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学ppt教学课件

地图学ppt教学课件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面遥感
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不同 按具体的应用目的不同
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 热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环境
1.2 遥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遥感的主要特点:
⑴ 宏观性和综合性 ⑵ 多波段性 ⑶ 多时相性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第七章 遥 感 制 图
§1 遥感概述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3 卫星影像图和卫星影像地图 §4 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 §5 遥感系列制图
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天或航空遥感图 像资料制作或更新地图的技术。其具体成 果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和遥感专题地图。
遥感影像,因现势性强,可作为新编 地形图的重要信息源。
1.目视判读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1.目视判读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常用方法
直接判定法 对比分析法 逻辑推理法
工作程序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判读标志 室内判读及野外验证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2.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分类
计算机自动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将经过 精处理的遥感实验数据,根据计算机研究获得的 图像特征进行的处理。具体的方法有:
TM1
0.45-0.52

对叶绿素和叶色素浓度敏感,用于区分土壤与植被、落叶林 与针叶林、近海水域制图
TM2 0.52-0.60 绿 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
TM3 0.63-0.69 红 对叶绿素吸收敏感,用于区分植物种类
TM4 0.76-0.90 近红 对无病害植物红外反射敏感,用于生物量测定及水域判别
粗处理是为消除传感器本身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引 起的各种系统误差而进行的处理。 精处理是指为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精度 而进行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满足专题制图的 要求。
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在对遥感图像判读之前,要进行图像增强处理, 这包括光学处理和数字处理两类。
光学图像增强处理是为了加大不同地物影像的密度 差。常用方法有假彩色合成、等密度分割和图像相关 掩膜;其中以假彩色合成最为常用。
数字图像增强处理功能齐全、反应速度快、操作灵 活,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特点是利用计 算机数字处理技术提高图像密度差。常用方法有反差 增强、边缘增强、空间滤波等。
2.3 遥感图像的专题信息提取
1.主要信息源 2.空间分辨率及制图比例尺的选择 3.波谱分辨率与波段选择 4.时间分辨率与时相的选择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1.主要信息源
遥感卫星: 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气象卫星(NOAA)、
海洋卫星(Seasat) 法国的SPOT卫星 日本的MOS卫星、JERS卫星、ADEOS卫星 欧空局的ERS卫星和印度IRS卫星
时间分辨率 日或 小时 月或旬
现有卫星 NOAA
Landsat-TM; SPOT
§2 遥感信息的制图应用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1.遥感图像的纠正处理 2.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2.2 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
1.遥感图像的纠正处理
人造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飞行姿态和飞行 轨道、飞行高度的变化以及传感器本身误差的影响 等,常会引起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因此,在 用于制图之前,必须经过纠正处理(预处理),这 包括粗处理和精处理。
TM5 1.55-1.75 中红 对植物含水量和云的不同反射敏感,可判断含水量和雪、云
TM7
2.08-2.35
中红
对植物含水量和矿物氢氧根敏感,可用于地质制图,探测岩 石的水热蚀变
TM6 10.4-12.5 远红 作温度图,植物热强度测量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4.时间分辨率与时相的选择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 盖的频率。
一个像元所对应地面范 围的大小即为遥感图像 的分辨率。
不同规模的环境特征对地面分辨率的要求
巨型环境特征
地壳 10km 大陆架 2km 洋流 2km 自然地带 2km
大型环境特征
区域地理 矿产资源 地势资源 环境质量 土壤水分
400m 100m 1km 100m 140m
中型环境特征
植物群落 50m 作物估产 50m 洪水灾害 50m 污染监测 50m 森林病害 50m 交通规划 50m 作物长势 25m 天气状况 20m 城市用水 20m 土种识别 20m
§1 遥感概述
1.1 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遥感(Remote Sensing),其含义就是遥远的 感知,即通过非直接接触目标的方式,获取被 探测目标的信息。并能通过识别与分类,了解 该目标的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的有关特征。
1.1 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和天体进行观 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 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部分组成。
小型环境特征
航行设计 50m 水污染控制 20m 水库建设 15m 港口工程 10m 鱼群分布 10m 交通密度 5m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3.波谱分辨率与波段选择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 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
TM的波段特性
波段号 波 段 (m m)
选择原理和主要应用
遥感平台主要有飞机、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
传感仪器有可见光、红外、紫外摄像机,红外、多 谱段扫描仪,微波辐射、散射计,侧视雷达,专题 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并且在不断向多谱段、多 极化、高分辨率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面遥感
1.1 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遥感的分类:
按遥感仪器搭载的工作平台不同
统计概率法:是根据物体的光谱特征进行自 动识别。
语言结构法:是根据物体的图形进行识别。
中国常使用的信息源: 美国的Landsat-TM、NOAA-AVHRR 法国的SPOT-HRV
2.1 遥感制图的信息源
2.空间分辨率及制图比例尺的选择
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指遥感仪器所能分辨 的最小目标的实地尺寸,也就是遥感图像上一个 像元所对应地面范围的大小。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愈高,图像可放大的 倍数愈大,地图的成图比例尺也愈大。图像所 需放大的倍数,应以能否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为标志。根据这一指标所确定的最大放大倍数 ,称为这种图像的 放大极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