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 少量质粒DNA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质粒的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2)掌握质粒DNA分离、纯化的原理。
(3)学习碱裂解法分离质粒DNA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质粒(plasmid)是一种双链的共价闭环状的DNA分子,它是染色体外能够稳定遗传得因子。
质粒具有复制和控制机构,能够在细胞质中独立自主地进行自身复制,并使子代细胞保持它们恒定的拷贝数。
从细胞生存来看,没有质粒存在,基本上不妨碍细胞的存活,因此质粒是寄生性的复制子。
根据质粒的这种特性,通常采用DNA体外重组技术和微生物转化等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使重组到质粒的某种基因(如干扰素基因)带进受体细胞(如具有一定特性的大肠杆菌细胞等)表达它的遗传性质,改变或修饰寄主细胞原有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的物质(如干扰素)。
目前,质粒已广泛地用作基因工程中的DNA分子无性繁殖的运载体,同时它也是研究DNA结构与功能的较好模型。
在细菌细胞中,质粒DNA通常为染色体DNA的2%左右,但是细菌质粒DNA的含量与其复制类型有关。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严密控制(stringent control)复制型和松弛控制型(relaxed control)复制型。
严密控制复制型的质粒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染色体不复制时,质粒也不复制。
每个细胞内只含1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即有1个或几个拷贝)。
松弛控制复制型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可以复制,当染色体复制已经停止时,该质粒仍然能够继续复制。
该质粒在一个细胞内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例如col E1 质粒(含有产生大肠杆菌素E1 基因)及其衍生质粒,在每个细胞内约有20多个拷贝。
所有分离质粒DNA的方法都包括3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目前应用于质体DNA的纯化或抽取的方法众多,例如碱溶裂法(alkaline lysis)、热裂解法(boiling method)、氯化铯(CsCl)纯化法,及市售柱层析套管法等。
最常用的碱裂解法具效率高、价廉、简单易学等优点。
其原理是利用碱处理质粒DNA及染色体DNA,使两者双股打开呈单股状态,再加酸中和,使单股回复为双股DNA,同时在急速中和反应中,染色体DNA因分子过于庞大以致于碱基匆忙配对,形成杂乱无序的巨大分子,对水的相对溶解度低而易被沉淀下来。
相反,质粒DNA因分子小,两单股DNA恢复原碱基配对快而易溶于水中,所以只要经过离心,即可将染色体DNA与质体DNA分离。
本实验所使用的pUC19含有β-lactamase基因,会产生peripasmic酶,进行蓝白斑筛选,抗氨苄青霉基因ampicillin (Amp)两种抗性筛选标记。
碱裂解法:本实验是以alkaline lysis的方法进行,其原理是将大肠杆菌以NaOH及SDS分解,并使蛋白质及DNA变性,然后以酸中和。
小分子质粒DNA在中和后可恢复原状,但大部分的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则无法完全复原而与SDSD-K+所含复合物一起沉淀下来,可离心去除,上清液所含质粒则可以乙醇(ethanol)或异丙醇(isopropanol)将其沉淀下来。
三、实验方法1.仪器用具:a.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b.台式型离心机(microcentrifuge)c.微量吸管(pipetman)d.真空干燥机(speed vac)e. 漩涡混合器f. 琼脂糖凝胶电泳仪2.材料:实验前一天,将含质粒的大肠杆菌接种至含ampicillin (50 μg/ml)的LB培养液中,并在37 o C下振荡培养过夜。
3.药品及试剂:a.Solution I: 25mM Tris-HCl (pH 8.0), 10 mM EDTA (pH 8.0), 50 mM glucoseb.Solution II: 0.2M NaOH, 1% SDS (使用前以10 N NaOH与10% SDS稀释配制)c.Solution III: 3M醋酸钾溶液(KAc, pH 5.2)d.RNase A: 1mg/mle.TE buffer: 10mM Tris-HCl(pH8.0), 1mM EDTA (pH8.0)f.100% 乙醇(ethanol)或异丙醇(isopropanol)g.LB(Luria-Bertani)培养液: 10g tryptone, 5g yeaste extract, 10g NaCl in 1Lh.酚/氯仿(1:1)溶液i.1 x TAE电泳缓冲液:40 mM Tris-乙酸, 1mM EDTA(pH 8.0)j .DNA mark er:DL20004.实验步驟:1)将过夜菌液分別倒入1.5ml微量离心管中以10,000 rpm离心1分钟后,倒去上清液。
2)沉淀菌体加入50 μl Solution I,用漩涡混合器剧烈振荡使菌体完全悬浮,置于冰上5分钟。
3)加入100 μl Solution II,盖上管盖后将管子反复上下摇动3次,不可剧烈振荡,置于冰上5分钟。
4)加入75 μl Solution III,亦温和摇匀,置于冰上5分钟。
5)加等体积酚:氯仿(1:1)225 μl混匀。
6)以12,000 rpm 离心5分钟,小心吸取上清液至另一微量离心管中。
7)加入2倍体积100% 酒精,混合均匀,置于冰上20分钟。
8)以12,000 rpm 离心8分钟,倒掉上清液,加入70% 酒精清洗一次,置于真空干燥机中10分钟。
