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PPT

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PPT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 与骨折、肢体肿胀、感染等有 关。
2.躯体活动障碍 与疼痛、制动、外固定有 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 关节僵硬等。
护理措施
(一)现场急救护理 1.抢救生命:骨折病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休克、大出
血、窒息、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时,配合医生或独立 进行现场急救。 2.处理伤口:伤口用无菌敷料或现场最为清洁的布类进 行包扎,以压迫止血和避免伤口进一步污染;伤口出 血用绷带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使 用止血带止血时,注意标明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每40 ~60分钟放松1次(2~4分钟)。
痛,无法起身。查体见右下肢呈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外 旋、短缩畸形,大粗隆上移,右髋部有压痛,纵向叩击痛 阳性。医嘱: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立即。 ❖ 工作任务:
1.正确对病人进行搬运。 2.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对病人实施护理措施。
概念与分类
1.骨折(fracture):是指骨的连续性和(或)完整性的中断。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运动系统疾病的护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第一节 骨折病人的护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骨折病人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难点:骨折病人的护理评估

工作情景与任务
❖ 导入情景: 72岁的陈老太太,在洗澡时不慎滑倒,出现右侧髋部疼
概念与分类
概念与分类
4.根据骨折处的稳定性分类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固定后不易发生
再移位者。例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 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固定后易发生再 移位者。例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概念与分类
5.根据骨折时间长短分类 (1)新鲜骨折:3周以内骨折。 (2)陈旧性骨折:3周以上骨折。
护理评估
(4)骨筋膜室综合征:最 多见于前臂和小腿闭合性 骨折。主要表现是局部剧 烈疼痛、肿胀、皮肤张力 增高、有时可见到水疱, 肢体呈微屈曲状态,被动 伸展剧痛,远端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骨筋膜室综 合征处理不当可导致缺血 性肌痉挛严重并发症。
(5)关节僵硬:这是骨折 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晚 期并发症。
果及骨折愈合情况等。 (2)CT、MRI检查:了解结构复杂的骨折和其他组织的
损伤,如脊柱骨折引起脊髓损伤的情况。
护理评估
(五)处理原则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复位:有手法复位、手术复位、牵引复位。 (2)固定:有外固定和内固定
①外固定: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架、牵引固定(皮牵 引、骨牵引、牵引带牵引); ②内固定:螺丝钉、钢板、髓内针、克氏针、张力带内 固定等。 (3)功能锻炼: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功能锻炼
起,平行放下,始终保持脊柱中立位,切忌背驮、抱托或坐立 ; (3)颈椎骨折者,须用双手牵引头部,使颈椎维持中立位,平 置病人于硬板上,在头颈两侧放置沙袋或布团以限制头颈活动 ,现场有条件者可在牵引下安放颈托。
向; 2.了解受伤后的急救处理经过; 3.既往有无骨质疏松、骨肿瘤史或骨折和手术史; 4.询问病人近期有无服用激素类药物及药物过敏史。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一般表现:肿胀、瘀斑或出血、疼痛和压痛、功能障碍
等表现。开放性骨折病人可见到伤口出血并可有骨质外 露。 2.专有表现: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3.并发症 (1)休克 (2)神经、血管损伤 (3)感染
界相通。
3.根据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分类 (1)不完全性骨折:骨折后,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
部分破坏中断。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 (2)完全性骨折:骨折后,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
断。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 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 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等。
骨折愈合
(二)影响骨折愈合因素 1.全身因素:年龄、性别、发育、营养及健康状况等; 2.局部因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引起骨折的原因、骨折
部位血运情况、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神经功能障碍、 感染、软组织的嵌入; 3.治疗因素:过度牵引、复位不及时或复位不当等。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评估病人的受伤经过,外力的大小、性质和作用方
2.根据骨折原因分类 (1)外伤性骨折 ①直接暴力性骨折;②间接暴力性骨折;③牵拉暴力性骨折; ④疲劳应力性骨折(长途行军致第2、3跖骨骨折) (2)病理性骨折:骨肿瘤、结核、骨髓炎等疾病所致骨破坏在轻
微外力作用下引起骨折。
概念与分类












间折






概念与分类
2.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皮肤黏膜完整,骨折与外界不想通。 (2)开放性骨折:皮肤黏膜的完整性破坏,骨折端与外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骨折引起的疼痛、行动障碍等,常使病人表现出
忧虑、失眠、烦躁、情绪异常。如需住院和手术等治 疗,由此形成的压力可影响病人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状 态和相互关系。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骨折是否合并感染;尿
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泌尿系损伤。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明确骨折的程度及类型,判断治疗的效
骨折愈合
(一)骨折愈合过程 根据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变化,骨折的愈合过程可分为: 1.血肿机化期:持续2~3周才能初步完成,骨折断端形成
纤维连接,断端附近骨内外膜处形成骨样组织。 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需4~8周。断端处逐渐形成内骨
痂、外骨痂、桥梁骨痂、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这些骨 痂不断钙化加强,使骨折处达到临床愈合。 3.骨痂改造塑型期:原始骨痂逐渐被改造成为永久骨痂, 具有正常的骨结构。骨髓腔可再通,恢复骨的原形,此 时可进行正常的劳动。这一过程成人大约需要1~2年。
护理措施
3.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用简单的方法做骨 折肢体的固定,最好用小夹板固定,也可现场取材,如树枝、 木棍、木板等。必要时可利用人体进行固定。
4.搬动转运 (1)骨盆骨折者,在搬动时,先行骨盆兜固定、平拉下肢翻动
或将病人平行托起; (2)脊柱骨折者,尽量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3~4人平行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