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章先秦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与勃兴(重点章)一、考核内容殷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特征;殷商帝王、周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先秦诸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
2.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权威。
4.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
5.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6.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
春秋时代,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李悝制定的《法经》。
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9.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
孟子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荀子基于性恶而提出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治国方针。
人性说为儒学宗师的政治思想建构了理论基础。
10.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
法家思想是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二)理解周公zp73 儒家学派zp74 道家学派zp74 墨家学派zp74 法家学派zp74 孔子zp75 孟子zp75荀子zp75 老子zp75 庄子zp76 墨子zp76 慎到zp76 申不害zp76 商鞅zp76 韩非zp76(三)掌握1.如何理解周公的政治思想特点是重在调节?zp77 2.儒家学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zp78 3.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zp794.什么是无为政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政治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zp805.墨子是如何论述尚同整体的起源及其运作方式的?zp81-826.如何评价道家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zp827.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Zp83-84 8.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69.法家权势思想内容和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6-8710.法家术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7-89第二章秦汉时代统治思想模式的确立与发展一、考核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秦代、汉代以及汉末时期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理解秦汉时代政治思想发展与特征;掌握秦代李斯、汉初贾谊、董仲舒、东汉名教以及鲍敬言无君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皇帝一词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政治领域内君权加强的表现。
秦始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
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基本为后世王朝所遵循。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的官僚制度。
3.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李斯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秦朝时发生的“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4.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5.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
到汉元帝时,儒学的地位更加巩固,最终完成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换。
此后,儒学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6.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苏,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百家余绪”。
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分增大,发展出谶纬之学。
东汉则给予其官方身份,使之成为东汉政治思想的主流。
7.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上,提出与民为敌而“民必胜之”的只有贾谊,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8.在汉代,经书因书写文字的不同,分为今文经和古文经两种。
相应地形成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流派,两派都着力竞争儒学的正统地位。
9.魏武帝曹操重视法令和用人,试图以强硬手段重建统治秩序,是名法思潮的代表人物。
(二)理解李斯zp92 贾谊zp92 《淮南子》zp92 董仲舒zp93 独崇儒术zp93 东汉名教zp93 曹操zp93-94(三)掌握1.如何理解秦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zp94 2.贾谊的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zp95-96 3.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思想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zp96-984.什么是独崇儒术?董仲舒提出独崇儒术的依据和实质是什么?zp98-995.曹操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99-100第三章隋唐时期主流政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一、考核内容隋唐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隋唐时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一般特征;唐太宗李世民、韩愈、柳宗元等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王通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王通主张的三教可一,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儒学的改造、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民本是李世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突出部分,也是以其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共同思想主张。
李世民在位期间大体能做到从谏如流,是历史上最善于求谏、纳谏的帝王。
3.韩愈吸收儒家传统思想材料,并借鉴佛道,以道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原则作了重新概括和抽象,提出了道统论。
性品说是韩愈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
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4.唐代中期,柳宗元作《封建论》,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柳宗元民本思想中“吏为民役”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官为民父母,官治理民,民服从于官是天然的、合理的观点。
(二)理解王通zp102 李世民zp102 进谏与纳谏zp103 韩愈 zp103 道统zp103 柳宗元zp103 封建论zp104 民本zp104(三)掌握1.如何理解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zp104 2.李世民的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zp105 3.韩愈道统论的政治内容和实质是什么?zp106 4.如何李世民和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zp108第四章宋元时代的改革思潮与儒家政治思想的新发展一、考核内容宋元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宋元时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一般特征;北宋李觏、王安石等人政治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宋代理学、南宋功利学派以及元朝郝经、许衡等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政治意义。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面对宋朝严峻的局势,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思想兴起,其重点是吏治与财政改革。
范仲淹等人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
宋代李觏对财政经济问题关注较多,提出了较系统的富国主张。
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思想和李觏强本节用,寓兵于农的改革主张,为稍后的王安石变法做了理论铺垫。
2.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是“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3.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型,理学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引老庄思想入儒,提出太极说。
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又名《易通》)。
4.北宋时期,胡瑗、孙复、石介继承唐朝韩愈、李翱学说,注重义理,开风气之先,推动理学形成,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提出理学的主要范畴、命题,构筑了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北宋五子”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子语类》等。
他继承发展前人思想,建立了理学的宏大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为理学上升为统治思想提供了条件。
理学内部流派众多,但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高度一致,都以维护君主政治为归宿。
5.陈亮在思想界理学流行,士人多醉心于谈论性命义理的情况下,旗帜鲜明地倡行事功,体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给思想界注入一股新鲜空气。
其思想以“谈王说霸”,“专及事功”为特点。
6.元代,儒家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儒学进行了积极调整。
郝经“.以夏变夷”主张的提出为儒学与蒙古统治者的结合作了论证,扫清了思想障碍。
7.理学兴起于宋代,在南宋末初步实现了与政权的结合。
而理学官学化的最终完成则是在元代。
在许衡的努力下,理学进入了国家最高学府,理学经典成了国子诸生的教科书。
这是元代理学官学化的标志性事件。
他为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二)理解范仲淹zp111 李觏zp 111 王安石变法zp111 周敦颐p112 张载zp112 程颢程颐 zp112朱熹zp112 陆九渊zp112 用夏变夷zp113 郝经zp113(三)掌握1.如何理解北宋改革思想的主要特点?zp113-1142.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zp114-1163.如何评价郝经的用夏变夷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zp116-117第五章明清政治思想的裂变与反思思潮一、考核内容明清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明清时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一般特征;朱元璋、王守仁、王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戴震、龚自珍等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王门心学、泰州学派学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政治意义。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明初,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纪纲的作用是严明等级尊卑贵贱关系,因而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朱元璋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极力树立君主绝对权威,强化国家机器和对全国臣民的控制,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代表了明清统治者集权与专制的思想本质。
同时,朱元璋比较重视安民、恤民,在建国后,确立以宽治民的原则。
2.在王守仁的心学中,心有多层次的含义。
心不是一个物质器官。
王守仁把良知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
3.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
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王艮是创始人。
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
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
他们从万物一体,人性自然出发,否定道的神圣性和凡圣差别,肯定个人利益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向往人人君子、君臣师友的平等社会。
4.明末清初,伴随着封建制度弊端的暴露和社会的剧烈动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反思明亡的过程中,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主专制体制,他们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化公为私,提出了宰相理政、学校议政等改革设想。
他们的思想代表着我国古代政治学说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5.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极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