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2.4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4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2.4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4 岳麓版选修1
看谁最厉害
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 主要 说明( ) A儒学无积极意义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 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
4、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 ) 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给田宅 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看谁最厉害
5、《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 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 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
2、经济:(1)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新法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 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 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 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三晋无地 农民到秦国开荒。
(2)统一度量衡
量
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 此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还统 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 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1、商鞅其人:
战国中期政治 家,原名公孙鞅,出生 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 卫鞅。他从小好学,热 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 的从政愿望。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 未受魏惠王重用。
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 法,国力强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设 计生擒魏将公子卬,大破魏军,迫使 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魏惠王 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3、投奔秦国,寻找舞台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晋夺我先君河西之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 土……” ——《史记》
4、 舌战群臣,徙木立信
治世不一道, 变国不法古.
—商 鞅
商鞅被任命为 左庶长,主持 变法(BC356、 BC350年)
5、功勋卓著,后世留名
改革与革命一样,是社会发展 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古往今来, 许多国家通过改革,不断发展,强大自 身。
如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 大潮中,如何才能在强国林立的当今 世界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到历史中 汲取智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 会使命感,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吧!
为
秦
开
帝
(前356--前338)
业
第一幕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变法有功,晋爵大良造, 赐封于商,故称商鞅 或商君。
第二幕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阅读课本并结合图片信息, 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思想界异彩纷呈,百家 争鸣;各诸侯国常年战争,争霸称雄。 2、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落后于东方六国。
意义: 提高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增强了国家实力,稳定了财政收 入。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 流;征收赋税;消除地方割据势 力。
探究问题: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
3、思想文化:焚烧诗书
影响: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典籍。
课堂小结:商鞅变法
指导思想 宗旨 性质
法家理论 富国强兵 地主阶级的改革
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诸侯卑秦,不与之盟
3、其它国家的改革变法为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齐国管仲改革、魏国魏文候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
第三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2、这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1、政治军事: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秦 国 的
军 功 赐
爵 表
爵位级别
——《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
千里,至今治强。
——《史
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
特点
农战与法治
范围
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影响 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看谁最厉害
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 A、春秋 B、战国 C、 秦朝 D、汉朝
一级:公士 二级:上造 三级:簪袅 四级:不更 五级:大夫 六级:官大夫 七级:公大夫 八级:公乘 九级:五大夫 十级:左庶长
赐田( 顷)
1 2 3 4 5 6 7 8 9 10
赐宅( 亩)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爵位级别
十一级:右庶长 十二级:左更 十三级:中更 十四级:右更 十五级:少上造 十六级:大上造 十七级:驷车庶长 十八级:大庶长 十九级:关内侯 二十级:彻侯
练一练:
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 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 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 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 权衡丈尺。
什伍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 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 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4)建立县制
废除分封制 ,分全国为 41县,由国 君直接委派 县令进行管 理。
意义: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 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增 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 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贵 族特权,树立地主阶级的政 治、经济优势;加强了中央 集权。
赐田( 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赐宅( 亩)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3 162 171 180
(2)肃军纪
在战斗中如果 士兵怕死退缩, 就要在众人围 观之下受到黥 刑,或者劓刑。
(3)什伍连坐法
商鞅将百姓按五家为伍、十家为 什的
单位进行编制,以适应战时征兵的需要。 有战事发生,他们随时承担被征调从军作 战的任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