9)加入15ul灭菌水,溶解DNA。
10)电泳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取5μl DNA溶解液加2μl Loading buffer于1%琼脂糖,电泳半小时,电压80伏。
11)电泳凝胶在透射式紫外检测仪上观察,记录结果。
四、注意事项1.细菌培养过程要求无菌操作。
抗菌素等不能高温灭菌,应使用细菌滤器过滤后使用。
细菌培养液、配试剂用的蒸馏水、试管和Eppendorf离心管等有关用具和某些试剂须经高压灭菌处理。
接触过细菌的器具用后应消毒灭菌再洗净。
2.制备质粒过程中,所有操作必须缓和,不要剧烈振荡,以避免机械剪切力对DNA的断裂作用。
同时也应防止DNase引起DNA的降解。
3.酚氯仿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要弄到手上,必要时带手套。
4.加入乙酸钾溶液后,可用小玻璃棒轻轻搅开团状沉淀物,防止质粒DNA可能被包埋在沉淀物内,不易释放出来。
5.用酚/氯仿混合液除去蛋白效果比单度作用酚或氯仿更好。
为充分除去残余的蛋白质,可以进行多次抽提,直至两相间无絮状蛋白沉淀。
6.提取的各步操作尽量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冰裕上)。
7.电泳时,电泳缓冲液要没过凝胶。
8. 在质粒提取过程中,由于机械力、酸碱度、试剂等的原因,可能使质粒DNA链发生断裂。
所以,多数 质粒粗提取物中含有三种构型的质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质粒的两条链没有断裂;超螺旋开环DNA(ocDNA): 质粒的一条链断裂;松弛的环状分子线形DNA(lDNA): 质粒的两条链均断裂;线性分子质粒DNA的形态不一,电泳时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同。
超螺旋的质粒DNA一般迁移最快、开环(缺口)质粒DNA迁移最慢,线化DNA位于两者之间。
本实验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对DNA进行染色,电泳显示有些脱尾,绿色荧光部分有一大片,可能是把染料直接加到质粒DNA中所致,所以我又将胶用EB(溴化乙锭)染色,紫外线照射下呈桔红色荧光,可由上图清除看到质粒DNA所在位置。
(a)松弛线性的DNA;(b)松弛开环的OC构型;(c)超螺旋的SC构型实验二 PCR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PCR 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技术。
2、了解引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二、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断的一种技术。
利用PCR技术可在数小时之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或DNA片断,从而免除基因重组和分子克隆等一系列繁琐操作。
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自动化,因而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研究以及对遗传病、传染病和恶性肿瘤等基因诊断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PCR进行的基本条件是:(1) 以DNA为模板(在RT-PCR中模板是RNA);(2) 以寡聚核苷酸为引物;(3) 需要4种dNTP 作为底物;(4) 有 Taq DNA 聚合酶。
PCR 每一个循环由三个步骤组成:(1) 变性 加热模板DNA,使其解离成单链;(2) 退火 降低温度,使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在低温条件下与模板DNA 所需扩增序列结合;(3) 延伸 在适宜温度下,DNA 聚合酶利用dNTP 使引物3’端向前延伸,合成与模板碱基序列完全互补的DNA链。
每一个循环产物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因此通过35-45个循环后,目标片断的扩增可达106-107倍。
本实验扩增的片段约1.3kb,故需用LA Taq TM 扩增长片段。
三、 实验方法1、仪器用具:a.PCR 扩增仪b.琼脂糖凝胶电泳仪2、药品及试剂a.LA Taq TM(5U/μl)购于Takarab.10×反应缓冲液:0.67mol/l,pH = 8.8 Tris-HCl,0.067mol/l MgCl2,0.166mol/l (NH4)2SO4c.dNTP(2.5mM)d.引物P1,P23、实验步骤1)PCR扩增体系在150μl离心管中按体积有大到小加入下列试剂,最后加酶:模板 0.5μl引物P1 0.5μl引物P2 0.5μldNTP 3 μl10×buffer 2.5μlLA Taq 0.5μlO 17.5μlddH2Total 25 μl2)扩增程序预变性 94℃ 5min变性 94℃ 30s30个循环退火 43℃ 30s延伸 72℃ 2min末端延伸 72℃ 10min保存 16℃ 8h3)PCR产物电泳检测 反应结束后,取5μl PCR 产物用1% 的琼脂糖凝聚电泳检测,用GLP 在紫外灯下检测。
四、注意事项1、在加入各试剂时要先加体积大的试剂,再加体积小的试剂,并充分混合。
2、加Taq酶时要拿管的上部,避免用手触摸酶的部分。
3、PCR的影响因素:(1)模板 单、双链 DNA 都可作为PCR的模板,若起始材料是RNA,需先通过逆转录反应得到一条cDNA。
虽然PCR 可以用极度微量的样品甚至是来自于单一细胞的DNA,但为了保证反应得特异性,一般宜用ng级的克隆DNA,μg水平的染色体DNA 或104拷贝数量的待扩增片断来作起始材料。
原料可以是粗制制品,但不能混有蛋白酶、核酸酶、Taq DNA 聚合酶抑制剂以及任何能结合DNA 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