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拉曼光谱分析
H H
C
C
H H
10
第二节 拉曼光谱分析
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合起来所形成的光谱为拉曼光谱。
一、拉曼光谱的特点
拉曼光谱图横坐标为拉曼位移频率,通常用波数表示; 横坐标为拉曼位移频率 ① 拉曼光谱图横坐标为拉曼位移频率,通常用波数表示;纵 坐标为谱带强度。 坐标为谱带强度。 拉曼位移的波长在中红外区 常规扫描范围为40-4000cm-1 波长在中红外区, ② 拉曼位移的波长在中红外区,常规扫描范围为 具红外及拉曼活性的分子,同一振动方式产生的拉曼位移频 ③ 具红外及拉曼活性的分子 同一振动方式产生的拉曼位移频 波数)和红外吸收频率(波数)近似相等。 率(波数)和红外吸收频率(波数)近似相等。 低波数段测定容易,弥补了红外光谱的远红外区的不足。 ④ 低波数段测定容易,弥补了红外光谱的远红外区的不足。
2
拉曼散射非常弱, 拉曼散射非常弱,1928年被印度物理学家拉曼 年被印度物理学家拉曼 (Raman)等发现。 )等发现。
用汞灯的单色光来照射 某些液体时, 某些液体时,在液体的 散射光中观测到频率低于 入射光频率的新谱线。 入射光频率的新谱线。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印度加尔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印度加尔 各答大学的拉曼, 各答大学的拉曼,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 散射和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散射和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第八章 拉曼光谱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拉曼光谱分析 拉曼光谱的应用
1
第一节 拉曼散射的基本原理
一、光子与物质分子的散射作用
瑞利(Rayleigh)散射:光子与分子间发生弹性碰撞, 瑞利(Rayleigh)散射:光子与分子间发生弹性碰撞, 碰撞时只是方向发生改变而未发生能量交换, 碰撞时只是方向发生改变而未发生能量交换,散射光 与入射光的频率相等。 与入射光的频率相等。 拉曼(Raman)散射: 拉曼(Raman)散射:光子与分子碰撞后发生了能量交 换,光子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样品分子或从样品分子 获得一部分能量, 获得一部分能量,使散射光的频率低于或高于入射光 的频率。 的频率。
3
二、拉曼散射线
在物质的光散射中,拉曼散射线与瑞利散射线同时存在, 在物质的光散射中,拉曼散射线与瑞利散射线同时存在, 在散射图谱上,拉曼散射线分布在瑞利散射线的两侧, 在散射图谱上,拉曼散射线分布在瑞利散射线的两侧, 分别称为斯托克斯线 反斯托克斯线。 斯托克斯线和 分别称为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 斯托克斯( 斯托克斯(Stokes)线:基态物质分子与光子非弹性 ) 碰撞,获得能量到激发态,散射光线的频率小于入射 碰撞,获得能量到激发态, 光,为Stokes线。 线 反斯托克斯( 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线:激发态物质分子与光 ) 子非弹性碰撞释放能量回到基态, 子非弹性碰撞释放能量回到基态,散射光线的频率大 于入射光,为反Stokes线。 于入射光,为反 线
11
磷灰石的RAMAN谱 谱 磷灰石的
12
二、拉曼光谱分析的优点
1.一些在红外光谱中为弱吸收的谱带,在拉曼光谱中 一些在红外光谱中为弱吸收的谱带, 一些在红外光谱中为弱吸收的谱带 可能为强谱带,有利于物质的确定。 可能为强谱带,有利于物质的确定。 2.拉曼光谱低波数方向的测定范围宽,有利于提供重 拉曼光谱低波数方向的测定范围宽, 拉曼光谱低波数方向的测定范围宽 原子的振动信息。 原子的振动信息。 3.对于结构的变化,拉曼光谱有比红外光谱更敏感。 对于结构的变化,拉曼光谱有比红外光谱更敏感。 对于结构的变化 4.特别适合于研究水溶液体系。 特别适合于研究水溶液体系。 特别适合于研究水溶液体系 5.比红外光谱有更好的分辨率。 比红外光谱有更好的分辨率。 比红外光谱有更好的分辨率 因此,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可以互相补充, 因此,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可以互相补充,拉曼与红外相 互配合使用,能更好地解决分子结构测定的问题。 互配合使用,能更好地解决分子结构测定的问题。
散射线出现的几率大小顺序为: 散射线出现的几率大小顺序为: 瑞利散射线 >Stokes线 >反Stokes线 线 反 线 随温度升高, 线的强度增加。 随温度升高,反Stokes线的强度增加。 线的强度增加
6
三、拉曼位移
拉曼散射中散射线频率与激发光(入射光) 拉曼散射中散射线频率与激发光(入射光)频率 都有一个频率差+∆ν ∆ν ∆ν叫拉曼位移 ∆ν或 ∆ν。 都有一个频率差 ∆ν或-∆ν。∆ν叫拉曼位移 即Stokes线、反Stokes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 线 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 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 或者拉曼线与瑞利线的波数差也称为拉曼位移。 或者拉曼线与瑞利线的波数差也称为拉曼位移。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频率无关,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只与分子 振动能级的改变有关,其值取决于物质分子振动激 振动能级的改变有关, 发态与振动基态的能级差,∆ν= 发态与振动基态的能级差,∆ν=∆Ε ⁄ h。 因此∆ν是特征的。 因此∆ν是特征的。 ∆ν是特征的
