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介绍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
三、投资银行的机构设置 (一)投资银行决策机构(管理层 ) 股东大会 董事会 执行委员会(执行董事) 总裁(总经理) (二)职能部门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法律部门、技术支持部门、 综合事务办公室 (三)业务部门 企业融资部、公共融资部、兼并收购部、项目融资部、 证券交易部、房地产部、风险资本部、国际业务部该 部、发展研究部、私募资金部
例和风险的承担份额上。但也有些合伙制是建立在主合伙人基
础上,即某个人是投资银行的主要合伙人,因此,也主要承担
投资银行的经营管理和责任,其他人只是有限合伙人他们只承
担责任而并不参与投资银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早期的投资银行都采用了合伙人制(家庭合伙制或家族企业) 这种组织形态。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规模结构
一、超大型投资银行(Bulge-bracke Firms)
指美里尔·林奇(简称美林)、摩根·斯坦利,第一波士顿、 所罗门兄弟、高盛及希尔逊·莱曼兄弟公司6大投资银行
二、大型投资银行(Major Bracket Firms) 三、次大型投资银行(Submajor Bracket Firms) 四、地区性投资银行(Regional Firms) 五、专业性投资银行(Specalized Firms) 六、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三)家族式合伙制的缺点 1.资本实力受到限制。 2.家族企业力图保持家族控制企业的同时,出现了
无法补充稳定的经营管理人才的问题 。 3.许多商人银行缺乏组织上的稳定性。经营获利后
就按比例分配,缺乏资本积累机制。 4.合伙制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企业的结束便意味
着家族的结束。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人力组织
二、投资银行人才的分类 在投资银行长期运作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人才
观,其对人力的要求体现为: 1.创业型 2.创新型 3.开拓型 4.研究型 5.管理型 6.综合型 7.工程型
一、合伙人制投资银行 二、现代公司制投资银行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一、合伙人制投资银行 (一)合伙制投资银行的概念
所谓合伙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拥有公司的
财产,分享公司的利润,合伙人即为公司主人或股东,同时承
担公司的经营风险的制度。一般形式的合伙制,合伙人之间是
完全平等的,其平等地位体现在财产的拥有权、利润的分配比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二、现代公司制投资银行 股份公司制,是指由法律规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划分成
等额股份,股东仅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的公司形式。 (一)产生背景 到19世纪5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尤其是欧美各国)公司法立法逐步
完善,使公司形态从法律上得以明确的体现和固定,也使这一时期的公 司始终在公司法的规制下发展,受到法律保护和调整,从而加快了社会 经济单元由个人所有向社会化的公司制过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投资银 行的组织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众多的公司制投资银行。 (二)特点 与合伙制相比,股份公司制较传统合伙人制而言,在集资功能、企业 法人化功能和管理现代化功能等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
四、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 1.总部集中模式:适用于小型券商,集中管理,集
中业务,集中人力 2.地域分工模式 3.行业分工模式 4.业务分工模式 5.职能分工:按环节分工 6.复合模式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人力组织
一、投行的工作特点 专业性强:专业面宽、专 责任感:承诺,责任 工作强度大、报酬高、流动快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
二、投资银行的管理架构 现代组织理论中将企业的组织形态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但
两类组织形式最具有代表性,一类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另一 类是扁平化的网络型。前者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企业组织架构, 即呈现越靠近底部越大的形状,而后者是建立在不同业务类 型、不同地区业务发展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行管理架构, 从公司内部信息传导效率上看,网络状管理架构比金字 塔架构更有利,在现实中,目前不少现代公司往往采用网络 状管理。由于投资银行对信息传导问题特别敏感,因此,越 来越多的投资银行,特别是跨国投资银行已经普遍采取网络 状管理的架构。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三)股份公司制的类型 股份公司制可分为两种: 1.集团制,即投资银行被其他非金融机构控股,
如1981年菲波罗公司收购所罗门兄弟公司,通用电 气公司接管了基德·皮博迪公司 ,对母公司负责。 2.公众持有公司制,即以普通股方式向公众出售 其公司股权 ,对全体股东负责。
(二)合伙制投资银行的特点 第一,合伙制是建立在合伙人能力基础上的,因此,一般合
伙人都在投资银行业务或管理的某个方面具有特别的才能, 这是合伙制投资银行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二,合伙人共享企业经营所得并对亏损承担连带的无限责 任; 第三,企业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经营也可以由主合伙人主 要经营; 第四,合伙人数量不定,企业规模可大可小; 第五,由于合伙人所承担的无限责任,使得企业的经营更加 注意风险
第三章 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了解投
资银行的规模结构,把握投资银行的机构设置和业 务模式。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规模结构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人力组织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决策机制、机构设置及业务模式
一、投资银行内部决策机制的建立 与普通公司相类似,公司型的投资银行采用的是以公司
法规定的内部治理结构,即在内部组织上分别由股东大会、 董事会、执行经理委员会、总经理、业务分管助理、部门经 理、业务主管和业务员等构成。一般来说,将总经理以上的 内部组织机构称为决策机构。通常,投资银行内部决策机制 构造主要包括: (一)对决策内容的明确界定 (二)决策内容的适当授权 (三)对决策过程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