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设计批评
然而,设计在经历过现代主义运动以 后,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60年代又 有了回归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随历史而 演化,因时尚不同,而时尚又表现出一定 的历史循环性。
威廉·莫里斯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机器美学 其含义有三方面: 其一,建筑应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 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 加装饰; 其二,建筑象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 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 其三,建筑应象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 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而设计批评者是设计的欣 赏者和使用者,批评的活动诉 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 购买行为。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2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设计品绝对地依赖它的批评 者。设计批评者与设计品的关系 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
设计批评者有集团性,由于 设计的实用特征与社会特征,其 消费者往往表现为集团批评者, 即消费者分为若干文化群体,每 个文化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倾 向。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批评标准;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设计批评的概念,始于70年代詹克斯
(Charles Jencks)发表的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代表了人们对 现代主义的幻灭,人们已失去了对进步、理性、人类良心这些现代主义 信念的信心。
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 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
柯布西耶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工艺美术运动的批评标准: 工艺美术运动为机器产品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使工艺的价值延
伸到了设计领域。它以中世纪的手工业为楷模,以中世纪浪漫主义为设 计理想,与其时代机器大生产的社会现实背道而驰。
从历史看,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设计批评,就单个 设计活动来说,从创意到生产,消费的整个活动中, 始终存在着设计批评。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2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设计批评的对象既可以是 设计现象又可以是具体的设计 品;设计创作的一切形式,包 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 及环境设计。
其批评标准也有矛盾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手工业可以缩小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 距离,从观念上和生产上对设计品倾注更多的爱心; 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和廉价商品。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现代主义设计批评标准; 1.功能主义特征.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具体建筑有:①六面建筑;②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幕墙架构的产 生;③标准化的原则;④反装饰主义立场;⑤中性色彩计划.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考虑,基本反对在图版 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现代主义设计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 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这里层次所指的不是高下差 别,而是相对不同目的需求的批 评取向。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考标准
中国当今评价设计采用的参考坐标是从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 及艺术性上去进行考察,这三个方面包括了技术评价、功能评价、 材质评价、经济评价、安全评价等。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沿用的 评价标准及其量次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4 设计批评的特殊方式
设计批评的方式主要有二种:国际博览会和集团批评。
一、国际博览会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4 设计批评的特殊方式
国际博览会主要是检阅世界最新的设 计成就,广泛地引发社会各界的批评,其 目的是促进购买。
无论博览会成功与否,其社会效应总 是直接的、超国界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深
圳
大
学
·艺
术
设
计
学
院
设计概论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主讲:杨国栋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设计概论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1 概述 2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4 设计批评的特殊方式 5 设计批评的理论
关于设计批评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1 概述
设计批评又称为设计评论,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功能本来是具有共性、相对稳定的标 准。然而,设计品的功能可能发生转移,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首先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 的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 标准后来让位于机器美学是时代所趋,大 事必然。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了过程和人,消 费者的反应成为检验设计成功与否得决定因素。设计的“消费者化”与 灵活性已成为设计的必要特征和手段。为了适应各不相同的消费集团, 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爱好,机器大生产逐步地调整为灵活的可变生产系统, 市场研究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
设计批评的方式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3 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设计批评的标准在其自然状态下,随 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着。 批评标准根本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间, 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意味着人们对设计要素 的不同理解。科技发展目睹了人类科学技 术、意识形态、政治结构等多方面的重大 变化,设计批评在每一个时期对于设计诸 要素都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设 计 概 论 | 第 七 章 设计批评
2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二、批评主体的多元身份
诉诸文辞的设计批评者有着 广泛的背景,包括设计理论家、 教育家、设计师• 工程师、报刊 杂志的设计评论员和编辑、企业 家政府官员等等,他们以不同的 社会身份,不同的立足点去评价 设计,表现出设计批评的多层次 性。
1853年的纽约“水晶宫”博览会, 由于施工不良和组织不善造成失败; 1855年、1867年、1878年的巴黎博览会 赢得了建筑上的声誉;1889年的巴黎博 览会,为了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建造了 艾菲尔铁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