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练功问题庞明老师一九九一年四月二日在智能气功培训中心进修部(第八期)的讲课(根据录音整理)(华夏智能气功培训中心一九九一年五月)大家对怎样练功比较关心。
今天借讲"涵养道德"这一课的机会谈谈练功问题。
涵养道德是日常生活中的练功,而练功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功法锻炼的问题。
同学们要求提高功力,怎样才能练好功提高功力呢?首先要把功法学好,功理学好,还要从涵养道德做起,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最后落实到功力上去。
对提高功力应该有个全面理解,怎样提高功力呢?功法要练,功理要学,用理解的功理结合功法再去解决意识的清明度。
解决意识的清明度是要一步步的来,需要一段时间,目前能很快见到效果的是功理、功法,因为解决意识清明度需要从涵养道德陶冶性情入手,不是一下子就解决得了的。
从理论上弄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认真地一时一事自觉地锻炼。
克除我执。
陶冶性情。
提高情趣需要时间,没几年时间是不行的,克除我执需要时间更长。
不能苛求。
马上着手做的就是学理论,光练动作不行,智能功讲三传并用,一是形传,教学动作姿式,二是口传,讲智能功理论,三是心传,老师组场带功。
对同学们来说就是努力学功法。
功理。
至于老师带功,如果你自己体内通透度不够也带不进去。
高层次的反观自身,返到意元体里边去,我教功至今只有两人,只要把道理跟他一讲:"往回收,收到意元体里面去",一说,意念这么一动,就进去了,在里面能合住感觉对了,他马上感觉到,懂了老师给印证了。
按过去说,这叫"明心"的程度,因为他有这个素质,老师一动他就感觉到了。
这不是每个人都行,只要你意识一动:"带进去"就不对了,没有了,进不去了。
功夫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必须认真练。
不是不"带"你们,是自己接不进去。
要想接进去,就要刻苦练功,把自己的素质变一变。
学习功理要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练。
怎样才能提高功力呢?对长功必须实事求是,对智能功要有所理解,千万不能好高骛远,要从第一步功开始,智能功练的是成始成终法门,开始这么练以后还这么练,没有特殊的内容,我们这几步功的功法不同,而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从外往里一层一层的走。
不要认为我讲的这个道理浅,就这些您做到到没有?进修部的同学一开始必须练外混元,捧气贯顶法练内气外放。
外气内收,你放的收的怎么样?有人想出功能练感知,把外混元练好了就应该出功能,不仅仅回发放外气也应该出感知功能。
第一步功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开始练意念到天边,天边就是天地交合处,在哪儿也不清楚,回收体内就在身体里边,在哪也不清楚。
这一段就是内气往出开,外气往里合一开一合。
这次讲课讲了第一步功运用意识的主要方法是"神与气合。
以意引就练这个:大自然界的混元气。
人体周围弥散的自身混元气。
以前这一点没讲这么细,这次讲了就应该认真练它,练外混元就是集中精神去练开合。
一开一合手有感觉了,再一开一合周身的穴道。
毛窍。
腠理都能感觉到开合了。
如果连这一步还体会不到,练内混元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的皮肤层感觉最明显。
不练气功的人膜络层的气多练气功人加强了膜络层的气,一开一合还感觉不到,还能感觉到里面吗?内混元要皮肉经脉骨里边气通,才能感觉里边的情况。
以前这些讲的不够,大家认识不足。
我们必须从外混元认真地练起来,外混元气足了一开一合能感觉到了,再把气往回收,通过形神庄的动作把气引进去往回收,再通过开合把气渗到皮肉经脉骨里边去,只有渗进去你才能有感觉,渗不进去你的意念力没那么强光凭着想是不行的。
