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二模部编版语文试题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1)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1 分)(2)在《朝天子·咏喇叭》中,王磐暗示官员狐假虎威的句子是:□□□□□□□,□□□□□□。
(2分)(3)□□□□□□□,□□□□□□□。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2分)(4)□□□□□,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分)(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4 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1)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 wǎng rán()在你的心胸里描画!(2)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不可即,便以位卑 kuān yòu()了自己。
(3)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bù xiè zhì biàn()的神气。
(4)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 zhū liǎng xī chèn(),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
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C.他是一个谦和的老人,常说自己是行将就木....之人,不再劳师动众,搞什么排场了。
D.放学后,发现放在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让我着急不已。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
(在“容易”的前面加上“所以”)B.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强化名著阅读,就是力求改变目前很多学生几乎不怎么读书,不喜欢也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
(在句子最后面加上“的现状”)C.改革开放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好坏的关键一招。
(删除“好坏”)D.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层峰会在中山市的成功举行,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山在全国的知名度,还奠定了中山在湾区的枢纽地位。
(不仅后的“大大提升了中山在全国的知名度”与“中山在湾区的枢纽地位”互换位置。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4 分)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比喻,且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
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例句:祖国是一座花园,岭南就是园中的杜鹃;东莞是一朵花,生态园就是花中的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
(3 分)(1)余拏.一小舟()(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客.此()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 分)(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开头交代时间、地点,用明朝年号,含蓄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
B.“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一句,作者善于雕琢,巧妙渲染了西湖雪景之美,悠远脱俗,可见作者脱俗的情怀。
C.本文描写西湖美景,叙述作者湖心亭的奇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D.结尾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作者借舟子之口对作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高度评价,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魏王曰:“诺”。
使吏捕之,围而未杀。
痤自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与王地则王奈何?故不若与定割地,然后杀痤。
”魏王曰:“善”。
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
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使.吏捕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与其以死痤市./愿为市.鞍马C.痤故.魏之免相也/故.不为苟得也D.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0.用三个“/”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3 分)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与王地则王奈何11.结合选文说说范痤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 分)美育是一种刚需①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②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
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④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
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⑤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
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⑥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
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
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⑦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
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美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要得到应有的位置,需要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还需要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
B.美是有力量的,教育也包括美育,美育要重在引导学生的感知力、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培养和提升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缺少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人们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没什么大不了。
D.为美献身是一种精神追求,为面包而活是一种物质追求,有时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令人幸福。
13.下列与本文所提出的论点“美育是一种刚需”不相符的是()(3 分)A.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B.几千年前,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C.城市雕塑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是建筑之外的奢侈品。
D.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
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14.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 分)像油菜花儿一朵朵开①自大学毕业后一头扎入繁华都市,我每天都在睁大双眼寻找一切所谓的机遇——能迅速改变命运,让我的生活变得如焰火般眩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