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ppt
(3)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清・吴敬梓
(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蒲松龄
三 尺 传讲 递台 万, 世四 文季 明细 雨 ,
【示例三】
一 支 启粉 迪笔 千, 秋两 智袖 慧清 风 ,
“一”对“三”,“两”对“四”,“千”对 “万”,都是数量词;
“粉笔”对“讲台”,“清风”对“细雨”, “智慧”对“文明”,都是名词;
“启迪”对“传递”,都是动词。
4、结构相当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对动宾短语,依次类推。
【示例五】
学了《咏雪》和《陈太丘与 与友期》之后,请根据课文 内容,拟一副对联。
陈
谢
元
道
方
韫
驳
咏
客
雪
义
形
正
神
辞
兼
严
备
我国古代名人写下了众多的自勉联,日日观看,细心体会, 用以自勉,鞭策言行。如: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北宋・苏轼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
【示例四】
且欢 喜庆 今此 朝日 结成 良佳 缘偶
成佳偶——动宾结构; 结良缘——动宾结构。 停顿相同,结构相当。
5、内容相关
(1)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相关,形成 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2)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 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 的话,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句式是指句子的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 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家 事 、 事国 事事 关、 心天 下 事 ,
【示例二】
风 声 、 声雨 声声 入、 耳读 书 声 ,
此联是写在无锡东林书 院的一幅对联,上下联 的节奏形式都是“二二 三四”式。
3、词性相同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依此类推。
对联教学PPT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 对偶语句,主要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构成。它按 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 构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 近的意思。
不右相等,上下联用字不重复。
(1)对联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 字数必须相等,上联是多少字,下联也应该 是多少字。
(2)上下联的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示例一】
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
杯 里 酒 量, 力口 而口 行都 香 甜 ,
盘 中 餐 弃, 之粒 可粒 惜皆 辛 苦 ,
2、句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