开始练外混元就是要精神集中,从而产生意念力,有了意念力才能把气聚得更完美,更细微,精神集中了把气聚起来,这个时候意元体才能感知。
体察到气。
平时因为气少,意元体感觉了不到它,气多就感觉到了意元体越来越敏感了。
开始必须使自己对气有感觉,可以先练拉气,手指先有感觉,因为手上的气多也比较敏感,手上的生物光比身上的生物光亮度大的多,而且生物光的亮度随着意念集中的程度大小也有变化。
精神把意念集中到拉气上,把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和身体里边的混元气联上使它集中,让它有感觉。
如果连这个都感觉不到还能感觉到里边去?那感觉到里边的都是假的是想出来的。
练拉气有两个目的,反复拉气意念集中气足了,意念集中意元体和气结合起来,感觉到气了。
首先要求气足,因为意元体平时和感觉神经。
眼睛视的神经。
耳朵的听神经。
嗅觉。
味觉神经。
皮肤的感觉神经联在一起接收这些信息,而对气的信息没接收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它不知道什么叫气感觉不到它。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拉气来把气加强。
把气的信息量加强。
使之有感觉,慢慢加强敏感度。
不要以为练外混元那么简单,实际上早期的特异功能。
感知功能都是从外混元练出来的,气练足了感觉到了懂得这就是气了,慢慢体会,气的量度小也能有感觉了,意元体的灵敏度就提高了。
意元体灵敏度的提高也需要有物质基础,由于脑子里气少,平时意元体不会活动的部分,气的营养就少,它的功能得不到保证。
意元体有它的功能也需要气的营养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开始必须练外混元,练感觉,从练对气的感觉入手。
看气也是从外混元练出来的,练拉气看气,因为意元体可以独立直接感应外面,它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局部神经把信息传进去,可以步借助眼。
耳鼻。
舌。
身直接感应,也可以借助感觉器官,通过这个手段把里边的信息反映出来,开天目就是这个通道,意元体在这里起反映了。
得多练,多判断,练看气拉气反复练,这样就把意元体的分辨能力提高了。
开始看自身外边的气,然后收着透进去看里边的气所有这些都得从外混元练起,真正的功夫就得多练。
有人想开天目既使出了光亮也不能透视,要自己练才行。
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用中指把眼珠摁住,冲着天目的方向摁,咱们脏真归元法里有这个动作,里面就出光了,这个光其实是视觉触觉光感反映,视神经细胞看到光线起光觉,这不是开天目。
这个方法对开天目不能说没有帮助,可以打破意识里闭眼看不到光线固有的概念,加上些方法把眼睛摁住出光,集合成一点,从脑子里一个亮泡泡,往天目的地方走。
对开天目有帮助,但这远远不是开天目,里边需要充足的气,感觉不灵敏也开不了天目,关键靠自己练。
这里要给同学们树立个观点:练功不要靠侥幸,居然我们功法改了,功程缩短了,练功比以前快了,可也不那么简单一下子功夫就出来,连自己的气出来进去还敢觉不到,怎么去感觉别人的气呢,自己的气总比别人的气更近更明确点吧。
一些同学认为出功能很容易,我也确实在八八年一月讲过****功一个学习班有百分之六十二出功能,我说的出功能指看气。
透视都算,咱们现在一参加班,拉气不是百分之七十可以看气吗,并不是百分之六十二都会透视。
当时讲是为了鼓励在北京的辅导员们要敢闯,多办些事情。
总之功夫要靠苦练,只要把外混元练好,先是皮肤。
毛窍有感觉,慢慢穴位在什么地方也可以感觉出来,没学过针灸也可以。
穴位一动,大的穴位和其他地方感觉不一样,里边气的通透量不一样。
稍稍动一动体会周围有没有气,外面的气感觉到了拉拉手体会一下有感觉没有,再体会胳膊。
腋窝。
躯干有感觉没有,这样慢慢体会,要从实践上下功夫练才行,真本事要练才扎实,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练,往天目这儿拉拉气,贯气感觉明显了就不一样了。
