主要写了两个处所,一个是百 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前后对照,有 力地突出了中心。
学生作品—— 同样是《我的欢乐》还可以这样结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 我的欢乐在沸腾的球场…… 我的欢乐在静静的书房…… 我的欢乐在动人的课堂……
2、提示段式和总结段式
《江南的味道》
一、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二、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 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四、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
将每一层次的总括性的话作为独立的单位, 放在前面则为提示段式, 放在后面则为总结段式。
3、镜头组接式。由若干个片断组成,每个片断就像一个 电影镜头。即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及画外音的形式。
班里的那些事
地点限制
在阳光下成长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人称限制
C、我终于笑(哭)了 有时,我也想____
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们在花季
D、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数量限制
(1)反复追问(反复追问,确定方向)
《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挥挥手,出发》
确定人物:谁的声音? 确定内容:什么声音? 确定过程:什么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确定中心:我想表现什么情或理?对我有什么影响?我从中有什么
以“欢乐”为线,把三个不同角度的生活场景贯穿起来, 丰富了文题的内涵。
如《跟美丽捉迷藏》, 使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
(一)美,在转身处;(二)美,在凝眸处;(三)美,在你身边。
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 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令人耳目一新。
(三)按内容分类 主体部分打破时间、空间顺序,
别人互相配合做事,或共同完成任务?在与别人合作方面,你也许 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也许感受过失败的苦恼……请从中选取一两件 事或几个片段,以“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今天的初中学生朝气蓬勃,充满了青春活力,富幻想,易动情,心 灵深处经常不断地萌发无数的“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 微笑和宽容,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渴望有一位
另外还有诗歌串联式、论证求解式、记者采访式等。
5、小标题式 小标题式有好多种,这里就常见的几种作解读。
A、对比式 例:以“改变”为话题的满 分作文《耳朵“挑食”》中 间用了四个小标题:变化 之一:吃软不吃硬;变化 之二:吃麻不吃辣;变化 之三:吃肥不吃瘦;变化 之四:吃上不吃下。 解读:精明的考生目光深 邃,以耳朵为依托点,每 个小标题又用对比的形式 讽刺了官僚作风、奉迎折 马、金钱至上、欺上瞒下 的不良现象,揭示了真话 “销声匿迹”的原因。
只从内容的表达上来分类, 然后逐层描述。
名作举例—— 朱自清先生的《春》 作者把春景分为五类,即春草图、春花 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然后层层描写,用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从 不同的角度表现春天的特点。
学生作品——如写《这就是生活》这个题目 主体部分就是按内容来分类,即把生活分为 “酸”、“甜”、“苦”、“辣”四类,每类 用一个生活片段去表现。
感受? 确定结构:我想用什么顺序来写?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2) 信息增补(添加因素,化大为小)
《喜欢 》 《这,是一种修养》 《风景》 《从未走远》为幸Leabharlann 让路为爱让路为明天让路
(3)题意引申(通过联想,深化题目)
《同在一个屋檐下》 《让路》
《星星与太阳》
“让路”明指道路,也可以理解为做出让步、牺牲
让路要讲究方法 让路使我们更宽容
《幽默的校园生活》,小标题是“猪题与猪蹄”、“都是电话 惹的祸”、“雨后的玩笑”、“站着睡觉”;
《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作者用“小树”、“小蚕”、“小故 事”、“小风车”串起全文,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 吓得要死的小蚕,写奶奶给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小故事, 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一组典型的镜头再现了我金 色的童年,流露了作者对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的深深依恋。
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有“自传体”三部曲:《伤残的树》、 《凋谢的花》、《无鸟的夏天》。三个篇名,如电影分镜头, 画面感很强。
镜头体的形式: 《叶①秋。开》抓头用住—了最三具—个代镜小表头标性一题的—:特—征蔚镜,蓝头描的绘天二出空—绚、—烂高镜多飞头彩的三的小—秋鸟—之、结美金景黄尾。的。树 ② 开头——近镜头——远镜头——特写镜头——结尾
学生作品——如写《我的欢乐》,可以这样结构: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欢乐。 小时候,我的欢乐是一份凉爽爽的冰激凌…… 上学后,我的欢乐是一张获得高分的成绩 单…… 现在,我的欢乐是……
可以以“欢乐”为线索,贯穿不同时期的生活 画面,生动清晰地反映了作者心路成长的历程, 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二)按空间分类
一次的成功想像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
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给自己一个微笑,把心胸打开,阳光
会不请自来。从一个微笑开始,成功近了,幸福也就不远了。
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 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 空,在追求、拼搏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 束缚中感到烦恼和困惑。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 自肺腑的心声。
E、感觉式 例:半命题作文“精彩 ”的满分作文《精彩瞬间》中间用 了三个小标题:看,煦日东升;听,睡莲花开;品,人 生真谛。 解读:第一个小标题,既写小姨生孩子,又写东升的旭 日,充满希望。
第二个小标题,乍看难以理解,细读,才知考生 曾侧头微闭双眼,听花开时“砰”的清脆声,这一细节 描写是令人信服的。
第二讲、作文结构
就是安排作文主体的内容和层次 的具体作法。 分类,即按一定的标准,把主体 部分的写作内容分成 ,划出
,然后一层一层地去写。
内容全面充实 文章层次分明 从不同角度展开 共同突出中心
(一)按时间分类 把主体部分按照时间划分成
几个段,一段一段地描述。
名作举例——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 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 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 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 在那头 这首诗以时间为顺序,用四组不同的意象表达了思 乡这一主题,显得材料丰富,思路开阔。
““ 我我 ”” 的的 行生 动活 、、 ““ 我我 ”” 的的 成思 长考 。、
A、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最美丽的瞬间
那年我十五岁
时间限制
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 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
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它们往往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是一个 容易忽略的“陷阱”。如:也、最、终于、这、那、多……
B、课间也精彩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生活是需要认真、需要努力的。一个人的志趣、追求、理想、毅力、
为人、奋进精神、自立能力等等,都会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表现出来。
请用“
”为题,或叙说一个故事,或连缀几个生活的片断,
写一篇记叙文,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表现你为了健康成长
而正在进行着努力。
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生活中,你是不是能够和
能互倾心曲的好朋友,甚至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双休
日,渴望少一点作业,渴望痛痛快快玩一场,
舒舒服服睡一觉…… 请你以“ ”为题写一篇作文。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发自内心的呼唤,如:呼唤别人赏识自己,呼 唤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呼唤友谊……请写出你内心的呼唤。
作为青春少年的你,在一天天的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 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真的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请根据文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又如写《真诚》这个题目, “爸爸真诚的鼓励”、 “老师真诚的批评”、 “朋友真诚的祝福”, 三个材料,三个角度,从而丰富了文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