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笔记
第三章 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 第一节 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及其特征 一、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
指存在于国际经营活动中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影响国际企业商务 活动及其实际目标的外部条件。 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企业经营目标
社会环境
政府法律 力量
技术力量
政府 股东 债权人 供应商
工作环境
企业内部组织 结构
以产品分布为 主 集中,自上而 下 总部下达大量 命令
地区分布 子公司的自主权 子公司间磋商决 策 来自总部命令少 子公司之间沟通 有限
区域中心 区域一体化 及东道国反应 产品分布与地区 分布结合 公司各级相互磋 商决策 区域内 横向,纵向
全球中心 全球一体化 及东道国反应 折中
系统决策
全球性 横向,纵向
习俗、价值观、信念、语言、宗教 5) 技术环境 研发能力、技术装备水平、专利数量、技术人员比重 二、特点 1、 客观性 2、 差异性 3、 相关性 4、 不确定性
第二节 国际政治环境 一、内涵 是指国际企业阻在不同国家开展的经营活动所面临放入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等方 面的总和。 1) 社会制度 2) 执政党的性质 3) 民族政治倾向 二、国际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道国政府的目标:经济增长、就业、收支平衡、合理分配 国际企业的目标:回报率、利用东道国资源、开发东道国市场 冲突主要出现的行业:加工业、制造业、石油开采、采矿业 三、政治风险和政治干预 政治风险:政治事件、政治体制的变化、社会的稳定程度、战争 政治干预:价格控制、关税壁垒、进口限制、外汇管制、国有化(没收、征用)
全球调配
利用各国优秀人 才 上游环节为主 上中下兼顾
二、国际企业战略体系 (一)多角化经营战略:企业通过控股、兼并或自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参与基本经济用 途不同的多种产品或劳务的生产与销售。 (二)企业联合战略 (1)纵向联合——产业链上的联合 降低成本 (2)横向联合——与同一领域经营单位联合 扩大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 (3)同心型联合——在共同的经营主线下联合 (4)非相关的多种经营联合——紧密型,松散型 (三)集中化经营战略
2)使企业接受、适应变化 3)为企业协调分散的业务提供依据 4)中枢管理 三、国际企业对战略管理认识的发展阶段 1、计划与长期规划阶段 2、战略计划阶段 3、战略管理阶段
第二节 国际企业的战略模型
6
一、典型市场结构模型
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二、安索夫的战略模型
1965 年《公司战略》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竞争分析
战略模式 战略目标 经营方向
信
息
战略规划
反 馈
战略实施
战略控制
2、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的三个层面 市场营销战略——出口战略的延续 供应战略——原材料 全球战略——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最优组合 二、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长远性、稳定性、竞争性、系统性、全球一体化 2、意义:1)对全球子公司提供的统一、协调的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国际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 国际企业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一、国际企业的内涵
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活动的企业。
(一) 国际商务
(二)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基本条件:1)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经济实体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产品销售的市场比较集中,绝大多数销售额集中于一种或一组市 场,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市场。 (四)特色经营战略
3
发达国家:企业规模大、依靠资本市场、拥有专利技术、产品差异性、营销技巧、管理技术、 组织优势、低成本投入、对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的纵向控制、东道国政府的支持。 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技术适应第三世界的供求条件、产品差异、营销技术、管理技术(适 合当地的条件)、低成本投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血缘”关系、东道国政府的支 持。 三、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理论 里丁大学教授——埃特威尔 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纵向一体化 进口代替和出口导向的一体化 四、产业集群 地理集群 虚拟集群 竞合——竞争合作关系
