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带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 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一、判读应注意要素: (1)基带;(2)自然带的数量;(3)自然带的排列规律; (4)不同山地或同一山地两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
差异:(1)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 突破考点 1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2)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 落叶阔叶林带;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3)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 山脉低。 乙图山脉
巩固练习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5~7题。 5.该山地位于( B )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阳 坡
巩固练习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5~7题。 6.甲地的植被应为( D)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2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和成因
(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极地2种,高山高原1种)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判断 原则:①以“温”定…… ②以“水”定……
分布规律
大气 环流
极地高 气压带
气候模式图
90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大陆东部
大洋 东侧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90
大洋 西侧
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西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中部
东岸
西岸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温带季 大陆 风气候 性气 地中海 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高纬度 地区
66°34N
冰原带 苔原带 温 带温 带 荒漠 草带 原 带
中部
东岸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 叶林带
① 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 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 成热带雨林 ② 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 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 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 现象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 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 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2.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 ,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二、雪线分布高度影响因素: (1)热量(纬度、季节、阳坡\阴坡) (2)水分条件(迎风 坡\背风坡)一般同来说,不同山体,纬度越低,雪线 高 ; 同一山体,阳坡,雪线 高 ;迎风坡雪线 低 ;夏季;雪线 高 。
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相关问题
本节课学习目标
从地理角度了解与生物植被分布规 律相关的问题。
1、识记各气候类型及特点 2、举例说明非地带性及其影响因素。 3、识记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分布规律。 4 、强化垂直地域分布规律(判断山脉的纬度、阴阳坡、雪线 高低。)
世界气候类型
纬度 位置、_____ 海陆 位置、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_____ 大气环流 。 _______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终年高温少雨 成因:在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 带的控制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 陆东岸 特点: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雨旱季明显交替 (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 成因:受季风的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成因:受季风的影响 南北美洲、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的气候不够亚洲地区典型。
阳 坡
巩固练习
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5~7题。 7.与北坡相比,南坡( A ) A.水土流失较严重 B.自然带数目较多 C.年降水量较小 D.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大 阳 坡
课堂总结 差异性形成 的原因 水平地域分异
从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 的地域分异
地 理 环 境 的 差 异 性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部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年降水量 500~600毫米) 成因:受季风的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温带大陆内部
特点: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400毫米) 成因:距海远,受大陆气团控制
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最 热月<5°C);冰原气候: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最热月<0°C);
地理环境的地 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
海陆分布
非地带性因素
洋流 水分变化
地形起伏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月牙泉
东非高原 热带草原带
地形起伏
马达加斯加岛 东岸热带雨林带
3°S
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 的荒漠带向北延伸 到3°S 洋流
地形阻挡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最南端 西侧是温带森林、东侧是 温带荒漠 地形起伏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谢谢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特点:终 年高温多雨 (各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降水量 超2000毫米)成因:处在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下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 间 特点:干湿季明显交替 (年降水量750~1000 毫米) 成因:在赤道低压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地区
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 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 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 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 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该山位于南半球 南
阴 坡
阳 坡
北
北 阳 坡
南 南半球
南
阳 坡 北半球
北
根据带谱判断山体所在半球及阳坡 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若阳坡为北坡,则该山在南半球
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 突破考点 1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 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 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3.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 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三、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分布高度的因素: (1)热量(纬度、阳坡\阴坡) (2)水分条件(迎风坡\背 风坡)一般不同山,纬度越高,同种自然带分布高度越 高 。 同一山体两侧, 阳坡或 迎 风坡同一自然带分布上界更高。
中纬度 地区
热带季 风气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低纬度 地区
0°
热带季 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内陆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沿海 森林
3、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 原因 影响 因素 更替 方向 延伸 方向
又才 向从 太阳辐射 江 塞 南北 看踏 杏冰 热量 花雪 ︒︐
春羌 风 笛 海陆分布 不何 度须 玉怨 门杨 水分 关柳 ︒︐ 山人 寺间 桃海拔高度 四 花月 始芳 盛水热组合 菲 开尽 ︒︐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 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 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2.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 ,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罗马
旧金山 洛杉矶
开普敦
珀斯
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年降水量300~1000 毫米) 成因:在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 岸 特点:终年温和湿润(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 成因:终年盛行西风
太 阳 辐 射 从 低 纬 向 两 极 递 减
70
副极地低 气压带
70
60
副热带 高压带
赤道低 气压带
温带 55 温带 海洋性 大陆性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40 地中海气候 气候 35 30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5 2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10 10 热带雨林气候 0 0
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南北 东西
东西 南北
山麓至山顶
从赤道到两极地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 域分异 异
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
世界上的地理环境是否完全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分布?
4、非地带性现象及原因
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河流、洋流等自然因素
试一试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 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 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 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 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极地气候
特点:终年寒冷干燥 极地高压带和极地东风带影响)
成因:受
高山(高原)气候 (类似极地气候)
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