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肉鸡饲养管理要点学生:王小刚班级:医检092 指导老师:刘莉【摘要】本文对肉鸡的选苗、饲养管理及饲养过程中的常规药物预防等进行了浅述,主要以平面网上养殖为例,并详细介绍了现代化肉鸡饲养管理过程中的要点。
【关键词】肉鸡,饲养管理,药物预防,常规免疫。
Points for attention of broiler breeding management Student: Wang Xiaogang class: medical examination092 Instructor: Liu Li【Abstract】This article on broiler seedling selection, and feeding management of breeding process in conventional medicine prevention are shallow The plane, mainly in the online culture as an example,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modern broiler breeding management the point in the process.【Key words】seedling selection, feeding and management points, drug prevention, routine immunization.前言肉鸡因为其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群体均匀度一致、产品的合格率高、适于集约化饲养、生产效益高、屠宰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现在已成为广大饲养户的饲养对象。
但又因为肉鸡生长速度快,易发病且对饲养环境要求高等因素。
这些因素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科学的进行饲养,以减少不必要的死亡提高经济效益。
我在山东滨州的一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参与了肉鸡的饲养管理的整个流程,以下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的个人总结及体会。
1 进鸡前的准备:进雏15日以前,必须完成清除鸡舍鸡粪以便彻底打扫屋顶、墙壁等工作。
接着是进雏前15—12日,完成冲洗网架、竹竿、墙壁等,然后用消毒药消毒(建议用2%—3%火碱,但要注意其对金属设备有腐蚀作用)。
消过毒之后要加大通风,使舍内干燥并检修舍内设备。
进雏前6日,在彻底消毒(建议用酚类消毒剂),利用消毒后的舍内温度封闭鸡舍,用高锰酸钾+甲醛或其他熏蒸药物进行熏蒸消毒(注意室内温度很关键要控制在20摄氏度,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熏蒸效果最好)。
消毒完全24小时后,打开鸡舍通风,排净甲醛气味。
进雏前2日,检查加热设备使育雏舍升温,观察升温情况达不到温度要求的要采取补救措施。
进雏前1日,育雏舍升温最高区地面温度达到36℃,湿度达到65%—70%。
并且准备相应的开食饲料、温开水及维生素。
进出当日将舍内温度降到30℃,减少雏鸡从室外到室内因温差过大而引起的应激反应,并在1—2小时内提升到35.5℃。
2选择健康雏鸡:首先要考察种蛋的质量、孵化管理技术及雏鸡的外观,外表要求羽毛清洁、有光泽,鸡群整齐度要好。
体重符合品种要求,活泼、叫声响亮清脆、眼大有神。
脐部没有血痕,愈合良好。
泄殖腔周围干净。
然后是雏鸡握在手中,手感饱满,并富有弹性和较强的挣扎力。
腹部吸收良好,肝腹大小适中,喙、眼、腿、爪无畸形。
3饲养管理过程中的要点:3.1 温度温度是整个饲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严格且正确的掌握。
雏鸡的温度是否合适由雏鸡的表现和行动可观察出来。
3.1.1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有光泽,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晚上安静伸脖休息。
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呼吸,大量饮水并发出吱吱的叫声。
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并发出叽叽的叫声。
3.1.2合理安排供热系统以保证温度的均衡性,充分利用热量,保持温度的平稳,升温降温应缓慢,防止温度的聚升聚降。
每周降温2—3℃,一定要注意平稳降温,每日温差不要太大,不应超过2℃。
温度控制应稳中有活,弱雏或病雏温度要比健康雏鸡高1—2℃,晚上温度比白天高1摄氏度,做疫苗期比正常应提高1—2℃。
3.1.3温度表用前要校对正确,挂在与雏鸡背齐的位置上,或高于网上5cm为准,并应在鸡舍内悬挂均匀,远离火炉,以免引起误差。
温度表显示的数据要与鸡群状态结合起来。
肉鸡整个养殖过程中周龄与温度的变化见表1:表1:周龄与温度周龄温度(℃)135.5—32232—30330—27427—25525—226 22—213.2 湿度湿度对雏鸡的健康生长影响也比较大。
湿度过高,高温高湿雏鸡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甚至中暑;低温高湿,会增加雏鸡的蒸发散热量,使鸡感到更冷,且在高湿情况下,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发病率增加。
湿度过低,空气过分干燥,空气中灰尘量大,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并且雏鸡羽毛生长不良,严重时患病率增加,死亡率增高。
3.2.1湿度的控制要求:育雏1-3天空气湿度控制在70% ,有利于保持体热,防止体热散发。
