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一中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共60分)某三口之家2007年9月收入共6258元。
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1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9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200元,政府公债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
回答1—2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_______元。
A.2058 4200 B.3500 1000 C.4358 1900 D.3830 2428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理应得到保护。
”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实行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仅仅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C.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准确的是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个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6.“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这个原则的提出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理解的深化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7.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通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下列选项符合这个要求的是①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②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③转让股票和国债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有人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分好蛋糕促和谐”。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理解,此观点①指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②看到公平是提升经济效率的保证③没看到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④认为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别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对财政的理解准确的是:①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②财政具有强制性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11.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①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②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③努力搞好税收工作④扩大积累,抑制消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国家财政收入过少:①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②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③降低国家宏观调控水平④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③④13.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B.努力扩大生产,把蛋糕做大C.缩小收入差别,更加注重效率D.坚持效率优先,持续拉开差别14.2012年7月1日,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全面启动,数亿城乡居民都将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这说明A.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B.我国在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C.国家财政具有促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国家财政是促动社会公平、保障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为了遏制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是指经济运动中的货币存量超过了经济增长所必需)、信贷持续增长等经济矛盾,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据此回答15—16题。
15.流动性过剩可能引发的经济现象是①通货膨胀②消费不足③物价上涨④实际收入增加A.①② B.①③C.③④D.①③④16.央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①有利于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运行②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降低银行风险③是央行在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④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体现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
“肯定强者”①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②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③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8.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
这是因为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公平是提升经济效率的保证C.注重公平能够消除收入差别D.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体现19.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能够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动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20. 2012年11月1日,全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广东试点正式启动。
“营改增”是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
“营改增”①体现我国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②有利于促动生产的专业化③有利于完善税制,避免重复征税④通过改变纳税人实现调控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1.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将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
关于刮奖发票,准确判断是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动消费 B.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能够不开具发票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22.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的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 准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 准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 准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 准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2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
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能够采取的措施有①减少税收②提升存贷款利率③减少政府支出④增加货币供应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24.“菲利普斯曲线(如右图)”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它表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对“菲利普斯曲线”理解准确的是①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政府不应该调控物价②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低,政府应该调控物价③出现通货紧缩时,失业率会增加④政府应该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允许物价在可控范围内上涨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5. 2012 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151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九连增”。
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A.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B.促动社会公平的作用C.促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促动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6.我国通过财政鼓励市民和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并给予就业专项资金支持,就业专项资金支持主要包括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见习等措施。
这表明A.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B.国家发挥财政促动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C.国家发挥财政促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7.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列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A.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B.广东省财政将投人212亿元,增强环保和节能C.国家对转让自有住房所得计征20%的个人所得税D.茅台和五粮液公司因价格垄断被罚4.49亿元28.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传导路径准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29.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个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31.2008年,本是我国举国欢庆的大喜之年,却接连遭遇劫难。
年初的一场冰雪封锁半个中国;5月,四川强震又一重击。
面对重大灾难,国家启动一级救灾应急预案,拨款拨物支援灾区,至7月份,中央财政已投入492.46亿元救灾资金,尽力改善灾区人民的生活(其中,应急抢险资金192.46亿元,抢修受损设施铁路、电网等,抢救受伤群众。
灾后重建资金300亿元。
)全面展开各项救援和重建任务,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
同时,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持续加剧,国家又减少了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等的税负结合材料,谈谈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0分)32.(28分)图表: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2)有人认为:民富是生产出来的。
结合表格使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5分)33.材料一:图1:2OO9年江苏省经济同比增长情况总额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2元l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004元9.4%城镇消费品零售8471.5亿元18.4%农村消费品零售3012.6亿元19%材料二:自2OO9年2月2目我省实施“家电下乡”以来,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十分踊跃,截至12月21日,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总额达到31.83亿元。
据悉,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和电磁炉10类家电产品指定型号家电能获得13%的政府补贴。
但也有人认为,“家电下乡”不如全面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消费无后顾之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一,归纳200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有的问题。
(6分)(2)结合表1和材料二,说明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