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医药市场环境分析报告

国内医药市场环境分析报告


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药品分销业的放开为我国医药商业与国际接 轨提供了契机,长远看,对我国医药商业的 发展十分有利;
➢ 近期(2年内)不会有大的冲击;
➢ 外资批发企业的登陆将早于零售业;
➢ 物流管理将是外资医药商业的主要优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 ➢ 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值得密
切关注; ➢ 长远看医药利润分配格局发生变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新药不再分为五类,原来五类中占大比例的已有进 口的第四类“新药”不再按新药管理;
2. 设立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包括原“仿制药品 ”和已有进口的原第四类新药的申请;
新办法的出台,对我国医资药料仅供业参考,不的当之处发,请联系展改正。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对新药研发水平的要求提高了,未来一段时间上市 的新药数量将大幅下降;
2. “仿制药品”不再受保护,门槛降低了,费用少了 ,因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将占较大的市场份额 ;
3. 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将成为新药开发的又一捷 径;
净销售额 毛利 销售及管理费用 营业利润 净利润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
(单位:百万美元)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8098 152734 13749
4861
4129 3718
3448
2949 2776
1135
752

635
384
88
3.50% 2.50% 0.64%
7275
6686 5920
➢ 门诊药房委托管理(如三九托管柳州市中医院门诊 药房)
➢ 门诊、住院药房全面托管(如青海红十字会医院委 托保康公司全面管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问题: ➢ 医院药品收入明显下降 ➢ 来自商业同行的抵制严重 ➢ 机会: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值得密切关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别)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招标购药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手续繁琐,资料复杂 ➢ 乱收费(保证金、违约金、进场金) ➢ 透明度低,暗箱操作 ➢ 压价竞争,不顾质量
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商业对医院销售价进一步下降,商业利润下降 商业 增加了中标药品回款期内所占用资金的财务支
出和招标代理费 新药进入医院销售难度加大 催生了一个特殊行业——药品招标中介业
影响
(二)药价改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些企业的产品降价致使微利或无利,生产经营积极 性受到挫伤;
医保目录成“鸡肋”,企业对其进入目录的品种被大 幅调低价格深感无奈;
给予原创药品的特殊政策,对以仿制为主的中国制药 业十分不乐;
结论
2002年中国医药经济将平稳增长, 医药市场的主要特征是——
➢ 医药生产稳步增长,增幅有所下降;
➢ 医药市场购销活跃,竞争激烈;
➢ 药价水平将再落一个台阶;
新药定价较松,“虚高”问题未有真正得到解决。
趋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价水平大面积、大范围削价的时期已 过,今后一段时间内药价水平会相对稳定。 但降价的预期心理使商业企业、医院进货量 减少、不断调整库存。
医药分开核算与医药分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药分开
共同目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医院用药增长减缓,进而影响我国医药经济规模的 增长速度
2. 进口药品市场份额下降,国产药品份额上升 3. 品种结构发生变化,抗感染药物市场份额下降 4. 零售药店形成新的不平等竞争(定点与非定点的差
产业行政腐败 医院与商业默契进行转移利润,搞小金库
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商业承担税负增加,违规风险加大
➢ 出现医院办商业批发公司,形成不平等 竞争
(二)医药分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模式:
➢ 改门诊药房为股份制药店(如华西医大附院,医院 占30%,职工占70%)
医药分业
为了斩断医院与药品 收入的利益关系
医药分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具体做法:
医院药品收入支出分两条线管理,药品收支 结余上缴卫生行政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再 合理退还,弥补医疗经费之不足。
问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不易把握退还比例 卫生行政部直接介入利益重新分配,难免
3.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新药管 理;
4. 明确了药品注册申请人应是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法 人机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 取消新药技术转让资格审批,限制多家转让; 6. 缩短新药技术审评时限; 7. 取消新药地方标准; 8. 取消新药保护、设置5年以内的新药监测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未来新药抢仿的重点有二: ─ 国外已上市,但我国未进口,也未申请的品种 ─ 1985年~1993年与我国签订行政保护的19个国家中 仍未在中国申请专利的药品
5. 新药代理将成为商业竞争的又一焦点; 6. 中药开发成为热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激烈;
➢ 符合GMP的生产线投入形成高水平重复建议,资源浪费。 ➢ OTC目录内品种未来一段时间在零售市场将唱主角,逐步
形成一批OTC强形品牌; ➢ 专业报刊的媒体地位将明显提升,成为重要的药品宣传手
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美国CVS连锁药店经营情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强制施行GMP、GSP最后期限的确定,将 淘汰一部分条件太差的企业,但不会是大部 分(20%以内);
➢ 近两年将形成新的资产重组热潮,外行业资 金源源入注;
影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药品零售业短期内受政策影响,增长有可能放慢; ➢ 靠投放大量广告拉动的处方药销售模式将成为历史; ➢ 在外来资金的推重下医药产业规模将迅速扩大,竞争更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