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ppt课件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ppt课件


机体的调节机制

血液本身的固定酸缓冲系统 肾脏对固定酸的调节
肺对二氧化碳的调节
机体通过以上三种机制维持血液PH值处于 正常状态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血气分析的指标
pH 值:正常值 7.35~7.45 >7.45为碱中毒
pH 值 <7.35 为酸中毒,
pH 值
是反映血液中 H+ 的浓度指标,反映血液中代谢成分 和呼吸成分的比值


一定要注意消毒无菌操作
采血完毕要注意采血部位的按压止血 首选桡动脉,因为有侧支尺动脉血液供应

股动脉穿刺时一定要严格消毒,加压止血,防止并发症的 发生


分析前排出数滴血
注射器顶端的数滴血应排出因为其顶端的血经常凝结,不 具代表性
谢谢!
PO2氧分压






正常值:85-100mmHg 必须从动脉血中测量氧分压,这样才能全面正确的反映出 肺摄入氧气的功能状态 低氧血症的程度分级: 轻度 80-60mmHg 中度 60-40mmHg 重度 <40mmHg 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I型呼吸衰竭:仅po2<60mmHg II型呼吸衰竭:po2<60mmHg同时伴有pco2≥50mmHg
血气分析的指标
PaO2 (氧分压) :正常值80~100mmHg
是反映血液中的物理溶解的氧分压,主要用来诊断是 否有呼吸功能异常(氧合的指标)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5~98% 指动脉血与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动 脉血氧饱和度 SaO2 主要取决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即 PaO2高, SaO2亦较高
桡动脉 最为常用
肱动脉
股动脉
足背


股动脉:较粗,易成功,需暴露隐私部位,易误穿股静脉, 出血难观察;
足背动脉:较表浅,易固定,痛觉敏感


肱动脉
桡动脉

搏动最强点:桡骨 茎突内侧1cm,或腕 横纹上1~2cm处
股动脉

搏动最强点:腹股 沟韧带中点
足背动脉

搏动最强点:足背 上1/3,靠中点处
PH (正常值7.35——7.45 均值:7.40)

如果血液中的ph<7.2或者>7.55,病人就需要重症监护治 疗
ph低于7.40(酸中毒或酸血症)


灌注不足,呼吸道堵塞,安眠药过量,肾衰,
腹泻 ph高于7.40(碱中毒或碱血症)


灌注过量,高热,持续性腹泻
PCO2二氧化碳分压



血气分析的指标
BE(碱剩余):正常值±3mmol/L,
BE>3mmol/L时为代谢性碱中毒 BE<3mmol/L时为代谢性酸中毒 在标准状态下: 37℃、SaO2 100%、 Pco2 40mmHg,用 酸或碱滴定全血到pH值=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BE不受血液呼吸成分影响,是代谢成分的指标
酸碱失衡综合判断步骤
3、C1-:
(1)如升,考虑高血氯性代酸或代偿性呼碱 (2)如降,考虑代碱或代偿性呼酸 4、阴离子间隙(AG)
5、潜在HCO3-
IV、分析血气酸硷指标测定值:核实酸碱数据有否技术上的 错误,查核代偿程度是否合适,记住各类酸碱失衡时代偿 限值。
动脉采血

常用动脉穿刺部位:桡动脉 动脉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的概念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是反映机体内环境的一个重要指 标,反映机体外呼(肺的呼吸功能)、内呼吸(组织对氧 的利用)的状态。

血气分析 系指对血液中的O2、CO2和pH值的测定,以及由上述三项 所衍生出的有关氧代谢及酸碱平衡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酸碱平衡 人体为能正常进行生理活动,必须依靠人体的调节功能, 血液的氢离子浓度维持一定的正常范围,使体内酸碱达到动态平衡 酸碱失衡 如果体内酸或/和碱产生过多或不足,引起血液氢离子浓度 的改变,这就叫酸碱平衡失常,简称酸碱失衡。


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最常用的四个参数
PH PO2 PCO2 机体内的酸碱状况 氧气的摄入情况 肺泡的换气功能以及呼吸 性酸碱失衡 HCO3 代谢性酸碱失衡 这些是判断病人酸碱失衡的四个基本参数,帮助我 们了 解病人的内环境,判断病人的呼吸功能,机体是否处于酸 碱失衡的状态,在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 和其他检查结果, 做出正确的诊断提供及时适合的治疗方案。


氧分压是维持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分压在细胞内把葡萄糖转化成能量和二氧化碳 氧气不足可以导致器官的坏死


