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袁家村调研报告

西安袁家村调研报告

关于陕西古镇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3月15日
调研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
调研目的:学习设计案例,实际体会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调研地点的整体情况、街道规划、标识导向等,搜集资料,为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专业性知识。

调研内容:
1.总体简介
咸阳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

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

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
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
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袁家村
现在是陕西地区发展较快的旅游村,主要针
对城市里面高消费的人群,家家主营的就是
家常便饭,野菜,粗粮,保留着陕西原始村
镇的生活气息。

2.交通区位分析:
第 1 页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
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
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
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
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
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

3.建筑特色
袁家的建筑属于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蕴含独有的民俗文化气息。

民居建筑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服务设施,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具有很高的地域特色,作为供旅游的一种特色
文化休闲区域,建筑本身是一种主要体现人
文景观的载体。

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
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正
在建设的关中四合院区。

其中关中印象体验
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
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大部分民居建筑
都是收购了关中地区自明清时期遗留保存下
来的古民居,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
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
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4.导视符号系统
第 2 页
第 3 页
导识系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但有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也是营造风格、塑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识可以拥有较大的信息量,能迅速、准确的传达信息。

乡村的导识系统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道路指路标识、区位导游标识、招牌和警示标识等。

袁家村在导识标识主要的固定方式有独立式、墙面固定式、墙面悬挂式、地面固定式等。

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为木材、砖、粗布及石碾等。

招牌统一规划。

在关中印象体验区的商贸饮食步行街的除招牌外均采用粗布幌子作为辅助,统一悬挂于民居建筑的廊檐之下。

不仅能烘托古色古香的街市特点,也能增加趣味性。

在农家乐区的休闲农家,有规格和尺寸统一的号码牌,以号码编制,增加农户的可识别性。

(1)景点符号。

以关中文化中的剪纸和篆书字体为主要设计元素,利用传统的石刻印章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浓浓的民族民俗特色。

(2)公共符号。

参考袁家村品牌标识,对标识系统进行变化和延伸,涉及到特色店铺、消防用具、公共设施等方面。

(3)方向提示符号。

以3米高的独立竖杆的形式进行道路指示,用箭头文字指向各个道路方向,引导人流走向。

明确每个地方的区域职能,加强指向性。

第 4 页(4)店面门头设计。

以木制牌匾为主,采用墙面固定式和墙面悬挂式的固定方式,门前设立有关中传统展示工艺流程的木牌,墙上悬挂粗布牌匾,完美的融合到古色古香的民居老街当中去。

对于其它新型的入驻店铺,采用做旧的工艺,与整个园区的整体风格相呼应。

(5)导视牌。

在大门出入口处设立一级导视牌,对整个景区进行总体概括,清晰的指出游客所在位置,明确对整个园区的参观路线。

5.交通流线
袁家村的道路规划相对较为完善,线路设计简单明了。

关中印象体验区的步行街由一条4米宽游览步道贯穿始终。

游览步道为青石铺设处理,一侧设有30公分宽的明渠,与两侧民居建筑各有近一米由青砖叠砌的台阶,将建筑与街道衔接。

在材质纹理和质感上切合度良好,风格相得益彰,体现出古朴的聚落道路特质.
(1)步行道。

以青石板为主。

小吃街的宽度控制在3—4米范围内,供行人通过。

街道两侧设有少量的传统桌凳,供食客享受美食。

(2)小火车游览。

以街区的主干道为游览路线。

匀速行驶,供游客游览整个街区,更全面的了解
袁家村的历史风貌。

招手即停,舒适方便。

(3)步行生活。

青石路面和现代的混凝路面为主,与小步行道区分开,给游客游览提供方向性。

宽度控制在6—8米左右,在游客游览高峰时期,提供安全通畅的道路安全保障。

6.植物景观
旅游休闲村落因其开放性,所以对于环境的生态性
要求更高。

合理的选用、种植植物,即可以调节改善空
气质量和环境,又可以给村落带来生机。

满足游客渴望
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精神诉求。

袁家村在树种上主要
选用的是柿子树,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和乡土性。

在总
配置上采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相协的方式。

垂直藤
本植物的应用为袁家村创造了一副动人的乡村画面。

7.导视色彩及材质
导示系统的色彩也是紧密围绕文化和风格来定位的,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意识和感觉,对人的情绪和第一印象有着重要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其用色习惯,都会受到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影响,为营造“地道”的文化风格。

袁家村属于关中印象体验基地,关中地区多黄土和石材,大多以黄土色和砖石灰色为主,整体的色调偏灰色系;店铺的牌匾则是采用原木色和做旧色,体现店铺的古色古香。

第 5 页
第 6 页
质感(材质)定位。

材质的质感对文化和风格起着重要的影响。

整个村落房屋建筑主要以砖石、黄土、瓦砾组成,导视标识则使用深褐色的木牌为主,融入到整个村落的规划中,体现当地传统的民俗特色。

8.整体发展定位
袁家村在规划设计初期,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确定了以昭陵旅游景点为辐射圈,以关中民俗休闲体验为楔入点的设计思想。

以西安市关注民俗文化人群为主要目标人群,其中包括旅游团体、家庭和学生群体等;以西安市为集散地的外地旅游者,包括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为辅的市场目标人群设计定位,确立了以关中民俗聚落生活文化特色为主题的乡村主题意象。

在主题意象营造过程中,在旅游项目上延展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食街商贸活动、集休闲度假饮食为一体的仿古乡村院落农家乐、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烧烤垂钓及以娱乐运动为主的游乐场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根据旅游项目延展为承载关中生产作坊及饮食商贸的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及街市、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聚落及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结语:
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到袁家村的发展是以环境、物质为载体,以生态环境始终为生命主线,它对整个村落的街区、道路、标识、导视等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布局,由回民街、特色作坊、地方小吃、戏台茶肆、传统手工艺为主的传统休闲方式和以酒吧、现代商铺、烧烤采摘为主的现代生活这两大板块组成,适应了游客的多方面需求,向着多元化发展。

袁家村虽然在关中特色古镇发展中取得可很好的成果,但是面临日益增多的游客数量,应该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对停靠车辆的引导,维护交通秩序;修建停车场,统一规划和管理。

(2)扩大公厕的规模,提高公厕的质量,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布置男女公厕的比例。

二是注意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原有的资源。

(1)对当地环境、传统民居的保护,尽量在保护原址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发展,避免对传统建筑的二次伤害。

(2)对传统的手工艺进行传承并给予特殊的政策保护,使它们不受到现代工业品的冲击,导致衰败灭亡。

第7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