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确立原则(草案)
1 概述
根据国食药监注[2013]34号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订了本指导原则。
本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中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的确立。
2 背景
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规格、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原则中的参比制剂是指用于仿制药物的质量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对照药物,为处方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定的药物制剂。
本指导原则主要包括遴选工作流程、候选参比制剂基本要求和参比制剂评价指标等内容。
3 遴选工作流程
⑴接收申请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工作办公室)对外公开发布参比制剂候选品种的征集目录及相关要求。
有意愿提供参比制剂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向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根据要求提交相关资料(详见附件1)。
⑵确定候选参比制剂
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初步审评,从中遴选出符合要求(详见附件2)的若干候选参比制剂,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上网公示,根据公示反馈结果,确定候选参比制剂。
⑶评选参比制剂
候选参比制剂生产企业提交样品及相关资料,工作办公室组织相关的药检机构进行复核。
复核工作完成后,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按“参比制剂评价的主要指标”(详见附件3)对候选产品进行审评。
⑷ 确定参比制剂
工作办公室汇总专家审评意见,将拟定参比制剂品种名单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上网公示,根据公示反馈结果,确定参比制剂。
4 其他
工作办公室接收相关文件后有义务在整个遴选过程中对接收的文件进行保密,相关企业有义务保证所提交资料的真实可靠。
附件:1、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申报资料项目和内容
2、候选参比制剂基本要求
3、参比制剂评价的主要指标
4、参比制剂遴选流程图
附件1: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参比制剂申报资料项目和内容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证明性文件
1、申请表
2、药品名称
3、剂型描述
4、执行标准
5、药品说明书
6、制剂处方、工艺专利未侵权声明
7、原料药、辅料来源证明性文件
8、药品正式上市、批准证明性文件
9、生产企业的证明性文件
10、包装材料/容器证明性文件
(二)药学资料
11、制剂处方、工艺说明
12、原料药、辅料的质量控制
13、制剂的质量控制
14、体外评价方法测定结果(有关物质、溶出曲线及含量测定等)
15、三批样品检验结果
16、稳定性研究总结
17、包装材料/容器与药物相容性研究情况 (三)医学资料
18、与本品相关的生物等效性或临床试验资料
19、上市后临床应用总结
(四)综合性资料
20、符合参比制剂基本要求的说明
21、申报研究过程总结
22、市场抽检情况说明(质量公告情况说明)
23、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总结
24、上市后生产、销售及产值情况总结
1、本产品应为原研制剂或与原研制剂相比具有相同或更高质量的仿制制剂;参比制剂应为处方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定的药物制剂。
2、产品应在国内上市,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3、申请人应当提供充分可靠的研究数据,证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并对全部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4、申报品种应在最近3年内每年均有生产。
5、申报企业应承诺提供后续研究所需样品及相关资料,该样品应来自于正常生产工艺下,常规生产规模的市售产品。
6、申报企业最近3年内应无与药品质量相关的不良记录。
7、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1、是否为原研制剂。
2、是否已通过新版GMP认证。
3、企业规模和申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提交资料及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药品临床数据、上市后监督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6、药品的质量可控性(原辅料的来源、制剂处方及生产工艺、制剂批间与批内的变异性、药品质量特征(企业提供资料、复核结果)、制剂的稳定性、包装材料和容器使用的合理性等)。
7、其他能反映其内在质量特性的项目。
附件4:参比制剂遴选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