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ppt课件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ppt课件


(3)镜检鉴定
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花生子叶切片的
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移至视野
的中心→换用高倍镜观察,调焦至最清晰。
可发现细胞内橘黄色的圆形小颗粒,这就是
脂肪滴(油滴)。若发现观察物外围也有许
多橘黄色小颗粒,则是脂肪跑了出来。
.
11
脂肪检测实验. 的实验结果
12
若用物理方法如何鉴定脂肪的存在?
一层,形成平面。
③刀口向内,与花生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
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 要整个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如此连
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
.
10
(2)染色
用毛笔将最 薄的几片材料移至洁净的载玻片的 中央→滴苏丹Ⅲ溶液2-3滴于花生子叶薄片上→21min后,吸去染液→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 多余酒精→再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 临时装片。
斐林试剂 乙液(0.05g/mL的硫酸铜溶液)
甲液乙液等量混合,现用现配, 切不可分开滴加,或者久置后 才用。
.
4
4.实验步骤 (1)制备组织样液(教师制备)
(2)鉴定样液
先在试管中加入 2mL组织样液
.
5
注意观察整 个实验过程 中,溶液颜 色的变 化!!!
再加入
2mL刚
配制的
斐林试

.
水浴煮沸 2分钟
加3-4滴 双缩脲试 剂B液
16
蛋白质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
17
注意: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分别滴加两种试 剂,并且硫酸铜只能加3—4滴,不能过量 如过量,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蓝色 Cu(OH)2沉淀,遮盖了紫色。
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要充分稀释。
如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 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易彻底,并且试管中也不易 冲洗干净。
将花生种子经过3-4小时的浸泡使其变软, 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 则切片时易碎裂,切将0.1g苏丹Ⅲ干粉溶于 100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待全部
溶解后即成。
.
9
4.实验步骤
(1)切片制作
①去掉花生种皮
②用左手的三个手指夹住花生的一片
子叶,使花生子叶高于手指之上(为 什么?)。右手持刀片,将子叶削去
.
14
2.实验材料 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一般选用蛋白质
含量较高的大豆(可用豆浆替代)或鸡蛋清。 3.试剂配制
A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双缩脲试剂
B液(0.01g/mL的硫酸铜溶液)
.
15
4.实验步骤:
(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教师制备) (2)鉴定
先加 2mL组 织样液
再加 2mL双 缩脲试 .剂A液
烘烤种子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指 挤压,白纸上会出现透明的油迹,说明子 叶含有脂肪。
.
13
(三)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1 实验原理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 (H2NOC-NH-CONH2)能与Cu 2+作用, 形成紫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
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 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
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
1
(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实验原理
当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与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混合 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悬浊液。 Cu(OH)2与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可溶性 还原糖共热,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因此,利用该反应,可证明样液中含可溶 性还原糖。
R—CHO+2Cu(OH)2→R—COOH+Cu2O↓+2H2O
.
2
2.实验材料
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还原糖 的含量、生物组织有无色素是影响实验结 果及其观察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要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 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其中以苹 果、梨最好,也可用白萝卜替代。
.
3
3.试剂配制 甲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
6
还原糖检测实.验的实验结果
7
(二)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1.实验原理
苏丹Ⅲ是可以对脂肪染色的试剂, 因此,当含有大量油滴的植物细胞用苏 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 内橘黄色的颗粒。
.
8
2.实验材料
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所用材料一要脂肪含 量高,二要有一定大小才能做徒手切片,花生 种子符合该实验的要求。
.
18
5.
如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 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易彻底, 并且试管中也不易冲洗干净。
6.若用物理方法如何鉴定脂肪的存在?
烘烤种子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
指挤压,白纸上会出现透明的油迹,说
明子叶含有脂肪
.
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