低于50%会脱水,均匀度差, 影响生长。
入雏前可先加湿达70%后再进鸡。
否则难以达到理想湿度。
湿度低于50%应加湿,可采用加湿器和喷雾器加湿,以舍内见不到灰尘飞扬为准。
肉鸡 4-14天,不低于60-65%,肉鸡 15-28天,不低于55-60%。
肉鸡在35天以后,应在 50-55%。
湿度过大(>70% )会导致散热困难,增加了呼吸量易引起肺炎诱发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
尤其气原性大肠杆菌难控制。
湿度与温度、通风密切相关,注意协调。
肉鸡整个养殖过程中周龄与温湿度的变化见下表2:表2:周龄与温湿度周龄温度(℃)湿度(%)1—3日 35.5—34 65—704—7日 33—32 60—652周 32—30 603周 30—27 604周 27—25 55—605周 25—22 45—506周 22—21 45—503.2.2保持湿度的方法:蒸汽法:用锅或桶在火炉上烧水,用水蒸气来增湿。
喷雾法:用喷雾器喷温水以增加湿度,或加消毒液,但免疫前后2天不能加消毒液。
地面洒水法:向地面洒水以增加湿度。
3.3 通风通风是养好鸡的关键,控制好鸡舍内的通风。
通风可将鸡舍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排出,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并可调节舍内的温度、湿度,如果通风不良鸡舍内有害气体聚集,特别是氨气含量过高会直接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诱发呼吸道疾病。
3.3.1标准化鸡舍的通风原则要求:21日龄前以保温为主,适当换气。
采用横向通风,开启侧风机和侧风口。
22-35日龄保温同时,进行通风,采用过渡式通风,开启部分纵风机和侧风口。
36日后以通风为主,采用纵向通风,开启纵风机和湿帘。
夏季不降温时白天采用湿帘加水通风降温。
寒冷季采用过渡式通风即可,纵向通风温度降得太快,易产生冷应激。
通风量改变要逐渐进行,突然改变会发生应激,引起疾病。
开启风机台数要依鸡数、需风量和风机功率来调节,不可千篇一律。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
科学应用计算公式如下,存养只数×需风量m3/h·只开风机的台数 =风机功率通风时间按5分制时控公式:0.0155立方米/公斤·分×体重×存栏数量X5分×通风倍数×3600通风时间=风机功率×台数如:2周令体重420克,存栏20000只,需风倍数为1倍,开侧风机1台(17000立方米/小时)。
0.0155×0.42×20000×5×1×3600开机时间 = =13817000×1开机138秒,停300-138 = 162秒。
侧墙风口大小与风机面积配合适宜,侧风口只在横向通风和过渡通风用。
侧风口大小与所开风机台数有关。
以风机定风口。
风口大小是开启风机面积三倍。
侧风口宽度不变,而风口个数、高度可变。
方法:(1)首先确定开风机台数并算出面积;(2)确定开启风口个数;(3)而后算出开启高度。
风机面积×台数风口高 =风口数×宽×3倍3.3.2通风时注意事项:通风时要看风向,迎风面窗口开小些,背风面开大些,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
窗口大小随天气变化而调整,不可突然变化太大,避免应激。
季节不同,通风要分别对待,不可千篇一律。
冬春天冷要防冷应激,风量用最低通风量。
温度低时要加温,加温时不可温控。
负压不可大,太大会造成风速过快产生冷应激。
时控时开机间隔时间不可太长,太长会造成冷热不均。
秋天早晚温差大,要注意通风的变换,晚上通风不可过大过快,防冷应激。
夏季天热湿度大,易出现高温高湿,应以纵向通风用最大风量,仍不降温应及时开启湿帘加水,但晚上不可加水。
在通风管理上一定注意观查鸡群的表现,灵活掌握,气候多变时更应注意,不要千篇一律。
3.4 光照光照与采食、生长发育相关。
连续光照和短时黑暗交替使用可以获得最大日增重。
光照过强过弱,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尤其光照过弱过短及突然改变都可影响采食量,难以达到标准体重。
光照强度,第一周可用40瓦灯泡,灯泡间距3米,品均距地面2米高的位置。
第二周可用25瓦灯泡代替。
在每次做完疫苗后晚上尽量不熄灯,以避免打疫苗和熄灯引起的双应激。
每个养殖场都有自己的光照时间规律,见表3是我所在养殖场的光照时间:表3:日龄与光照日龄光照(h)1—3 244—7 238—21 2222—35 2036—出栏 233.5 密度密度是指育雏舍内每平方所饲养的雏鸡数,密度过大,雏鸡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密度较小,经济效益低。
育雏时25只每平方米,出栏时冬季9只每平方米,夏季7只每平方米。
3.6 饮水选择好的水质,最好前一周用温开水并在其中加维生素。
要根据鸡的生长来调节水线的高度,过高时一些弱鸡和残鸡和不到水,过低时鸡群喝水不方便,最好与鸡的背部平行。
3.7 饲料饲料的好与坏也影响着鸡生长的快慢和经济效益。
现在的规模化鸡场都选用正规饲料厂的全价配合饲料。
肉鸡生长的全过程中一般要换两次或三次料,每次换料时要酌量的换,不可一次性换料以免引起肠炎等应激反应。
下面是肉鸡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换料的大致时间表见表4:表4:日龄与饲料日龄饲料1—21小鸡料(510)22—35 中鸡料(511)35—出栏大鸡料(513)3.8 环境卫生好的饲养环境有利于鸡的健康成长。
雏鸡个体小、抗病力差、饲养密集,一旦感染疫病易于传播,所以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共同遵守,严格执行。
禁止外人参观。
鸡粪、死鸡不准乱堆乱放,死鸡要深埋或焚烧。
饲养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工作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