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法
立法
• • • • • • 法国:法国民法典1382-1386条 荷兰:荷兰民法典 英国:1987消费者保护法 泰国:1979泰国消费者保护法 澳大利亚:贸易运作法1992 产品责任法:德国1989、挪威1988、丹麦 1989、美国1979、日本1994、中国产品质 量法199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
产品product
• 美国:任何经过工业处理的东西,包括所有有形物,不论是否可以移 动,工业还是农业的,加工过的还是非加工过的,凡涉及任何可销售、 可移动或可使用的制成品,只要由于使用它或者通过它引起了伤害, 就可视为发生责任的“产品”。 • 英国:任何物品或电力,同时包括组成另一产品的物品,无论这些产 品是否以零配件或原材料或其他形式构成。这些物品还包括建筑材料, 以及固定在土地上的可移动的建筑物、附添的建筑物。如游乐场中的 秋千和转椅,滑雪吊索运送设备的装置和器械等。 • 欧洲大陆国家与《斯特拉斯堡公约》定义相同:“产品这个词系指所 有可移动的物品,包括天然动产或工业动产,无论是未加工的还是加 工过的,即使是组装在另一可移动或者不可移动的物品内。” •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产品为除初级农产品和狩猎产品以外的所有 动产,即使已经被组合在另一动产或不动产之内。初级农产品是指植 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这类产品。产品也包括 电。” • 分歧点:1)是否包括不动产物2)是否仅限于加工过的。
产品缺陷defects
• • • • • • 产品责任以产品有缺陷为条件,并且该缺陷必须是在产品离开生产者或销售 者控制以前已经存在。 美国:缺陷,是指商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判断标准是,可预见的使用目 的,即生产者应使其产品在预见的可能使用的范围内具有合理的安全性,而 判断是否具有合理的安全性则以一般使用人的认识与预期为判断标准。 《斯特拉斯堡公约》第二条:考虑到包括产品说明在内的所有情况,如果一 项产品没有向有权期待安全的人提供安全,则该产品就存在“缺陷”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如果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性,即属 缺陷产品。未能提供的安全是指(1)产品的说明(2)使用产品的合理期待 (3)产品投入市场销售 英国:如果产品的安全不是一般公众有权所期待的,该产品就存在缺陷。考 虑因素(1)产品销售的方式和目的,以及对警告或产品说明的使用(2)可 合理期待的产品的用途(3)生产者提供产品的时间 我国: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 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产品责任法
产品责任法
• 凡是因产品缺陷造成消费者或者使用者的 人身或财产损失而引起的法律责任,都属 于产品责任法调整的范畴 • 产品责任法是调范的总称,其目的在于保护 消费者的利益,确定制造者和销售者对其 生产或出售的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
免责条款
• 明示或默示的修改、限制或排除在产品销售中的担保条件, 对产品中缺陷可能引起的损害以合同约定限制其责任。美 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制造商在出售产品以合同约定限制其 保证期限及对象,认为如该限制的约定不妨碍公共政策时, 认为有效。该约定限制的责任以经济损失为限。 • 内容:卖方交付的货物如有缺陷,卖方在交货后一年或某 段时间的保证期限内,可将买方的补救措施限制为退货、 退回货款或者修理、替换与合同不符的货物与部件。“召 回”制度 • 1)排除或修改商销性的默示责任的一部或全部,必须言 及商销性,而且如使用书面文字时应明显醒目 • 2)全部默示担保得以照现状(as is)照全部瑕疵(with all faults)或其他通常观念上更唤起买方注意的文字,可以为 明示排除默示担保。
立法
• 国际产品责任公约:《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 任公约》1976年(斯特拉斯堡公约)、《1992欧洲共同 体产品责任指令》、1973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关于产品责 任法律适用的海牙公约》、1985《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 • 国内立法: • 美国:《统一商法典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UCC》,《美国买卖法The Sales Act》、1979《产品责任 示范法》、《联邦危险物品法》、《交通汽车安全法》、 《防毒包装法》、《联邦杀虫剂、杀菌剂、侵蚀性剂法》、 《易燃织物法》,《冰箱安全法》、《玩具安全法》、 《消费品安全法》、《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案 F.D.A.Act》、《消费者产品安全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 C.P.S.A.》、《公平标示及包装法案Fair Labeling and Packaging Act》
担保责任理论
• 明示担保Warranty和默示担保Implied Warranty • 明示担保: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对产品的性能、质量或 所有权的一种声明或陈述。一般载于产品标签、广告或使 用说明上。 • 卖方:1)出售的商品必须与由卖方作出的对有关商品的 事实的确认或允诺相一致2)出售的商品必须与该商品的 说明书的表述相一致3)整批商品必须与该商品样品或样 式相一致。有三者之一构成明示担保。 • 案例:1932年巴克斯特诉福特汽车公司。被告在广告中表 明其汽车玻璃不会破裂。原告相信了广告并买了汽车。结 果一块小石头击在挡风玻璃上,玻璃破碎,伤害了原告的 眼睛并失明。法院判被告应承担明示担保责任,对于不具 有合同关系的人也应付损害赔偿责任。 • 注意:出口包装;在美国的宣传
默示担保
• 1)商销性的默示担保(Implied Warranty of Merchantability):出售 的产品应符合该产品之所以制造和销售的一般目的。 • 2)适合特定用途的默示担保(Implied Warranty of fitnes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有理由知道买方对货 物所要求的特定用途,而且买方信赖卖方的技能和判断能力来挑选或 提供合适的货物,则卖方就承担了货物必须适合这种特定用途的默示 担保。 • 第一个案例:梅泽特诉阿穆尔公司(Mazetti v Armour & Co. 1913)” 食品生产者在现代情况下,默示担保其原装销售食品的安全性,此项 担保适用于任何在交易过程中使用食品的人“ • ”。。。制造者在此类案件所负的责任,不是基于过失,也不是基于 合同上默示担保的违反,是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公共政策的一 般原则。出售食品供人消费,而该食品不具备此项出售目的。食用不 卫生食物,对人类健康及生命后果又极为严重。为保护最后的消费者, 应使制造者就食品的卫生、清洁负默示担保责任“
产品责任主体- 谁来承担产品责任?
