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之4六腑与奇恒之腑

中医基础理论之4六腑与奇恒之腑


医学课件ppt
5
二、胃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上部为上脘,包括贲门;
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
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
贲门上连食道,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
出入胃腑的通道。
下脘
贲门
幽门
医学课件ppt
中脘
上脘
6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 食水谷的作用。 2.主腐熟水谷
医学课件ppt
17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与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相同,是有具体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脏器。 • 三焦的形态结构:大多认为是指腹腔中的肠 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 • 三焦的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 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 水液渗入膀胱,是水液下输膀胱之通路。
②是脾气与胃气的合称,即推动和调控整个胃 肠道的运动以使饮食物消化及精微物质吸收转输的 两类不同运动趋向的精微物质和能量,又称“中 气”。
③是指水谷之气,即水谷之精化生的气,简称 谷气。谷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谷气充盛, 随脉运行,则脉反映出从容和缓之象,所谓脉有 “胃气”。有胃气之脉以和缓有力,节律一致为特 点。
• 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 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在治疗胃病时, 要注意保护胃中津液。
• 胃中津液不足,称为胃津亏虚,影响饮食物 的消化而见饥不欲食等症。
医学课件ppt
10
胃气的涵义,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是指推动和调控胃或胃肠道的运动以发挥受 纳腐熟水谷功能的一类精微物质和能量,是一身之 气分布到胃的部分,属脏腑之气之一。
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医学课件ppt
12
2.泌别清浊:
• 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 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
①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 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
以灌四傍”;
②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 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
医学课件ppt
14
• 与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相关的脏腑功能:
①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大肠承接); ②胃气的通降,实际上涵括了大肠对糟粕排泄
的作用; ③肺气的肃降,有助于糟粕的排泄(肺与大肠
相表里); ④脾气的运化,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水液
的吸收;
⑤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主司二便的排泄。
医学课件ppt
唇—飞门;齿—户门;会厌—吸门;
胃上口—贲门;胃下口—幽门;
大肠小肠交接处—阑门(回盲部);
直肠下端—魄门医(学课肛件pp门t )。
3
一、胆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 之余气凝聚而成。贮藏于胆腑的胆汁,在肝 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 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
④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医学课件ppt
8
•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 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 胃失通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 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症。
• 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 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
医学课件ppt
9
2.喜润恶燥
•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 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④指代一身之气或医正学课气件p。pt
11
三、小肠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其上口与胃 在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在阑门相连。
• 主要功能:
1.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 两个方面:
①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 即受盛作用;
②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
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
医学课件ppt
16
五、膀胱
膀胱又称“脬”,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 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
生理功能:
1.贮存尿液: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 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 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 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
2.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 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
③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
的水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临床上治
疗泄泻常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
医学课件ppt
13
四、大肠
包括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 其下端连肛门。
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 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
• 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 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 导之官”之称。
15
2.大肠主津
•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 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 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 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 大肠主津功能失常,则大肠中的水液不得吸 收,水与糟粕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 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 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 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医学课件ppt
4
(二)胆为奇恒之腑
• 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 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 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
• 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 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因 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 相似,且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只是排泄 胆汁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 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
(六腑与奇恒之腑)
嘉禾县中医医院针灸理疗科 周小平主任
医学课件ppt
1
第三节 六腑
概说:六腑的生理特性,七冲门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医学课件ppt
2
概说:
• 六腑的生理特七冲门:消化道的七道关隘——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 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医学课件ppt
7
(二)生理特性 1.主通降 •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
动趋势。 • 胃气的通降作用,主要体现于:
①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
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 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