第三节 国际经济环境 国家经济环境和世界经济环境 一、国家经济环境:是指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市场容量、生产要素和 供应状况、各种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等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资源状况 3)金融环境 二、世界经济环境 1、世界放入货币制度:金本位——布林顿森林体系(金本位制度废除)——美元(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1978 年) 2、外汇市场 3、国际金融市场 4、欧洲市场 5、国际经济组织
挑战 六、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
企业基础设施
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
边
活动
技术开发
际
采
购
内部
外部
收
后勤 生产 后勤 市场 售后服务 益
销售
主体活动
第四节 国际企业的战略模型与还在那略体系
一、国际企业的战略模式
母国中心、东道国中心、全球中心、区域中心
母国中心
东道国中心
战略重心
全球一体化 东道国国民反应
组织结构 决策方式 信息沟通
1
4) 许可协议 3、 投资活动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第三节 国际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出口
劳务出口
投资
一、国际企业的产生
二、国际企业的发展
企业国际化的过程
1、 中经济联系过程 2、 组织联系过程
国际化
3、 社会联系过称 4、 文化联系过程
全球化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兴起的原因: 1) 信息技术 2) 跨国公司 3) 国际经济组织 4) 市场经济 二、经济一体化 (一) 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综
2)统一的决策体系,共同战略
3)共享知识、资源、信息,公担风险
二、国际企业的类型
(一)从分工和组织:水平、垂直、混合
(二)从经营内容:资源型、制造型、服务型
(三)从经营价值:民族中心、多元中心、全球中心
(四)从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地理导向角度:内向型、外向型
外向型
内向型
贸易形式
出口
出口
技术转让
出让
购买
10
文化特征 生产方式 产品开发
利润分配
人士政策
价值链的优势环节
母国文化 大量生产 以母国的需求 为主 调回母国
母国人员
不典型
东道国文化 批量生产 东道国的需求为 主 保留于东道国为 主 东道国人员
多数以下游环节 为主
区域 灵活制造 以本区域需求为 主 区域性调配
区域内人员
多数以下游环节 为主
全球 灵活制造 全球性产品
第四节 国际法律环境 一、国际贸易 二、国际服务贸易 项目外包、服务业的直接投资 三、知识产权
5
商标、专利、版权 第五节 国际文化环境 分销渠道 促销 文化冲突 第六节 国际技术环境
第四章 国际企业的战略管理 第一节 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的概述 一、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和内容 工业化——实业家——企业家——战略家 1、国际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在国际竞争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国际企业放入战略模式,战 略目标与经营方向,进行战略规划国外合营公司
国内合营公司
独立跨国投资
在国外建公司
成为跨国公司的分公司
二、国际企业的特征
1、 众多国家,所有权纽带联系
2、 企业的跨国程度有跨国指数决定
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的雇员/员工总数)/3
3、 规模庞大,依赖于共同的资源组合
4、 具有寡头独占的性质
5、 全球经营战略
四、战略集群模型
市场发展快
集中战略
集中
纵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
中心多样化
推出
清算
竞争地位强
中心多样化
紧缩
混合多样化
中心多样化
合资
混合多样化
推出,清算
市场发展慢
五、SWOT 模型
竞争地位弱
9
机会
先稳定后发展 改革产品或市场
发展型战略
企业弱势
紧缩型战略 推出,清算
企业优势 改变产品或市场战略 一体化或多样化经营战略
波士顿
高
销
C
B
售 额
Stars
Wildcats
增
长 率
D
A
Cash Cows Dogs
低
高
低
市场占有率
二、麦肯锡矩阵
高1
2
企
A
业
吸
4
引中
力
G
B 5
7 低
8
F
E
3 C
6
9D
高
中
低
三种基本的战略选择
1、处于 1,2,3 例 A,B,G 双高——优先投入资源
2、处于 6,,8,9 双低——收割
3、处于 3,5,7 例 C,F——次优先
6、 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第二节 国际企业经营的动机忽和方式 一、国际企业经营的基本动机 1、 扩大销售 2、 获取资源 3、 经营的多元化 二、国际经营的基本方法 1、 产品的进出口 2、 劳务的进出口 劳务进出口的类型 1) 交钥匙工程 2) 特许经营:工业特许、服务特许、分销特许 3) 管理合同
全球领先差异化
受保护市场
全球细分
当地响应
2、活动的配置类型
协 调
高
程
度低
价值活动 高投资高协调活动 纯全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