• 1.生产商/制造商 • 2.销售商: • 日本:零售商只有他在分销过程中在该商品上标 注名称、商标,使消费者确信他就是该商品的实 际生产者,该零售商才能作为对产品负责的主体。 • 美国:批发商、零售商、经销商、零部件供应商。 一般向产品销售过程中应负责的一切人提出。 • 问题:赠与的产品,赠与人是否承担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诉讼中生产者可能的抗辩
• 1. 原告自己的疏忽。在疏忽责任诉讼中可以作为 抗辩,但在担保责任和严格责任中不得抗辩 • 2.风险的承担。受害人对产品的缺陷及其危险有 充分的知识和鉴别能力,仍自愿的、不合理的使 用了有缺陷的产品。(包装说明的重要性)如药 品的副作用指示。 • 3.非正常的使用该产品。使用于该产品原有用途 以外的目的或其使用方法明显不当,可以抗辩。 如雨伞当降落伞。 • 4.特殊敏感性或过敏
产品责任理论-以美国为例
• • • • 三个阶段和理论: 疏忽责任Negligence Liability 担保责任Warranty Liability 严格责任Strict Liability(无过失责任理论 Liability without Negligence)
疏忽责任理论
• 由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疏忽,造成产品缺陷,使消费者的 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对此,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对其疏忽 承担责任。 • 疏忽:违反了“合理人的注意义务” • 事实自我证明原则:拜恩诉博德尔(Byrne v. Boadle) 一 位行人走过一个面粉店,有一袋面粉从二楼的窗台上掉下 来使他受到严重伤害。巴朗.波劳克法官(Baron.Pollock) 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仅仅就事故已经发生这一事实就是 疏忽行为的证明。原告举出1)其损害非生产者的疏忽不 会发生2)该损害是由曾在被告绝对管理和支配下的货物 引起的3)该损害并非因原告的行为所致。 • 对契约原则的突破:任何与买卖合同无关的人只要他是由 于该产品的缺陷而直接收到损害的,都可以对产品生产者 和销售者提起疏忽责任之诉。
严格责任理论
• 只要产品有缺陷,对消费者和使用者有不合理的危险,因而使他们人 身遭受伤害和财产遭到损失,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对此负责。 • 第一案:特雷诺(Traynor)法官在1944年埃斯克拉诉可口可乐瓶装 公司案(Escola v. Coco Cola Bottling Co.)第一次提出”绝对责任 “的概念。原告是餐厅服务员,她将可口可乐放进冰箱时,一瓶炸开, 原告受伤。“当生产者将产品投放市场时,明知道其产品不经检验就 使用,如果这种产品被证明具有引起对人伤害的缺陷,那么他就因此 负有一种绝对责任(Absolute Liability) • 格林曼诉尤巴电器产品公司案(Greenman v. Yuba Power Products Inc.)正式确认了严格责任理论。原告之妻买了一件可供锯、钻的多用 电器。原告锯木时飞出来的木块砸在他的前额,造成重伤。”为使生 产者承担严格责任,原告一方不必证明明示担保的存在。当一个生产 者将一件产品投放市场时,明知它将不经检验而使用,如果此项产品 表明具有致人受伤的缺陷,那么该生产者在侵权方面具有严格责任。 “ • 特点在于:它把生产者(先前根据疏忽)和零售商(先前根据担保) 以及在销售环节里面还可能有的其他人的诉讼都归到一项单一的法律 原则-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的例外
• 下列领域的制造者的责任例外:1)药品制 造者2)香烟制造者3)二手车出卖人3)服 务业 • 原告必须证明:1)产品存在缺陷2)产品 出厂时缺陷已经存在3)产品缺陷直接造成 了伤害。就是说消费者或使用者在正当状 态下使用产品,即使合理注意也不嫩发现 缺陷及其危险;或者受害人即使予以合理 注意,也不能防止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