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方言歇后语

重庆方言歇后语


8.注解对引子的补充说明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耻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八
8
9.注解表示用途 裁缝的脑壳——荡针(当真) 和尚买篦子——或同一行为
两个鹅石宝大碰——斗石(豆豉) 两个扁嘴子打架——斗鸭(豆芽) 两个大头猫打架——斗虎(豆腐)
9
第二节
歇后语注解的语义构成类型和使用
注意语法双关:
棺材里的耗子——吵死人 土地老汉搬家——神(乘)不住了
11
二、歇后语的使用
1.完全引用 2.部分引用 (1)引用引子
(2)引用注解
3.插入扩展 4.注意歇后语中的消极因素 封建迷信;低级庸俗;讽刺嘲笑
12
6
3.注解表示原因
茶壶装白酒——没得壶(福)
吹糖娃娃的打架——不想做人了 4.注解表示目的 鼻子里插葱——装象(像) 厕所里栽小菜——将就屎(使) 5.注解表示结果 bao鸡母哈糠壳——空欢喜
蚕子牵丝——自己弄来网起
7
6.注解用语描写
百货大楼的服装——套是套的
蚕子的脑壳——亮的 7.注解说明事物特点 较场坝的老鸹——飞起吃人 白市驿的板鸭——干绷
大路边打草鞋-有的说长,有的说短
狗变的-走哪家,顾哪家 火车进站-吼得凶走得慢 (2)引子是复句 隔壁点灯我点烛-各照各 脑门长疮,脚板心流脓-坏透了顶
5
三、引子与注解的意义关系
1.注解表示方式
半夜捉虱子——过摸
蛇吃鸡蛋——打浑吞 2.注解表示评价或判断 包丹布洗脸——真大方 裁缝的尺子——正尺(吃)
1
二、引子与注解的结构
1.都为单体结构
单体结构指歇后语的引子和注解都是单句或者短语。包
括:
(1)主谓或谓词性短语+主谓或谓词性短语 例析: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扁担上睡瞌睡-想得宽
鼎锅炒胡豆-哈不开
特点:注解往往是对引子所说的现象的结果进行描写。 2
(2)主谓或谓词短语+名词性短语 例 析:
第七章
第一节 一、概念认识
重庆方言歇后语
歇后语的引子与注解
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
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 部分是对引子的“注解”。 起于宋元,缘起是中国的传统猜谜。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方言歇后语表现更为突出。
四季豆-不进油盐 铁丸子打汤-不进油盐
一、语义结构类型
表里两层意义的构成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1.利用比喻
茶壶装汤圆——有货倒不出 茅厕头的石头——又臭又硬
2.利用词的同音现象
场后头落雨——街背湿(该背时) 矮子过河——淹(安)了心
10
3.利用词的多义现象
死鱼的眼睛——定了
耗子偷石灰——白嘴一张
九月的菊花——黄了 4.利用双关手段 胡子上贴膏药——毛病 蒋介石的脑壳——不毛之地
鼻子长在背上-怪象(像)
吃苞谷粑打呵嗨-一口黄腔
告花子打架-扯不完的襟襟
倒拐子长毛-老手
3
(3)名词性+短语主谓或谓词短语 例 析:
龙灯的脑壳-耍亮了的 裁缝的剪刀-钢(刚)好 拌了芥末的擂槌-冲棒 特例:阎王的告示-鬼话连篇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4
2.引子或注解是复式结构
即复句结构。
(1)注解是复句 大仓头的一颗谷子-有你不,无你不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