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完整word)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 醇酚醚思考与练习6-1写出下列醇的构造式。

⑴ ⑵⑶⑷ 6-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醇。

⑴ 2,4-二甲基-4-己醇 ⑵ 2-甲基-2-丙醇 ⑶ 3-乙基-3-丁烯-2-醇⑷ 2-苯基-1-乙醇 ⑸ 2-溴丙醇 ⑹ 2,2-二甲基-1,3-丙二醇 6-3将巴豆醛催化加氢是否可得巴豆醇?为什么?巴豆醛催化加氢得不到巴豆醇,因巴豆醛中的不饱和碳碳双键也会被加氢还原。

6-4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按其变化规律由高到低排列。

⑴ 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 ⑵ 正己醇>正戊醇>正丁醇 6-5将下列物质按碱性由大到小排列。

(CH 3)3CONa > (CH 3CH 2)2CHONa >CH 3CH 2CH 2ONa >CH 3ONa 6-6醇有几种脱水方式?各生成什么产物?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醇有两种脱水方式:低温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高温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6-7什么是查依采夫规则?查依采夫规则是指醇(或卤代烃)分子中的羟基(或卤原子)与含氢少的β-碳原子上的氢脱去一个小分子(H 2O 、HX ),生成含烷基较多的烯烃。

6-8叔醇能发生氧化或脱氢反应吗?为什么?叔醇分子中由于没有α-H ,在通常情况下不发生氧化或脱氢反应。

6-9从结构上看,酚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些什么影响?酚羟基与苯环的大π键形成p-π共轭体系,使苯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也使羟基上的氢更易离去。

6-10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对氨基苯酚 ⑵邻氯苯酚 ⑶ 2,3-二硝基苯酚 6-11将下列酚类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⑵>⑷>⑶>⑴6-12试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⑴ ⑵6-1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CH 3CH 2CH 2CH 2CHCH 2OH CH 3CH 3CH 3CH 3CH CHCCH 2OH C 2H 5HO CH 3CH 3CH 3OH OHC CH 3C ×CH 3OH×FeCl 蓝紫色ClOHCl⑴ ⑵6-14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但实验室中一瓶已开封的苯酚试剂呈粉红色。

试解释原因。

开封的苯酚试剂,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被空气中的氧氧化,颜色逐渐变为粉红色。

6-15为什么苯酚的卤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都比苯容易进行?苯酚的卤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都比苯容易进行,是因为-OH 是致活基团,使酚的亲电取代反应比苯更易进行。

6-16单醚与混醚在结构上有何不同?单醚与混醚在结构上的不同:单醚的两个烃基相同,混醚的两个烃基不同。

6-17命名下列化合物。

⑴ 甲醚⑵ 3-甲氧基-1-丙烯(或甲基烯丙基醚) ⑶ 对甲基苯甲醚 ⑷ 3-甲氧基-2-乙氧基戊烷 6-18醚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制备什么样的醚?醚的制备方法有威廉森合成法和醇脱水法两种。

威廉森合成法既可合成单醚,也可合成混醚,醇脱水法只适用于制单醚。

6-19选择适当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⑴ ⑵⑶6-20醚为什么可溶于浓的强酸中?醚中的氧原子上具有孤电子对,在浓的强酸中能接受质子,形成钅羊 盐,使醚可溶于浓的强酸中。

6-21醚键的断裂有什么规律?醚键的断裂的规律是:通常是含碳原子较少的烷基形成碘代烷,含碳原子较多的烷基形成醇。

若是芳香基烷基醚与氢碘酸作用,总是烷氧键断裂,生成酚和碘代烷。

6-22如何检验醚中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检验醚中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说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6-2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⑴ ⑵习题OH ClONa + H 2OOH +COOH(CH 3CO)2OC CH 3O+ CH 3COOH 24CH 3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CH 3 + H 2O2CH 3CH 2CH 2CH 2OH ONa +CH 2ClCH 2O+CH 3CHONa CH 3CH 3O CHCH 3CH 3+ NaBrCH 3Cl CH 3CH 2OCH 2CH 3 +3CH 2OH CH 3CH 2I+OCH 2CH 3+HIOH +CH 3CH 2I1.填空⑴ sp 3杂化的碳原子;极性。

⑵ p-π共轭;弱;强;NaHCO 3;CO 2 ⑶ 氢键;大。

⑷ 醇;醛;酮⑸ 淀粉-KI ;蓝色;FeSO 4;Na 2SO 3;Na ;对苯二酚 ⑹ 碱;氧化剂;还原剂; 钠、镁 ⑺ 结晶醇;无水CaCl 2;无水MgCl 2 ⑻ 卤甲烷;叔丁基醇钠 ⑼ 来苏儿;煤酚皂 ⑽ K 2Cr 2O 7/H +;橙红;绿色 2. 选择⑴ A ⑵ C ⑶ D ⑷ C ⑸ A ⑹ B ⑺ D ⑻ C ⑼ A ⑽ B 3.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⑴⑵⑶⑷⑸⑹⑺ 4. 简答⑴ B 路线最合理。

A 路线(CH 3)3C-Br 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得不到所需的醚;C 路线得到混合物,且叔醇易消除。

