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护理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 临床分型
• 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根据病人的主要临床相可分成若干 类型。 • 不同的类型除临床表现不同外,在起病形式,病程经过均 有所不同。 • 不同亚型也许还有病因学的不同。 • 临床分型对估计预后和治疗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单纯型 – 青春型 – 紧张型 – 偏执型 – 未分化类型
(一)前驱期症状 (二)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 (三)慢性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 • • • • 前驱期症状 心境变化: 抑郁、焦虑、激越、情绪不稳等 认知改变: 奇怪或含糊观念, 学习工作退化 伴有严重运动性不安的 感知觉改变(对自身或外界) 焦虑又称为激越。患者表 行为改变:如退缩 ,兴趣改变、猜疑、角色功能退 情痛苦,手足无措,不停 地改变身体姿势,有时言 化等 语表达也出现问题,句子 • 生理功能改变:睡眠、食欲、精力、动机等 丧失完整性,语词重复 绝大部分病人从出现轻度异常到症状明朗化常可 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 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 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 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精神分裂症诊断与治疗
• 诊断标准: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分类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
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 (ICD-10),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 •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 分裂症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 –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 –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 –维持在慢性状态 –衰退至终末期 多数随访研究认为,约2/3的病人有较满意的社 会功能结局
病程和预后(三)
大多数研究认为提示结局良好的因素有 – 女性病人 – 文化程度高 – 已婚 – 初发年龄较大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病前性格开朗 – 人际关系好 – 病前职业功能水平高 – 以阳性症状为主 – 症状表现中情感症状成份较多 – 家庭社会支持多,家庭情感表达适度 – 治疗及时、系统,维持服药依从性好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 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某男,20岁,大学生。患者于发病前10天准备考试,感 觉疲劳,出现失眠。随后出现话多,唱歌,彻夜不眠, 学狗叫,不停乱语,一会儿说自己是孙悟空,一会儿说 自己是红蜘蛛,说话不连贯;无目的往外跑,在大街 上捡脏东西吃,家人劝阻则打家人;哭笑无常;情感倒 错,哈哈大笑地说“我姐病重了”;行为紊乱,衣服反穿, 拒绝治疗,无自知力。
• 多巴胺假说 • 重复使用大剂量苯丙胺可出现类似于急性精神分裂症 的表现;苯丙胺可使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恶化; • 继发性皮质下DA系统脱抑制、DA功能亢进——引起 阳性症状 • 原发性前额叶DA功能降低——引起阴性症状 • 各种抗精神病药都具有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 • 阻断DA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治疗作用,典型抗精神 病药主要阻断DA • 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阴性症状不如阳性症状有效 • 5-HT假说-----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五) 5.定向、记忆和智能、自知力
–时间、空间和人物定向一般正常 –意识一般是清晰的 –一般没有记忆和明显的智能障碍 –部分病人有认知功能减退 –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损害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 (三)慢性期症状 以阴性症状为主,可残留个 别阳性症状,社会功能受损
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 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多数患者 最终发展至精神衰退。 • 仅少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精神分裂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二)神经生化异常 (三)大脑结构异常 (四)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
(一)遗传因素 精神分裂症 是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四) 4.意志行为障碍 • 意志减退甚至缺乏,意志活动增强(偏执型) • 意向倒错: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的身体 • 违拗、被动服从 • 木僵、腊样屈曲,紧张性兴奋 • 激越和冲动控制能力减退,社交敏感性降低 • 自杀:约50%有自杀企图,约10~15%最终死于自杀 • 怪异行为:如扮鬼脸、幼稚愚蠢的行为,傻笑、脱衣、脱 裤、当众手淫等
