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2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2

③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AB和SB
• 含义:
– AB: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受 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 – SB: 在体温37℃、PaCO2为40mmHg、SaO2100%的条件下所测得 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不受呼吸因素影响,相当于二氧化碳结 合力(CO2Cp),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影响的程度
正常参考值:7.35-7.45,〔H+〕35-45nmol/L 生理极限值:6.80-7.80,〔H+〕 20-120nmol/L 意义:

PH<7.35:肯定存在酸中毒,但不能排除碱中毒
PH>7.45:肯定存在碱中毒,但不能排除酸中毒
7.45>PH>7.35
①无酸碱平衡紊乱
②完全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 TCO2:血浆二氧化碳总量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含义:
– 指物理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张力,反映肺泡通气情况
• 正常参考值:35-45mmHg • 生理极限值:10mmHg-130mmHg • 意义:
– PCO2>45mmHg:肺通气不足
• 呼吸性酸中毒 • 代谢性碱中毒呼吸代偿
– PCO2<35mmHg:肺通气过度
BB:缓冲碱
含义:
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阴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 -、HPO4-、Hb和血浆蛋白,不受呼吸因素、CO2改变的影响, 在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稳定的情祝下,其增减主要取决于SB,反 映血液中碱储备的所有成分
参考值:
全血缓冲碱(BBb):45~54mmol/L 血浆缓冲碱(BBp):41~43mmol/L
血液气体分析与酸碱平衡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 佘丹阳
血气分析的概念
• 通过直接测定血液的PH值、PaCO2和
PaO2三项指标,利用公式推算出其他
指标,由此对酸碱平衡及呼吸功能进 行判断的分析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
• 反映氧合状态的指标:
–PaO2、SaO2、CaO2、P50
• 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
– 物理溶解:8.8%
– 化学结合:91.2%
• HCO3-结合:77.8% • 与Hb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13.4%
• PaCO2:反映物理溶解的CO2的含量
• TCO2:物理溶解的CO2 + 化学结合的CO2
– TCO2(mmol/l)= HCO3+PCO2(mmHg)〓0.03
反映酸碱平衡状态的血气指标
– P50上升: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降低,O2容 易释放,有利于组织摄氧 – P50降低:氧离曲线左移,Hb与O2亲合力增强,O2不易 释放,但不利于组织摄氧
PaO2、SaO2、CaO2、P50的关系
• 血液中O2的存在形式
– 物理溶解:1.5% – 化学结合(Hb结合):98.5%
• PaO2:反映物理溶解的O2的含量
• PH:综合反映酸碱平衡的最终结果
• PaCO2
– 反映呼吸功能对酸碱平衡状态的影响
• SB、CO2CP、BE、BB、 AG
– 反映机体代谢情况对酸碱平
– 反映呼吸和代谢情况对酸碱平衡的综合影响
血液酸碱度(pH)


