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第一章)

4.公共管理的环境 公共管理专业相应的课程安排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导论 (相关课程:《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二章:公共管理职能( 《政治学》 《经济学》、《经济法》等) 第三章--第五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宪法学》、《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心 理学》、《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 等)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1.2.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的一个
突出特点就是兼收并蓄、积极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思想养分。随
着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的研 究取向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研究途径:从制度或法理的角度,侧重研究正式的政
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 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
体系。本章将围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问题进行介绍
和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1.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
1.1.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作为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对社会公
共事务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私营部门管理相对应而存在,因此
通过与私营部门管理的比较,可以说明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 的特点。
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3.制衡性与自主性
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1.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公共管理的主体 公共组织(政府和第三部门)和个人(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2.公共管理的对象----各类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
公共部门最重要的资源是其合法性(具体体现为强制力和税收 能力等);而管理手段则是多样化的(最基本的手段是制定和执行 公共政策)。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政府部门的改革 ( reform ) 、 变 革 ( change ) 、 再 造 ( reinventing ) 、 创 新 (innovation)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
7. 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这是由社会事 务和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公共管理学
主讲教师:刘彩虹
公共管理学
第1章 导论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 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 法,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的活动。公共管理 学作为一门学科,则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
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
1.1.3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公共管理不仅重视“3E”即经 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同 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公共管理在主张弹性、自主管理、 授予权能的同时,强调责任(accountability)的重要性,并认为 只有发展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估标准,政府的责任才能落实。
第六章:公共管理过程(《公共政策》、《决策分析》等)
第七章:公共财政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财政学》《经济 学》等)
第八章: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行政伦理学》、《行政法与行 政诉讼法》等)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1.1.3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是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 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 上是沿袭公共行政,而在“如何”(how)做的层面上则基本沿袭企业 管理。 2.公共管理是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 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和私部门所使用的管理方法,在实 际选择使用时讲求的是实用原则,两者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 政策设计为焦点。当代公共管理除了解决内部的技术问题外,也重 视与外部的整合问题。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强调 由众多行动者如政府、第三部门甚至私营部门共同协作,彼此间建 立合作伙伴关系。
府组织机构、制度、法规等。 2、管理学研究途径 3、经济学研究途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2、管理学研究途径
(1) 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主义学派 (3)决策学派
(4)系统学派
(5)新管理主义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古典管理理论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十分 强调“效率”和“经济”,关注组织的结构、管理程序和管理原 理。这种以“效率”为中心、强调整个管理过程都围绕着效率的 思想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至为深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公 共管理学研究的重点都是如何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这几乎决定 了早期公共管理学发展中的全部内容。 古典管理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管理作为一 种纯手段性的活动具有共通性,它所包含的一系列原则,既可以 用于私营企业,也适用于公共部门。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返回
公共管理学 行为主义 这一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其研究对象是人,即将原来古 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研究发展到对人行为的研究,强调人的心理、 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 (马斯洛、麦格雷戈、赫茨 伯格等)。行为主义学派关于工作者更倾向于“社会人”而非“经济 人”的假设,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及实践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公 共管理中对分权与授权、参与式决策、协调式管理以及民主领导方 式的强调,都得益于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 行为主义还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引入到管理学中,认为在任何正 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既要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也不能忽 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