⑵ A 在叔丁醇中加入金属钠,当Na 被消耗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溴乙烷,这时可得到C 6H 14O ;制备混醚时选用伯卤代烷与醇钠,可以使亲核取代为主反应。

B 在乙醇与Na 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2-甲基-2-溴丙烷,则有气体产生,在留下的混合物中C 2H 5OH浓24+4CH 3CH 2CHCHCH 3CH 3CH 2CH CCH 3C 2H 53CH 2COOH +C 2H 5COCH 3Br CH 2OH CH 22Mg BrOH HBr醇NaOH CH 3CHCH 2CH 3CH 3CHCH 2CH Br CH 3CH CHCH 3222ONaOH 2OH 2NO 2NaOHCH 3CH 2BrONa OCH 2CH 3OHOH +CH 3CH 2I140℃H 2O+ CH 3CH 2磷酸硅藻土浓H SO CH 2CH 22H 5OC 2H 5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O227+227+CH 3CH 2COOHCH 3C CH 3CH 3ONaCH 3CH 2BrOHCH 3C CH 3CH 3CH 3C CH 3CH 3OHOCH 2CH 3+NaBrC 6H 14O仅有乙醇一种有机物。

乙醇钠是强碱,在该条件下,叔丁基溴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是主产物),因亲核取代与其是一对竞争反应。

5. 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⑴⑵ ⑶6. 除去下列化合物中少量的杂质。

⑴ 通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苯酚可溶于其中,再在苯钠中通二氧化碳,得到苯酚。

而环己醇不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⑵ 加无水CaCl 2,利用乙醇与氯化钙生成结晶醇的性质,除去乙醚中少量的乙醇。

⑶ 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 7~C 9的烷烃,可在低温下加入浓硫酸,乙醚与之形成互溶物,而汽油会与硫酸分层,分液后,弃去下层。

7. 用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⑴CH 3CH 2CH 3CH 2ONa BrCH 3C CH 3CH CH 2CCH 3CH 3+CH 3CH 2OH +NaBr C 2H 5OC 2H 5CH 3CH 2CH 2CH 2OHCH 3CHCH 2CH 3OH CH 3CH 3C CH3OHNa快中 慢OCH 3CH 2OHCH 2Br OHCH×××××浅黄色×HBr(CH 3)3CBr无水乙醚(CH 3)3CMgBr(CH 3)3COH ×CH 3(CH 2)4CH 3(CH 3)2CHOCH(CH 3)2OH OH CH 3×冷浓H 2SO 4分层互溶NaH 2H 2227+绿色×⑵⑶ ⑷ 8. 推断结构⑴⑵ 此醇的构造式为:⑶或:磷酸硅藻土CH 2CHCH 3H 2SO 4CH 3CH OCHCH 3CH 3CH 3CH 3CH CH 140℃CH 3CH 2CH 2CH 2浓H SO 170CH 3CH 2CH CH 2CH 3CH 2CHCH 2Cl ClKOH 253CH 2CCH2Na CH 3CH CNa Cl CH 3CH CNa +Cl NH 3(l)C CHH O 4C OOHCH 3A.B.C.D.OCH 3ONaCH 3OHBrBr Br CH 3OH CH 3+ONaCH 3OHCH 3H 2OBr OHBrBrBrCH 3OCH 3+ H 2SO 43]+HSO 4-2H 2SO 43CHCH 2CH 2CH 3OH227+3CCH 2CH 2CH 3OCH 3CH 2CH 2CH 2CH 2HBr CH 3CH 2CH 2CH 2CH 2Br KOH/醇CH 3CH 2CH 2CH CH 2CH 3CH 2CH 2CH 2CH 2OHCH 3OCH 2CH 2CH 2CH 3A. B. C.D. E.CH 3CH 2CH 2CH 2OH CH 3ICH 2CHCH 2CH 3CH 3CH 2COOHA. B. C.D. E.CH 3CH 2CH 2OH CH 3CH 2ICH 2CHCH 3CH 3COOHCH 3CH 2OCH 2CH 2CH 3CH 3O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 CH 3ICH 3CH 2CH 2CH 2OH浓H 24170℃CH 2=CHCH 2CH 3CH 2=CHCH 2CH 34+CH 3CH 2COOH + CO 2 +H 2OCH 3C=CH 23或:A .CH 3OCH 2CH(CH 3)CH 3 B.CH 3CH(CH 3)CH 2OH C.CH 3ID. E.CH 3COCH 3或:A .CH 3CH 2OCH(CH 3)2 B.(CH 3)2CHOH C.CH 3CH 2I D.CH 3CH=CH 2E.CH 3COOH或:A .CH 3OC (CH 3) 3 B. (CH 3)3COH C.CH 3I D.(CH 3)2C=CH 2 E.CH 3COCH 3⑷A. B.CH 3C CH 3CH 3OHCH 3CHCH 2OHCH 3 C.C 2H 5OC 2H 5CH 3C CH 3CH 3OH 浓HCH 2CCH 3CH 3CH +Mg OC(CH 3)3BrA.浓HCH 2CCH 3CH 3CH +CH 3CHCH 2OH CH 3B.Mg Br OCH 2CH(CH 3)2C 2H 5OC 2H 5C.过量HIC 2H 5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