精神分裂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个性特征 分裂人格:部分病人病前性格具有以下特征: 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 感、内倾、害羞、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 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人格可能有共同的遗传素 质基础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在症状学一章中介绍的症状在 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几乎均可出现,但不同的症状 对于分裂症有不同的诊断意义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二)
2.思维障碍(核心症状) •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病人的观念、信念、对外部事物 的认知等方面。最主要的表现是妄想。 •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不连 贯、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 板言语、内向性思维和缄默症等。 • 思维过程障碍:思维奔逸、思维阻滞(中断)、思维 贫乏、抽象概括能力下降、持续语言、思维云集、逻 辑倒错性思维、音连意连、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 性赘述等。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 紧张型
• 本型患者目前少见。
• 大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较急,常为发作性病程 •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 亦可单独发生,以木僵为多见。 • 此型预后较好
某女,23岁,未婚工人。2个月前逐渐变 得动作减少,寡言少语,表情淡漠,偶低 声诉说头昏,不吃、不动,有时半夜站在 房中发呆。几天后突然出现躁动,以头撞 墙,把衣服被单撕破,需三、四人方能控 制住。入院时整天睡在床上,不吃、不动, 呆望天花板。给予氯氮平400mg/d和电休 克治疗,在第四次电休克治疗后,患者好 像从梦中醒来,主动换衣,与周围人交谈, 生活自理。
精神分裂症常见分型的特点
偏执型 青春型
有下降趋势 多在18~25岁
单纯型
较少见 青少年
紧张型
有下降趋势 青壮年 起病急,呈发作 性,可自动缓解。 紧张性木僵和兴 奋性 较好
发病率 发病年龄 主要表现
常见 中年期 妄想,多伴有 幻听,情感不 稳,行为冲动
起病急,发展 起病隐匿,持 快。情感不稳, 续发展。情感 思维破裂和行 淡漠、思维贫 为幼稚 乏、意志活动 缺乏 稍差,易复发 而导致衰退 差,因不易早 期发现而发展 到精神衰退
5个症状维度 •阳性症状:妄想和幻觉与思维障碍和行为怪异 •阴性症状:情感迟钝,语言贫乏,快感缺乏以及不合群. •攻击症状: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而治疗、护理依
从性差,采用强制措施是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诱发因素;
•认知缺陷:患者存在多种认知缺陷,表现在注意力、工作记忆、
抽象思维、认知灵活性(执行功能)、表情识别等方面。认知损害是 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下降、最终发生精神残疾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
• 急性期或恶化期症状(一) 1.感知觉障碍 • 幻觉:
–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均可出现,幻听最常见 – 幻视较常见,幻嗅、幻味和幻触不常见,一旦出现,首先要考虑 是否有器质性因素 – 有的病人可出现内脏幻觉如大脑烧灼感,血管的冲动感或骨髓切 割感等
• 错觉:为非特征性症状,一旦出现,应排除器质性因素 • 感知综合障碍:较常见 • 人格解体:不常见。特点是内容多变,不固定,多种内容 同时或交替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学习目标
理解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程序
精神分裂症的概述
• 精神分裂症概念 •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 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 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 无意识障碍,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
Ⅰ型精神分裂症与Ⅱ型精神分裂症
(由英国学者Crom提出)
临床特征
抗精神病 药物反应 好
认知改变 无
预后 良好
生物学基础 多巴胺功能 亢进 脑细胞丧失 退化
Ⅰ型 (阳性) Ⅱ型 (阴性)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差
有
差
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 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 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 以听幻觉较多见。案例:
某女,26岁,未婚。半年前因母亲病故又加失恋,开始精神萎 靡,呆滞,失眠。此后觉得邻居街坊常常“议论”她,同家里 人说“为什么我想的事他们都知道?”病怀疑有人在自己房间录 音和录像。开始尚能完成一定工作,对人说耳边有说话声音,” 我想的什么事,耳边的声音就在说自己想的事情。患者说自己 的脑子被“另一个人”控制了,她的哭和笑都受“另一个人” 支配,是“他”强加于自己的。患者意识清楚、独自卧床、不 合群、情绪不稳,有时自言自语,有时侧耳倾听。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 • • • • 单纯型 少见,约占精神分裂症病人的2% 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 以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 自动缓解者少,治疗和预后差 单纯型:“某男,27岁,工人。患者病前孤僻少语,一般不与 人来往,工作一般。近两年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失眠,精神不 振,诉头痛,工作效率下降并经常出错,为此部门领导多次 批评。患者并未改进,漫不经心。随之更加孤僻,不愿出门, 不愿见人。开始旷工,家人劝说无用,终日呆在家中,和家 人也很少说话,不一起进餐。生活不愿自理,不洗脸,不理 发,不换衣服。拒绝就医。强迫入院后,卧于床上,对周围 一切事物漠不关心,不参与活动。患者意识清楚,交谈困难, 多问少答,或回答简单,表情呆板。未查出幻觉、妄想,无 自知力。体格检查、神经检查未有阳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