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卷(满分:100分)第一题(6分)1.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可表示为:CH2=C=O+HA→CH3—A。
乙烯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试剂加成,其产物不正确的是()A 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B 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C 与CH3OH加成生成CH3COCH2OHD 与CH3COOH加成生成CH3—-O—-CH32.据2001年12月的《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由是()A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 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C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 寻找高效催化剂,使硅的生产耗能很低,是硅能源开发对用的关键技术3.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厂产品之一。
目前,世界上采用的合成氨技术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下,并用铁催化剂,且氨转化率仅10%~15%.然而,2001年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图),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而且转化率可高达78%!(图中涂黑处表示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它能传导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法合成氨的电解地中可以用水溶液作电解质B 新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C 新法合成氨的阳极反应为:3H2-6e=6H+D 新法合成氨的电解反应为:N2+3H22NH3第二题(5分)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关于超重元素核稳定性理论认为:当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数目达到某一“幻数”(奇异的、有魔力的数)时,这个核将是特别稳定的。
在周期表中铀以前的元素中具有2、8、20、28、50、82个质子或中子的核是特别稳定的,中子数126也是一个重要的幻数。
氦、氧、钙、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幻数,具有这种双幻数的原子核更为稳定。
科学家们用计算机算出下一个具有双幻数的元素将是含114个质子和184个中子的第114号元素X(称为超重元素)。
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发生变化,该元素X就是第_____周期第族元素,其最高氧化物的分子式为,再下一个具有双幻数的超重元素是质子数为164、中子数为318的164号元素Y,它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
第三题(11分)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在H2O2作用下可实现Fe(CN)63-与Fe(CN)64-之间的相互转化,在酸性溶液中H2O2可使Fe(CN)64-转化为Fe(CN)63-;在碱性溶液里H2O2可使Fe(CN)63-转化为Fe(CN)64-。
写出以上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它在化工、机械、环保、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据2002年的《化学世界》杂志报道,制备磁流体的方法是:将FeSO4与Fe2(SO4)3等物质的量混合,再加入稍过量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磁性物质。
最后调节溶液的pH,过滤、水洗、干燥可得磁流体。
写出制备磁流体的离子方程式。
3.纳米碳管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研究的高科技产品。
电弧法合成的纳米碳管,伴有大量杂质——碳纳米颗粒。
由于杂质存在,纳米碳管较难提纯。
现在的提纯方法是:将纳米碳管的粗品放入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K2Cr2O7和1︰2的硫酸,装好回流冷凝和搅拌装置,在150℃回流2h溶液由橙色(Cr2O72-)转变为墨绿色(Cr3+),将所有的墨绿色溶液过滤,滤纸上存在的黑色物质即为纯纳米碳管。
写出提纯纳米碳管的化学方程式。
4.含CN-的污水危害很大,处理该污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 -氧化成低毒性的CNO-。
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无毒的产物。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第四题(8分)由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X分子的空间结构高度对称。
X是白色粉末,强烈腐蚀皮肤,300℃升华。
X在空气中潮解,根据吸收水分的不同而得到A(吸收2分子水)、B(吸收4分子水)、C(吸收6分子水),其中A和B都是四元酸。
1.写出X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
2.写出A、B、C的化学式。
3.列举X的两种用途。
第五题(11分)SbCl3和SbF3是常见的两种锑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导电性。
若将SbCl3加到熔融的LiCl 中,发现也能导电。
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SbCl3导电的原因。
2.解释SbCl3加到熔融的LiCl中能导电的原因。
3.若将CCl4与SbF3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对臭氧层有强烈影响的化合物A。
