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人类聚居区

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人类聚居区

1、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人类聚居区,规划设计能做什么?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
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
活动的干扰破坏所造成的土壤严重侵
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
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
化。

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
类型之一。

在马斯洛需求原理的基层,是人类的生
存需求,我国俗话也说:民以食为天。

人对土地都会有一种亲切的情感,归根
结底是土地是粮食的来源。

喀斯特石漠化的无水、无土、无林的特征,从根本上为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人类聚居区造成了生存问题。

喀斯特石漠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土地丧失;干旱缺水;植被物种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的生态系统退化。

面对这样的问题,规划设计喀斯特地貌环境下的人类聚居区,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减缓喀斯特石漠化的措施,走可持续发展方针路线。

1)在可建设用地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应高效集约,防止随意、零散、无规则建筑,减少闲置土地以及土地浪费。

将原有低效的土地利用进行性质更换,增加城市绿地比重,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2)由于不可建设利用土地的阻隔,可借鉴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即TOD模式来进行城市建设,将城市划分为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相对独立的组团片区,但又互相联系,保持城市整体运行。

[2]
3)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坡改梯、砌墙保土、改良土壤、开发岩溶水、种植适生经济作物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加强生态治理。

合理开发景观旅游项目,在进行保护自然水土植被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4)划定禁止建设地区、合理利用土地。

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空间管制对策,形成合理的生态格局和环境友好的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