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章 地球环境及其变迁剖析
第十章 地球环境及其变迁剖析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 是地球史上 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 物种灭绝。这一次大灭绝事件因长达1.4亿 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 海洋 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 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 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气候突变及其成因解释(P286)
海因里希事件(突发性降温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
(冰期向间冰期过渡时的 返冰期气候现象)
气候温暖的Eemian间冰期的气 候突变现象
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
海因里希事件 • 英文名称:
– Heinrich event
• 定义:
– 1988年海因里希(H.Heinrich)根据北大西洋3 个深海岩芯,发现末次冰期地层中有大于 150μm冰漂碎屑含量和冷水浮游有孔虫(左 旋)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含量增多的 现象所定出的H1~H6的变冷事件。
地史中的生物绝灭与环境变迁
0
1 2
3
4 5
第一次集群绝灭事件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 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 变冷造成的。 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 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 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
艾木间冰期(Eemian interglacial stage):
• 间冰期气候间冰期气候是指两次冰川活动期之 间比较温暖的气候 • 是北欧魏奇塞冰期与莎勒冰期间的一个气候温 暖期。这个时期气候转暖,冰盖大规模消融, 欧洲北部普遍发生自北极海向南的海侵,同时 温带森林向北扩展,北部边界可达北纬60°。 据氧同位素资料,当时气候比当地现今的气候 更为温暖潮湿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第四次集群绝灭事件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 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 灭绝中消失。 这一次灾难并没有特别明 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 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第五次集群绝灭事件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第 10 章
地球环境及其变迁
● 环境变迁与气候变化 ● 地史中的生物绝灭与环境变迁 ● 人类与环境变迁
环境变迁与气候变化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地球历史中曾多次出现大规模冰期和暖期 的交替。最近三次全球规模大冰期出现于 第四纪(2~3百万年前)、石炭—二叠纪 (2.7~3.1亿年前)和晚元古代后期(约 7.0~7.5亿年前),间隔分别为2.6~3.9 亿年。
第三次集群绝灭事件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估计地球 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 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是地球史上最 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使得占领海 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 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 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 铺平了道路。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 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大冰期内部存在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冷暖 气候交替旋回。
第四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冰期旋回(P284)
20世纪初,彭克和布吕克纳:经典 的4次冰期模式。
1955~1959年意大利埃米利亚尼: 在代表90万年时限的13m长岩芯中, 发现了11个波动周期。 1982,刘东生:黄土层反映古气候 的冷暖旋回。 迄今为止,第四纪240万年以来已经 累计识别出至少24个气候旋回,反 映了冰期和间冰期的频繁交替。
影视作品
• 《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 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 家杰克· 霍尔(丹尼斯· 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 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 难。 • 《冰河世纪》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 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期(iceage)。这种冰期 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 纪。第四纪冰期的遗迹最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 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 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 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故 事围绕着三只冰河时期的史前动物和一个人类弃婴 展 开
米兰科维奇循环
• 米兰科维奇循环(Milankovich cycles),一个 地球气候变动的集合影响。 • 米兰科维奇,米留廷(1879—1958),南斯拉夫 气候学家,他提出了地球冰期循环是地球轨道 变化改变了季节之间的热平衡而引起的理论。 气候变化存在着三个天文周期:每隔2万年, 地球的自转轴倾角变化一个周期(称为岁差); 每隔4万年,地球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变化一个 周期;每隔10万年,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变 化一个周期 •
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 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 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 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 十 章 地 球 环 境 及 其 变 迁
第二次集群绝灭事件
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历 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 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 遭到重创。
新仙女木事件
• 1.29万年前,北美长毛猛犸象、剑齿虎、骆 驼和树獭、美洲狮突然灭绝,与此同时,克 劳维斯人也突然消失。此后,地球经历了一 个长达1300年的气候强变冷的“春寒期”, 即新仙女(YoungerDryas)期。
新仙女木事件
• 美国科学家称,对北美纳米钻石的研究表明, 大约1.29万年前,一大团彗星袭击了地球,造 成地球的气温骤降,导致了长毛猛犸象和其他 生物的灭绝,也让美国印第安克劳维斯人从此 消失。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2日出版的《科学》 杂志上 •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考古学家东· 凯内特领导的 团队在1.29万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这些肉眼 几乎看不见的钻石,并进行了研究,这些钻石 散落于北美很多地方的泥土中,其中一处更是 位于亚利桑那州梅利泉的克劳维斯遗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