大脑如果缺氧:
4-6秒就可以引起脑功能的临时缺失 10-20秒就可以导致患者的昏迷 3-5分钟,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脑坏死
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因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所致
1、常见原因 ⑴机械通气时人工设置不当、如呼吸频率过快或潮气量过大
⑵脑部并发症引起呼吸中枢功能异常,呼吸过深过快
⑶低氧血症、发热或哭泣等 2、治疗原则 ⑴使用呼吸机时,减少呼吸频率或潮气量 ⑵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
酸碱失衡综合判断步骤
I、根据病史推断酸碱失衡
II、根据体征推断酸碱失衡 III、根据化验检查推断酸碱失衡: A.分析常规检验资料(如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血酮体等生化 检查及尿酸碱度测定等) B、分析血电解质检查资料: 1、HCO3- :(1)如升,考虑代碱和代偿性呼酸 (2)如降,考虑代酸或代偿性呼碱 2、K+: (1)如升,考虑酸血症 (2)如降,考虑硷血症


采取动脉要立即排出
但是如果气泡在针管的远端,就不要去排除它,因为 用力的弹动针管,会造成红细胞的破裂

排完气泡后,就立即用橡皮塞把针头堵住,防止空气
进入 充分混合血液标本,在手掌中滚动标本,让血样和 针管里的肝素抗凝剂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

采血过程

要想顺利地采取出动脉血样,采血者必须用手指能感触到所选动脉 的搏动
用食指和中指一起感受动脉的搏动,一定要明确动脉的搏动点 然后食指和中指稍微分开一点距离,留出进针的位置 用另一只手握住注射器,针头的三角斜面朝上,持45度角缓慢 刺入动脉,让针头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进针 注射器刺入不要太深,动脉的解剖位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 动脉血的压力会使针头顶端可见动脉的搏动,确定针头在动 脉后,就可以手动抽吸针筒,采取所需血样
代谢性酸中毒
1、常见原因
⑴碱性物质丢失,如肠道大量丢失消化液 ⑵低心排、休克、缺氧等急性循环衰竭
⑶肾功能衰竭
2、治疗原则 应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碳酸氢钠量=BE测得值×0.3×体重(kg) 先补入计算量的半量,半小时后复查,必要时再补充。 注意:在纠酸的过程中细胞外的钾向细胞内转移,故应注 意适当补钾
血气分析的指标
PaCO2 (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值35~45mmHg
指血浆中溶解 CO2所产生的压力,是反映呼吸性酸碱 平衡的重要指标,也是唯一指标
PaCO2 >45mmHg时,应考虑为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
PaCO2 <35mmHg时,应考虑为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 TCO2(二氧化碳浓度):正常值24~32mmol/L 指血浆中HCO3 及H2CO3所含CO2总量。
血气分析的指标
AB ( 实 际 HCO3- 、 cHCO3st ) : 22 ~27mmol/L 平 均 24mmol/L
指与空气隔绝状态下测得血浆中的 HCO3- 含量,反映 血液中代谢成分, 也受呼吸成分影响 SB (标准 HCO3- 、 cHCO3 ):指在 37℃ 、 SaO2 100% 、 Pco2 40mmHg时测得的血浆中的HCO3- 含量,不受呼吸 影响,反映血液中代谢成分的变化指标
呼吸性酸中毒

因肺通气不足,CO2排出障碍所致
1、常见原因 ⑴机械通气时人工设置不当或管道漏气
⑵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呼吸肌无力
⑶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水肿、肺部炎症等,影响气体交换 2、治疗原则
⑴使用呼吸机时,增加呼吸频率或潮气量
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⑶针对肺部并发症积极采取措施,解除病因
呼吸性碱中毒

正常值:35-45mmHg 平均值:40mmHg co2是细胞消耗能量,排泄出的放弃物,co2由肺排出体外, co2是显示肺功能的一个指标 co2过高>40mmHg 高碳酸血症 通气不足,病人每分通气量减少;表现为浅而弱或浅而快 的呼吸;导致酸中毒,晕厥,昏迷和死亡 co2过低<40mmHg 低碳酸血症 表现为呼吸深而快,或深而慢,也有浅而快的呼吸类型, 过度通气;病人每分钟通气量增加;导致碱中毒,晕厥, 头痛和心率加快
代谢性碱中毒
1、常见原因 ⑴胃液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 ⑵碱性药物应用过多 ⑶低钾血症 2、治疗原则 1.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发病,消除病因。 2.纠正低血钾症或低氯血症,如补充KCl,NaCl 3.纠正碱中毒 轻度碱中毒可使用等渗盐水静滴即可收效,盐水中Cl-含量 高于血清中Cl-含量约1/3,故能纠正低氯性碱中毒。 重症碱中毒患者可给予一定量酸性药物,如精氨酸等。
肱动脉

搏动最强点:肘关 节横纹靠内侧
肝素盐抗凝液的配置

NS100ml 和 12500 单 位 的肝素配置而成,用 2ml 的 注 射 器 抽 取 约 2ml 的肝素抗凝液,在 管壁内充分混合,然 后把抽取的抗凝液推 出注射器。
从桡动脉中采取血液的操作方法

病人的姿势:要求病 人把手心朝外,向上, 外伸:把手腕放置在 枕头或者其他物品上, 不要让病人的手腕和 手悬空。 采血者将左手或右手 的食指和中指沿血管 的走向,放在准备采 血的部位,仔细感觉 动脉的搏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