经分析,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为减少A对臭氧层的破坏,最近化学家找到了很多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使A与水反应,变成对臭氧层影响较小的物质。
试写出制备A 以及A 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评述上述处理A 方案的优劣。
5.SbCl 3沸点为233℃,Sb 2O 3熔点为658℃,沸点为1456℃。
常用Sb 2O 3和有机卤化物作为阻燃剂,其阻燃作用机理可以认为是Sb 2O 3掺入到含氯有机物(R·HCl )中,受热释放出HCl ,并生成SbOCl 。
而SbOCl 的热分解反应,从热重分析图谱中发现它有四个平台,相应于SbOCl 分解有四个串联反应,分解成SbCl 3和锑的氯氧化物,最后变成Sb 2O 3。
前三个反应在245~565℃下进行,第四个反应在658℃下进行。
若第一、第二个和第四个反应的失重率分别为26.34%、8.94%和0,试通过计算写出SbOCl 热分解过程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Sb 为122;O 为16;Cl 为35.5)第六题(9分)某芳香烃X ,其摩尔质量不超过300g/mol ,取X 1.0g ,室温下在2.385L O 2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800L CO 2。
X 有2种同分异构体A 、B ,它们均不能由烯烃经催化氢化得到。
在光照下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时,A 只得到一种产物,而B 得到两种产物。
但在铁粉催化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时,A 、B 却都可以得到两种产物。
1.计算X 的化学式;2.写出A 、B 的结构简式。
第七题(11分)铂的配合物{Pt(CH 3NH 2)(NH 3)[CH 2(COO)2]}是一种抗癌新药,药效高而毒副作用小,其合成路线如下:K 2PtCl 4−→−I A (棕色溶液)−→−II B (黄色晶体)−→−IIIC (红棕色固体) −→−IVD (金黄色晶体)−→−VE (淡黄色晶体) (Ⅰ)加入过量KI ,反应温度70℃;(Ⅱ)加入CH 3NH 2;A 与CH 3NH 2的反应摩尔比=1︰2;(Ⅲ)加入HClO 4和乙醇;红外光谱显示C 中有两种不同振动频率的Pt -I 键,而且C 分子呈中心对称,经测定,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 的1.88倍;(Ⅳ)加入适量的氨水得到极性化合物D ;(Ⅴ)加入Ag 2CO 3和丙二酸,滤液经减压蒸馏得到E 。
在整个合成过程中铂的配位数都是4。
1. 画出A 、B 、C 、D 、E 的结构式。
2.从目标产物E 的化学式可见,其中并不含碘,请问:将K 2PtCl 4转化为A 的目的何在?3.合成路线的最后一步加入Ag 2CO 3起到什么作用? 第八题(8分)某校课外环保监测小组对采集气体样品中所含污染气CO 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①首先使采集的气体样品2.00L 缓缓通过含I 2O 5的加热管,发生反应: ; ② ,并用过量的浓度为0.00500 mol/L 的Na 2S 2O 3溶液30.0mL 完全吸收,此时发生反应: ;③ ,用浓度为0.0100 mol/L 的 I 2水滴定,耗去5.00mL 时溶液恰好变色。
1.补充完成上面的实验步骤和反应方程式。
2.计算气体样品中CO 的浓度为(mg/L )第九题(16分)有机物A 、B 分子式均为C 10H 14O ,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但不能从羰基化合物直接加氢还原得到。
A 分子具有光学活性而B 分子没有。
A 与硫酸并热可得到C 和C',而B 得到D 和D';C 、D 的产率比C'、D'大的多;C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处于同一平面上,而C'和D'却不可。
以乙烯和苯为有机原料,HBr 、PCl 3、AlCl 3、Mg 、H 2O 、[O]、H +等无机试剂,通过下面的路线可合成A (反应中的溶剂略去)。
CH 2=CH 2−→−a E −→−bF CH 2=CH 2−→−cG −→−dH −→−eI −→−fJ−−→−+g J /K −→−+F L −→−hA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2.命名B和C';3.为什么C、D的产量比C'、D'高得多?4.C、C'、D、D'中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5.写出合成路线中无机试剂a、b、f、g;6.写出合成中中间产物F、H、J、K、L的结构简式。
第十题(15分)科学研究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
油膜法、X射线衍射法、电解法是三种常用方法。
1.1774年,英国科学家Franklin在皇家学会上宣读论文时提到:“把4.9cm3油脂放到水面上,立即使水面平静下来,并令人吃惊的蔓延开去,使2.0×103m2水面看起来像玻璃那样光滑”。
已知油脂在水面上为单分子层,假设油脂的摩尔质量为M,每个油脂分子的横截面积为A cm2,取该油脂mg,配成体积为V m mL的苯溶液,将该溶液滴加到表面积为S cm2的水中,若每滴溶液的体积为V d mL,当滴入第d滴油脂苯溶液时,油脂的苯溶液恰好在水面上不再扩散。
(1)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的表达式为N A=。
(2)水面上铺一层油(常用十六醇、十八醇,只有单分子厚),在缺水地区的实际意义是。
2.X射线法是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出离子化合物离子间的间隔,再根据该化合物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来确定。
已知:X射线衍射仪测出的NaCl晶体中相邻钠离子间距为398.7pm。
某同学为了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做了如下实验: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研细的NaCl固体,装入25mL容量瓶中,然后用滴定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苯并不断振荡,使苯、氯化钠晶体充分混匀,标定,其实验结果如下表:(1A(2)上述实验中能否用胶头滴管代替滴定管,为什么?(3)上述实验中能否用水代替苯,为什么?3.电解法也是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的常用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