去年我给一位镖枪运动员指导,就是逐渐加重镖枪的重量,做到枪时刻不离手,只有几个月他投镖枪的成绩就提高了,体育尚且如此,气功想出功夫不练还行?!外混元就是体会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体会深刻了随时都可以体察。
老师带功会有帮助,但你没有基础也帮不了,老师给大家帮助也绝没有特殊的练法,如果谁听到哪位老师要带功教点特殊的东西,弄不好很可能就要离开智能功,所以不要要求搞特殊。
老师有个气场,接触多了经常刺激会有些帮助,有些有功能的老师家里的孩子血缘关系近受影响也有功能,有气场的影响整天刺激就有了同一性。
我们学习班彼此来自各地不熟悉,就是通过功法练习使大家有同一性,就容易接气了,老师带功也好帮大家了,没有这个同一性老师带功也不容易帮大家。
内混元必须从外混元练起,外混元有感觉了,只要精神不往外放,集中精神做动作到一定程度,气多了以气动意。
练功时集中精神做动作,过来一部分混元气。
一部分经络之气,这两不分气多了意念能感觉到它了就以气动意了。
内混元就是气一层层的往里渗透,必须是精神集中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的力量把气引进去,引气渗透到一定程度,你能在里边感觉那个气,才是内混元,如果精神集中不到一定程度,气渗透不进去,里边的气量不够,感觉不到气还是不行。
所以我们要求一定要集中精神做动作。
很多人练形神庄按口令词练功脑子还开小差意念不能集中怎么可能练内混元呢?绝对不可能!我们说内混元就是精神(意念)和气紧密结合,意念和气统一到一定程度,皮肉经脉骨一层层的进去,意念能感觉到气了才是最初的内混元。
靠意念(意识)语言导引有感觉,气没有深进去即使有感觉也不是真的。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认真练功夫。
当练外混元对气有感觉了,内气不外放精神集中到形体动作上,一点点往里渗到肉。
渗到筋。
渗到骨头才是内混元。
按说外混元练好了病就应该好了,而内混元要求形体。
腰都要松开,人的身心健康应该超出正常人一个量级,五元庄练脏真混元应该超出正常人两个层次,对气和情绪都能够自控了,在各方面都应改是同步的。
如果练功形体松不开,说明肌肉肌腱还挛缩着,气怎么能通进去呢,必须气练足了把形体。
肌肉。
肌腱。
骨骼松开。
有人腰和关节松不开说明外混元的气还不够足,大家应看清这一实质。
不能说我们练了外混元的捧气贯顶法,内混元形神庄(形神混元)五元庄(脏真混元)就以经达到内混元水平了,必须真正练到内混元的层次上去才行。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教形神庄呢?因为捧气贯顶法是通过意念练膜络层的气,形神庄通过形体动作抻。
拉牵动经络,循经导引法使经络横通加强内外气通透的程度,五元庄使脏真之气的开合据三引气于混元窍使之互相混融使五脏的形气神混融。
由于人们身心素质基础不同,练功效益已有差异2,使练功效果呈现犬牙交错局面,这里有个相辅相成的问题。
智能功就是从外往里练。
进修部的同学这一个月练功很刻苦,但你们是不是把练功作为生活中唯一内容总带着它,什么时候都不把练功忘了放了,我相信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不用求功夫,功夫会出来。
捧气贯顶法的开合,来,我带着大家开合拉气(庞老师为大家带功开合拉气)一开胳膊一带把人体都带着开出去整个身体都往外开,一合身体往里一受收开始也可以光注意手去开合,逐渐救助一整个身体开合,进而体会气的变化。
你们平常练捧气贯顶这么体会没有?不认真体会开合怎么长功夫呢?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开合。
认真体会。
反复体会,脑子里总带着开合,周身气机随时开合,慢慢从你的意识深处就会开合了。
要注意经常往意识深处去集中,那里能量强可以把气带进来就有感觉了。
人的各种感觉无论是正常的感觉还是特异功能的超常感觉都得往意识深层意元体那儿去集中气,把气返到那里,如果返不进去就不可能有超常态功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