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
化,都体现了开放、民主、平等的观念。
2.大众传播媒体:(1)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
《
》。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2)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
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教育近代化
1.新式学堂的创办:(1)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
务派
梁启超、康 有为
资产阶级维 新派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 命派
思
陈独秀、李
想
大钊等
资产阶级激
动派
或进步的知识 分子
(2)归纳法归纳本专题三次思想解放: ①维新改革思潮(戊戌变法):维新改革、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②民主革命思潮(辛亥革命):“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 义,简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民主科学思潮(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前期)、马克思主义(后
5.评价:
(1)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_运动。它启
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___________在中国
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近代化探索给我们启示:地主阶级、
的救国救民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只有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期)。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代表:在中央是
,在地方有曾国藩、_______、
、
等。
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__ _______。
4.活动:
创办军事 以“___ __”为口号,创办了
、______________、
工业 等军事工业。还筹建了
、
和
三支海军
以创工“办业__民__用_”为
口号,李鸿章的___________、张之洞的
创办新式 学堂
1862年创办的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5.性质:是一次失败的___________的自救运动。
6.评价:
(1)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2)积极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
中国近代化的探 索
姓 名: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领 域
事件
代表人物
旗号
领导阶级及 派别
层面
经 济 近 代 化政 探治 索
李鸿章等
“
地主阶级洋
和
。魏源编成
的《 》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
明编写的目的是“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
翻译了《天演论》,阐述了“
”,“
”的进步观
点。
_______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1.背景:1895年春,《
》的签订。
2.序幕: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发动“_________”。
3.时间:_____年6月到9月,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4.内容:
(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
。 (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_。
(3)文教:开办_________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
时期
发展状况
洋务运动至清末
出现民族工业的
并得到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进入近代发
展的“
”
一战后至新中国 成立前
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萎缩、崩溃
总体特征: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从洋务运
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几经波折,发展道路呈现曲
(3)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_________的统治。
(4)性质。反帝反封建的
。
⑸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使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
1.兴起:_______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
《_______》)。
2.代表:_______、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旗帜: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_____”和“_____”两面大
旗。
4.内容:
(1)前期:提倡_____,反对专制。提倡_____,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并
在北京创办了《_________》,宣传___________。
(2)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__。其纲领:“
,
,
,
”为纲领,后来把纲领概括为“
”、“
”、“ ”三大主义,简称“
”。并成为辛
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
(1)开始:_____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2)高潮:1912年,_________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的京师同文馆,是 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
和外交人才为宗旨。(2)
: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是今天
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中国教
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1904年,清政府颁布《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
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刊,开放言论。 (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5.结果: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杀害__
___等人,变法失败。
6.性质:是一场 的改革。
7.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辛亥革命
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
折性。
状元实业家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
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
社会生活方面的近代化
1.社会习俗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1)男子剪 ,女子停
止 。 (2)穿新式礼服(西服,中山装等)。(3)行鞠躬、握手礼等。
(4)取消“老爷”“大人”称谓,改称“ ”等。这些社会习俗的变
3.科举制度的废除
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延续
了 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科技和思想: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 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
第一条铁路干线。
2.揭开制碱奥秘的 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
”。
3.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