含义:血液中H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反映H离子浓度
参考值:8~16 mmol/L (平均值12 mmol/L) 意义:
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固定酸增加,AG↑, 如肾衰、酮症性酸 中毒、乳酸中毒 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HCO3-丢失增加,AG 无明显变化,如肠 瘘、胆瘘、肾小管病变 影响血钠的各种因素均可影响AG值 低蛋白血症、高钾高钙血症可引起AG降低
•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PH :7.02 –PaCO2:15mmHg;PO2:110mmHg, –HCO3:4.8mmol/l –BE:-28.2mmol/l –AG:31mmol/l –预计PaCO2=40-(24-4.8)〓1.2〒2=14.96~18.96
单纯性代谢性碱中毒
• 病因
– 酸性物质大量丢失:胃液大量丢失、肠液HCO3-重吸收增加、 利尿剂的过多应用 – 摄入过多的碱 – Cl-大量丢失:肾近曲小管对HCO3-重吸收增加 – 低钾:肾排K+保Na+能力减弱,排H+保Na+加强, HCO3 重吸收增多
– 皮质激素过多
• 代偿状况
– 呼吸减慢,PCO2升高
– 肾对代碱的调节主要由体内K、Cl水平决定。低K低氯时,肾 代偿能力下降
单纯性代谢性碱中毒
• 血气指标变化特点
pH ↑ [HCO3-] ↑↑(原发性) PaCO2 ↑(代偿性) 碱性尿(低K引起反常性酸性尿)
代偿预计值:PaCO2=40+(HCO3- -24)〓0.9〒5 代偿极限:55mmHg 代偿时限:12~20 h
• 含义:
– 物理溶解的氧气所产生的张力,反映通气和换气能力
• 参考值:
– 正常人:80-100mmHg – 新生儿:40-70 mmHg – 老年人:60岁>80 mmHg; 70岁>70mmHg; 80岁>60mmHg
• 意义:
– <80mmHg – <60mmHg – <40mmHg – <20mmHg 轻度缺氧 中度缺氧,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重度缺氧 脑细胞不能从血液摄氧,有氧代谢停止,生 命难以维持
– SaO2: 93%-98% – CaO2: 7.6-10.3mmol/L
• 意义:
– 与PaO2相似,是判断缺氧程度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
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P50
• 含义:
– SaO2为50%时的PO2,其大小与氧合/解离曲线的位 置有关,间接反映组织的氧合状态
• 正常参考值:27mmHg • 意义:
意义:
BBp↑:代谢性碱中毒 BBp↓:代谢性酸中毒 BBb↓,但BBp:可能存在贫血
AG:阴离子间隙
含义:
为未测定阴离子( 包括硫酸、磷酸等有机酸,乳酸、β-羟丁酸、 乙酰乙酸等无机酸阴离子)含量与与未测定阳离子(包括 K、Ca、 Mg等Na+外的其它阳离子)含量之差 计算公式: AG=(Na+ +K +) -(Cl-+ HCO3- )= Na+ -(Cl-+ HCO3- )
BE:碱剩余
含义:
指在37℃和PaCO2为40mmHg时,将1L全血pH调整到
7.40所需酸或碱的mmol数,需加酸时,为正值;需 加碱时,为负值。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参考值:-2.3mmol/L~+2.3mmol/L
意义:
>+2.3mmol/L:代谢性碱中毒
<- 2.3mmol/L:代谢性酸中毒
病例二
• 病史:腹泻4天
• 动脉血气分析:
– PH=7.49,
代谢性碱中毒
– PaCO2=47mmHg, HCO3=37mmol/l,
– Na130mmol/l 、K2.5mmol/l、CL92mmol/l – 预计PaCO2 =40+(37-24)〓0.9〒5mmHg =46.7~56.7
• 记录是否吸氧以及吸氧浓度
• 记录采血时的体温
- 体温>37℃,每增加1℃,PaO2 将增加7.2%,PaCO2 增加4.4%, pH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 影响不明显,而对 PaO2 影响较显著,每降低1℃,PaO2 将降低7.2%
血气分析采血时应注意的问题-2
• 尽量避免治疗药物对血气结果的影响
氧饱和度(SaO2)和氧含量(CaO2)
• 含义:
– SaO2 :一定PO2下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 分比,即HbO2/(HbO2+Hb),其大小取决于PO2,氧解 离曲线反映SaO2和PO2的关系
– CaO2:每升动脉血含氧的mmol数,包括物理溶解的02 和Hb02两部分
• 正常参考值:
血气分析采血时应注意的问题-1
• 保持病人生理心理状态的稳定,记录采血时患者的活动状 态(静息或活动后)
– 情绪紧张,呼吸急促: PH↑,PaO2↑,PaCO2↓ – 情绪紧张,屏气 : PH↓ PaO2↓ PaCO2↑ – 活动后未充分休息:
正常人:PH↑,PaO2↑,PaCO2↓ 肺间质病患者: PH↑,PaO2↓,PaCO2↓
• 病因
–固定酸产生过多: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缺氧\休克
–酸性产物排泌减少:肾衰\醛固酮缺乏等 –HCO3-丢失过多:肾小管酸中毒\腹泻\十二指肠液丢 失等 –摄入过多的酸性物质或药物等
• 代偿状况
–血液缓冲 –呼吸代偿 –肾代偿
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
• 血气指标变化特点
pH ↓(完全代偿时PH正常)
利用血气分析判断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
• 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 是哪一类酸碱平衡紊乱
– 酸中毒?碱中毒?
– 代谢性?呼吸性?混合性?
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形式
•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原 因 代谢性 呼吸性 性 质 酸中毒 碱中毒 酸中毒 碱中毒 程 度
代偿性 失代偿性
•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 两种或三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PaCO2、TCO2
• 反映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
–PH
–PaCO2、 TCO2 –HCO3 —:AB和SB、CO2CP、BE、BB
–AG
反映氧合状态的血气指标
• PaO2:动脉氧分压 • SaO2:动脉氧饱和度 • CaO2:动脉氧含量 • P50: 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
动脉氧分压(PaO2)
• 正常参考值:22-27mmol/L(AB=SB) • 意义:
– – – – 呼吸性酸中毒:SB正常,AB>SB 呼吸性碱中毒:SB正常,AB<SB 代谢性酸中毒:AB↓,SB↓; AB↓<=SB↓, AB>=SB 代谢性碱中毒:AB↑,SB↑; AB↑>=SB↑, AB<=S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