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常用药物

糖尿病常用药物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
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胰岛
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
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
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 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
高血糖类型选药:如空腹血糖不高,只是餐后血 糖高,则首选&a
lpha;糖苷酶抑制剂,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
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药物,
如“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者“磺酰脲类+胰岛素
增敏剂”。另外,对于初治空腹血糖13.9mmol/L, 随机血糖
16.7mmol/L患者,可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
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
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伏
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 该药对小肠黏膜的
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
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
不宜服用。(2)降糖舒。主要成分:由人参、生地、
熟地、黄芪、黄精、刺五加、荔枝核、丹参等22
种中药组成。由吉林省辉南参鹿药厂生产。功用 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
渴。对改善口干、便秘、乏力等临床症状及降低
血糖有一定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无严重并发症
者。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6片,每日3~4次,Ⅰ
型糖尿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不宜服用。(3)玉泉丸。 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
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以
诺和灵30R为例,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 蛋白锌胰岛
素。可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诺和锐):
为一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
其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阻断了胰岛素之间的相互
作用,使六聚体和二聚体能迅速地解离为单体而 有效地吸收,迅速发挥降糖
剂量,预防低血糖:胰岛素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
均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危险,严重者可低血糖昏
迷甚至死亡,使用时应根据病情选用剂量,并且 从小剂量开始。轻度低血糖可饮用
糖水缓解,严重时必须静注葡萄糖液抢救。2、注
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
应为胃酸分泌增加、恶心、腹痛、腹泻,还偶见
粒细胞减少及胆汁淤积性黄疸,并相对其它类口 服降糖药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二
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还有格列喹酮(糖适平)。格
列美脲(亚莫利):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 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
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
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
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用
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双胍类:苯乙双胍 (降糖灵)和二甲双胍(降
岛素: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加入人体胰岛素基因而
转化生成,其结构、化学及生物特性与人体胰腺
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与动物胰岛素相比,不 易引起过敏反应和营养不良。低精蛋
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通过基因重
组技术,利用酵母菌产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为中效胰岛素制剂。用于中、轻度糖尿病,治疗
重度糖尿病患者可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使作用出 现快而维持时间长。中性可溶性
一、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及特点糖尿病是一种终
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
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1、口
服降糖化学药(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 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
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
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 格列齐特,格列本
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甲苯磺丁脲(甲糖宁,
D-806)和氯磺丙脲属第一代磺脲类药物格列吡嗪
(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
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 血糖特别有效;
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 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
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
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2、
胰岛素普通胰岛素:由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 可引起过敏反应、脂质营养
不良及胰岛素耐药,不宜长期使用。基因工程胰
,瑞格列奈,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
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
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
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5)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 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
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
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
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
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 磺酰脲类比较,本品不刺激胰
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
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
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
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
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
作用,不需在之前很久就注射,提高了治疗的灵
活性。3、中药传统中药降糖作用不如西药,但中
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
及辅助降血糖作用明确,常用的单味中药有地黄、 桑白皮、人参、知母、黄连等;
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
消渴丸。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
(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由
糖片)。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
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
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
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 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
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目前有多种:如二
甲双胍、盐酸二甲双胍、迪化糖锭、格华止、美
迪康。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降糖作用较笨
广州中药一厂生产。功用及主治:滋肾养阴、益 气生津。具有改
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
糖的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服法及注意事项:
每次5~20粒,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由
于本药内含优降糖,所以严禁与优降糖同时服用, 以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
严重的肝肾疾病慎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
快的短效药物。早期宜联合用药。5、根据体重选
药:理想体重(千克)=身高(cm)-105,如果实际体 重超过理想体重
10%,则认为体型偏胖,首选二甲双胍或α
糖苷酶抑制剂。如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
认为体型偏瘦,应选用促胰岛素分泌剂。6、根据
地、菟丝子、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
杞子、牛膝、五味子、蒺藜、石斛、苁蓉、川芎、
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乌犀角、羚羊角、 黄连。制成蜜丸。功用及主治:
滋补肝肾、养肝平肝明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有一定疗效。用法:每次1
丸,每日2次,口服。(8)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
组成:熟地、生地、山药、泽泻、枣皮、丹皮、 柴胡、茯神、当归、五味
渴病的有效药物。现市场出售的玉泉丸是在第一
代玉泉丸的基础上加上葛根、花粉、生地、五味
子等中药研制而成。功用及主治:益气生津、清
热除烦、滋肾养阴。药理研究,本方具有一定的 降血糖作用。主治Ⅱ型糖尿病轻、中
型患者及老年糖尿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及副作用:每次5g,
每日4次。长期服用部分患者有胃肠道反应。(4)降
糖甲片。主要成分: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
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
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
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格列齐特(达美康、
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 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
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
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
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
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又称中性人短效
胰岛素,结构与天然的人胰岛素相同,可减少过
敏反应,避免脂肪萎缩及避免产生抗胰岛素作用。
血液中胰岛素的t1/2仅几分钟,因此胰岛素制剂的 时间作用曲线完全由其
吸收特性决定。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预混
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30R):
实热证者禁用。(10)渴乐宁胶囊,主要成分:黄芪、 地黄等。由威海昆仑山
制药厂生产。功能及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本品
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有降低血糖、提高血浆
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作用。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悸等。 服法及用量:一次4粒,一日3
次,3个月为一疗程。二、用药注意1、注意用药
用于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胰
岛素抵抗综合症的治疗。由于胃肠道反应大,应
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α糖苷酶抑制
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
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
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