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8-癸酮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1)CHO +H 2NCH N(2)HC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3)O+N HN(4)O +NH 2OH NOH(5)OHCN/OH -CNH 2O/H +COOH(6)O3(7)PhO2PhOHPhOPh 次+主次(8)O CH 3+OEtO -OCH 3O(9)O O+CHOEtO -CHO OO(10)CH 32BrO22HClO CO CH 3CH 2Br(11)OCH 3+H 2Pd/COCH 3CH 3CH 3CH 3O(12)CH 3CH 3CH 3OHNaBH 432H 3O+CH 3CH 3CH 3OH+主次(13)O3H 3O +OH(主)(14)PhO3+Ph CH 3OH OHPh CH 3或OPhPh(15)O+Br 2HOAcCH 2BrO(16)PhPh O+H 2CPPh 3-+Ph Ph(17)PhCHO HCHO+-PhCH 2OH + HCOO -(18)+O CH 3CO 3HCH 3COOEtOO7. 鉴别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COCH 2CH 3 CH 3COCH 2CH 3I 2/NaOH - 黄色CHI 3↓ (2) PhCH 2CHO PhCOCH 3 Tollen 试剂 Ag ↓ -(3)CH 3CH 2CHO CH 33OCH 3CHCH 3OH CH 3CH 2ClTollen 试剂 Ag ↓ - - - I 2/NaOH - 黄色CHI 3↓ 黄色CHI 3↓ - 金属Na - - 气体↑ -8. 醛酮与H 2NB (B=OH, NH 2, NHPh, NHCONH 2)反应生成相应衍生物,反应通常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强酸或强碱都对反应不利,试用反应机理解释。
解:酸催化的反应机理:C O+C OH +H 2NBC NH 2B +C 2+2C NHB+H +C NB羰基在酸催化下质子化,极性增强,有利于亲核试剂的进攻,酸性条件下也有利于羟基脱水,形成最终产物。
但是在强酸性条件下,会导致氨的衍生物(H 2NB )质子化,降低了亲核试剂H 2NB的浓度:H 2NB + H 3O +H 3NB + H 2O+使反应不能进行。
所以,既要保持一定酸度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又要保持游离氨一定浓度,使反应能正常进行。
如果在强碱条件下,强碱不但会夺取中间体中羟基中的氢,不利于中间体脱水,还可能与N 竞争去进攻羰基。
因此强酸和强碱对反应都不利。
9. 甲基酮在次卤酸钠(X 2+NaOH )作用下,发生碳碳键断裂,生成卤仿和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其反应机理的最后一步是:RC-RC O -3OHO+CX 3--O+CHX 3为什么在强碱作用下,α-H 未被卤代的一般醛、酮不发生相应的碳碳键断裂解:因为1,1,1-三卤代甲基酮最后一步消除的是CX 3-,而一般醛、酮在该步骤中消除的分别是H -和R -,而H -和R -都是相当强的碱,难以离去,反应不能进行。
相对而言CX 3-则是较弱的碱,反应容易进行。
所以,α-H 未被卤代的一般醛、酮在碱作用下不会像卤仿反应那样,在最后一步发生类似的碳碳键断裂的反应。
10. 解:(1)用Zn-Hg/浓HCl 还原,因为碱性条件下易发生脱HBr 的反应。
(2)(3)用Wolff-Kishner-黄鸣龙法还原,因为酸性条件易脱H 2O 。
11. 解:碱催化下,羟醛缩合反应为碳负离子进攻羰基,在此条件下,-CH 22CH 3O比CH 33O-更容易生成;而酸催化条件下,为烯醇式中间体的α-C 进攻羰基,此时CH 3C OH CHCH 3比CH 2CCH 2CH 3OH稳定。
故苯甲醛和2-丁酮在酸和碱催化下产物是不同的。
CH 32CH3O--CH 22CH 3OCH 33O-CH CH 2CH 3OCH CCCH 33O(主)(次)CH 32CH 3O CH 3C CHCH 3OHCH 2CCH 2CH 3OH+CCCH 33O2CH 3O(主)(次)12. 如何实现下列转变(1)NaBH 4OOH+132.Zn/H 2OCH 2CH 2CHO CH 2CH 2CHOCH 3CH 33Zn H 2OCH 3COCH 3CHO-CH 3COCH3(2)O NaBH 4OHH +(3)13. 以甲苯及必要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CH 3NBSCH 2BrMg CH 2MgBrCH 33AlCl 3CH 3CH 3CO2T.MMg CH 33AlCl 3CH 33C O2H 3O(2)CH 3CH 3FeBr 2CH 3CH 3(3)HNO 3CH 32MnO 2H SO CHO2CH 3CHO OH -CH2CHCHO14. 以苯及不超过2个碳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下列化合物。
NBSCH 2CH 3AlCl 3T.M.(1)CH 3CH 2Cl HNO 3CH 2CH 3O 2NCHCH 3O2NBrOH -CHCH 3O 2NOH23O 2NO(2)CO + HCl 32CHO33COCH 3-CH CHCO222222CH 2CH 2CH 215. 以环己酮及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合成CH CH 2OCH 3COCH 3HCHO OH -CH 2CHCOCH 3OOOH -O22H 3O +TM16. 以2-甲基环己酮及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合成O-CH 3COCH 3OH O2CH 3COCHC(CH 3)2OCH 33COCH32OO17. 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TMOOHOHH +OHOHOH +O +OHOHH H +O OHOH +H 2OOOH+O OH+H +(1)3+(2)CH 3COCH 2CH 2COCH 3NaOH H OOHCH 3O2CH 3O18. 化合物F ,分子式为C 10H 16O ,能发生银镜反应,F 对220nm 紫外线有强烈吸收,核磁共振数据表明F 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无偶合作用,F 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 ,G 分子式为C 5H 8O 2,G 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试推出化合物F 和G 的合理结构。
解:F :CH 3CCHCH 2CH 2CH 3CHCHOCH 3G :OHCCH 2CH 23O19. 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6H 12O 3,其IR 谱在1710cm -1有强吸收峰,当用I 2-NaOH 处理是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然而,在先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
A 的1HNMR 谱如下:δ(s, 3H ),δ(d, 2H ),δ(s, 6H ),δ(t, 1H ),试推测其结构。
解:A 的结构为:CH 32CHO OCH 3OCH 320. 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2O,具有光学活性,当用K2Cr2O7氧化时得到没有旋光性的B,分子式为C5H10O,B与CH3CH2CH2MgBr作用后水解生成化合物C,C能被拆分为对映体。
试推测A、B、C结构。
解:A.CH3CHCHCH3OHCH3*B.CH3CCHCH33OC.CH3CH2CH2C CHCH33OH 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