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_第7课_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中华书局)
_第7课_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中华书局)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七雄
燕 赵 秦 魏
齐
韩
楚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 个怎样的时代?
第七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教学目标 1.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 2.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及都江堰的情况。 3.掌握秦国的统一。
一、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1)魏国——李悝 (2)楚国——吴起 (3)韩国——申不 害 (4)齐国——邹忌 (5)秦国——商鞅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2.商鞅变法
分类 目的 削弱贵族 特权,加 强中央集 权 内容 划定自上而下20级爵位(奖 励军功,建立军功爵位制) 全国划为31个县,县令 (长)由国军直接任免 (建立县制) 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 有制,土地可以买卖 经济
大力发展 社会经济
作用
提高了军队战 斗力,加强了 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的结果
• 1.什么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了? 封建制度 • 2.哪一个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地主阶级 • 3.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 4.我国的什么社会形成了?
封建社会
总结: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土地私有出现
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封建社会形成
(1 )它是由谁修建的?
三、都江堰
• 位置:岷江中游,今四川都江堰市 • 修建时间:战国时期 • 主持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 功能:防洪灌溉
结果:“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 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
四、秦统一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 楚燕齐 3.作用: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 乱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 历史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家。
答:它是由李冰主持修建的。
(2 这个工程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 业,外江供分洪。 (3)它为什么会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原因是:①都江堰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 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悠 久的水利工程。②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是古代劳动人民呢的智慧结晶。
政治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建立封建土地 所有制,促进 了经济发展
意义: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 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 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 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 了,为什么?
• 商鞅变法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一场 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取决于主持改 革者的生与死,而是取决于这次改革 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因为旧贵族的反 对,商鞅被处以车裂,说明守旧势力 的猖獗和统治者的昏庸;但是商鞅推 行的改革是秦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 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所向无敌,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富强的国 家,这充分证实了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耒耜
青铜铲
石器
铁农具
《管子》记载:春秋 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山海经》上记载的 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二 用
生产力水平提高
扩大: 战国时期
2.牛耕的使 用
使用:春秋末年 推广:战国时期
农业发展史上 的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