7
四、拉曼活性
拉曼活性取决于物质分子在振动中极化率是否变化, 取决于物质分子在振动中极化率是否变化, 极化率是否变化 只有极化率有变化的振动才具拉曼活性。 只有极化率有变化的振动才具拉曼活性。
海洛因
罂粟碱
17
区分天然鸡血石和仿造鸡血石: 区分天然鸡血石和仿造鸡血石: 天然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辰砂的拉曼光谱, 天然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辰砂的拉曼光谱,仿造鸡血石 主要是有机物的拉曼光谱,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区别二者。 主要是有机物的拉曼光谱,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区别二者。
18
8
υ1 υ2 υ3 υ4
S S
C S C
拉曼活性 红外活性
S
S
+ S
C
C
S
+ S
红外活性
CS2的 , 动 CS2是三原子线形分子振它有 是三原子线形分子,它有3n-5=4个基本振动。 个基本振动。 个基本振动
在υ1(υs)中偶极矩不变,故无红外活性,但电子云形状 )中偶极矩不变,故无红外活性, 变了,故具拉曼活性。 变了,故具拉曼活性。 υ2 (υas)和υ3、υ4中偶极距发生变化,具红外活性;而在 中偶极距发生变化,具红外活性; ) 平衡位置前后电子云形状相同, 平衡位置前后电子云形状相同,因此无拉曼活性
13
Nylon 66的Raman与红外光谱图 的 与红外光谱图
14
第三节 拉曼光谱的应用
拉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与转动, 拉曼效应起源于分子振动与转动,因此从拉曼光谱中 可以得到分子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 可以得到分子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结构的知识,是研 究分子结构、鉴别物质的重要手段 的重要手段。 究分子结构、鉴别物质的重要手段。
拉曼散射强度与极化率成正比例
极化率就是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极化率就是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子中原 就是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子在通过平衡位置前后电子云的变形程度 电子云的变形程度。 子在通过平衡位置前后电子云的变形程度。
比较红外活性 红外活性是对应着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 红外活性是对应着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 拉曼活性对应着分子振动时极化率的变化。 拉曼活性对应着分子振动时极化率的变化。 高度对称的振动是拉曼活性的, 高度对称的振动是拉曼活性的, 高度非对称的振动是红外活性的
(2)相互允许: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其红外和拉曼光 )相互允许: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
谱可以都是活性的。例如水的三个振动υas、υs和δ皆是红 谱可以都是活性的。例如水的三个振动υ 外和拉曼活性的。 外和拉曼活性的。
(3)相互阻:有少数分子的振动在红外和拉曼中都 )相互禁阻:
是非活性的。 是非活性的。 如乙稀的扭曲振动既无偶极矩变化, 如乙稀的扭曲振动既无偶极矩变化, 也无极化度变化, 也无极化度变化,在红外及拉曼 中皆为非活性。 中皆为非活性。
实际应用: •聚合物结构的研究 聚合物结构的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如氨基酸、蛋白质、DNA等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如氨基酸、蛋白质、DNA等
15
生物分子鉴定
16
毒品的鉴定 常见毒品均有相当丰富的拉曼特征位移峰, 常见毒品均有相当丰富的拉曼特征位移峰,且峰强度 常用拉曼光谱法对毒品进行成分分析, 高,常用拉曼光谱法对毒品进行成分分析,得到的谱 图质量较高。 图质量较高。
9
五、拉曼活性与红外活性的关系 (1)相互排斥: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若红外是活性, )相互排斥:凡有对称中心的分子,若红外是活性,
则拉曼是非活性的;反之,若红外为非活性, 则拉曼是非活性的;反之,若红外为非活性,则拉曼是活性 只有一个对称伸缩振动,它在红外中很弱或不可见, 的。如O2只有一个对称伸缩振动,它在红外中很弱或不可见, 而在拉曼中较强。 而在拉曼中较强。
4
虚 态
处于激发态的物 处于激发态的物 激发态 质分子与光子作 用回到基态 基态的物质分子 基态的物质分子 吸收光子能量跃 迁到激发态
激 发
基 态
频率增大
频率不变
频率降低
反斯托克斯线
瑞利线
斯托克斯线
5
拉曼散射机制图示
由于室温下物质分子大多处于基态, 由于室温下物质分子大多处于基态,因此测得的 Stokes线强度要比反 线强度要比反 线强度要比反Stokes线强。 线 在一般拉曼光谱图中只有斯托克斯线。 在一般拉曼光谱图中只有斯托克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