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能量变化不同;
2.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学会用图表表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实验、阅读图表的能力;
5.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教学重点】
吸、放热反应的本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引入】超市里卖的自热米饭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
书本图2-3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实例,请说出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方式。

你还知道哪些应用能量转化的事例?
[解析]课本第32页图2-3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
①镁条的燃烧:转化为;
②石油气的燃烧:转化为;
③闪电时产生氮氧化物:转化为;
④原电池放电:转化为;
⑤高温冶炼铁:转化为。

【活动与探究】
任务1: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实验一:向试管中放入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约 3 mL (2滴管)2 mol ·L-1稀盐酸,用手感知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实验二:塑料袋中有约20g经研磨的氢氧化钠晶体[Ba(OH)2·8H2O],约10g氯化铵晶体,请你打开绳子,将保鲜袋中的Ba(OH)2 和NH4Cl固体用手混合均匀,感知保鲜袋外部温度变化。

(友情提醒:实验过程中不要打开保鲜袋)
【交流讨论】你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有温度变化?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角度分析
【找不同】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普通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2H2(g) + O2(g) = 2H2O(l) △H = -571.6 kJ· mol-1
H2(g) + 1/2O2(g) = H2O(l) △H = -285.8 kJ· mol-1
H2(g) + 1/2O2(g) = H2O(g) △H = -241.8 kJ· mol-1
H2O(g) =H2(g) + 1/2O2(g) △H = +241.8 kJ· mol-1
【小结】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
【问题思考】
任务2:
1.每0.5mol 碳和氧气完全反应,放出 196.8kJ热量。

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 1克氢气与足量氯气反应完全反应,放出92.25kJ热量。

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问题思考】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微观过程;
从微观角度描述: H2(g) + Cl2(g)==2HCl(g)
材料:键能: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
结:△H = 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
任务3:在下图中表示出反应物断键和生成物成键过程的能量变化
【任务4】查资料论证自热米饭需要生石灰的量恰到好处吗?
【板书设计】画图麻烦掠略
【教学反思】
一节课要将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本质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落实,内容比较多无法太深入的学习,从落实角度来看,分两课时上更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