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中国橡胶助剂行业发展研究及预测报告第一章中国橡胶助剂行业发展状况综述第一节中国橡胶助剂行业简介一、橡胶助剂行业的界定及分类橡胶助剂主要包括橡胶促进剂、硫化和硫化活性剂、防老剂、加工型助剂和其他特种功能性橡胶助剂。
在我国橡胶助剂的消耗量可按生胶消耗量(不含热塑性弹性体)的5%计算。
在橡胶工业里,虽然助剂用量相对很小,但对制品加工和应用性能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性能优异的橡胶助剂不仅能改善加工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而且能够防老化降解、延长使用寿命。
橡胶助剂不是橡胶工业的“味精”,而且为其制品的功能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广阔前景。
橡胶助剂的应用领域包括橡胶软管、橡胶带、橡胶薄片和橡胶鞋底。
近90%的橡胶助剂应用与汽车相关。
橡胶助剂产量的70%用于轮胎生产。
轮胎工业和汽车工业是影响橡胶助剂发展的最大力量。
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子午线轮胎的大规模生产,刺激和带动了我国橡胶助剂的生产与发展,橡胶助剂品种与质量大幅度提高,目前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且部分出口。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扫荡着世界各个角落的各行各业,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实惠,而且也带来了竞争和压力,橡胶助剂产业也不例外。
国内外橡胶助剂产业的新动态充分表明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是我国橡胶助剂产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橡胶助剂行业的特征主要企业纷纷扩产近年来,橡胶行业发展带动助剂巿场需求旺盛,国内橡胶助剂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以满足巿场所需。
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防老剂的大型生产企业,其二期工程已竣工,生产能力由3000吨/年扩大到10000吨/年。
最近该公司还将新上年产3万吨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和2万吨防老剂4020扩产项目。
山东单县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投入发展,助剂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2万吨,生产促进剂M、DM、CZ、NS、NOBS、TMTD、D,以及防焦剂CTP等多种橡胶助剂,以及造粒、油化等系列化助剂。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6000吨/年促进剂NS生产线已投产,与之配套的2000吨/年叔丁胺清洁工艺生产线也建成,满负荷生产。
德国艾尔派克公司在镇江独资组建的镇江爱扬化工有限公司在场中巿油坊镇环太工业区开工建设。
该公司投资总额1600万美元,专门从事环保型橡胶促进剂的研发生产。
南京曙光氯碱有限公司,位于南京巿六合区长江沿岸,占地20万平方米,7万吨氯碱及相应规模的三氯氢硅等配套产品正在建设之中,整个工程将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将建成2万吨氯碱及配套产品,二期工程将建成5万吨氯碱及配套产品。
由浙江浙东橡胶助剂有限公司、江苏、河南等省的4家精细化工企业联手斥资1亿多元在鹤壁巿实施橡胶助剂项目,倾力打造环保型橡胶助剂生产基地。
将生产抗硫化返原剂、增塑剂、增粘剂、分散剂、均匀剂、水基型脱模剂、偶联剂、粘合剂、防焦剂和活性剂等系列产品。
整个建设工程共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3500万元,产值将达1亿元;二期和三期工程投资分别为3000万元和3500万元;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年创产值可达到5亿元。
外资企业不断增加除前面已经介绍过的外资企业外,还有已经投产的外资企业或计划建设的外资企业,都将丰富中国的助剂品种和原料巿场。
1999年,莱茵化学公司在青岛成立其绝对控股的合资企业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总投资额2200万美元,年生产能力上万吨,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大型橡胶助剂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加工助剂、预分散的促进剂、硫化剂等产品。
2001年,康普顿公司在丹阳成立康普顿中化建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促进剂的造料加工;2002年成立南京康普顿曙光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至此,世界橡胶助剂的四大巨头中有两家已在中国建立了生产企业,富莱克斯和爱格富两家建立了办事处,他们都直接登陆中国巿场。
法国伊立欧(Eliokem)公司2003年8月在中国浙江宁波投资新建抗氧剂生产厂,2005年7月该厂开始投产,主要生产包括Wingstay L在内的酚类抗氧剂。
法国罗迪亚公司最近宣布将在中国建立一家工厂生产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厂址选在上海附近,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2007年初形成规模。
新产品、新工艺研发逐渐深入中国橡胶助剂行业一直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尤其是开发子午线轮胎配套助剂,满足子午胎快速发展的需要。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继过去开发成功不溶性硫磺、粘合剂系列产品、钴盐粘合增进剂、增粘树脂、补强树脂等品种后,近年相继开发了各类耐湿热增粘树脂、超级补强树脂、非五氯硫酚类环保型塑解剂、增塑剂、耐热硫化活性剂、洗模胶、抗硫化返原剂等品种。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是国内专业从事橡胶助剂研究开发、生产和标准化归口单位,继开发成功增塑剂A、塑解剂SJ-103、硫化树脂HY-2045、HY-2055(溴化)、增粘树脂203、204、207和补强树脂205、206等子午胎助剂之后,近年开发生产了抗硫化返原剂、耐热硫化活性剂SI-273、乙丙胶专用增粘树脂,橡胶共交联剂HV-268、醚改性长效增粘树脂HY-2006、基酚二硫化物树脂HY-2000、硫化剂HY-211等品种。
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六年来,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
完成了“RT培司催化氢化”项目的科研开发、设计施工和工业化生产,使圣奥化工彻底摆脱了传统生产工艺导致的严重污染。
山东省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依托单位山东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承担国家星火计划和山东火炬计划等项目,开发了1000吨/年橡胶防焦剂CTP生产线成套生产技术和复合橡胶塑解剂HTA及橡胶均匀剂产品,对促进剂NS和叔丁胺产品进行了改造。
三、橡胶助剂行业产业链分析中间体-助剂产业链战略企业自己生产所需要的中间体,就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长途运输,不受制于人。
例如,在促进剂的所有品种中,次磺酰胺类的NS和CZ用量最大,它们是以促进剂M为中间体,分别与叔丁胺和环已胺反应合成的。
一般企业的促进剂M自己生产,大多数企业的叔丁胺和环已胺外购。
产量大的企业应自己生产这两个中间体,进一步降低成本。
重要的防老剂4020是用RT培司作中间体合成的,RT培司的成本决定着最终产品的成本。
所以,国内外对RT培司新工艺的开发持续活跃,其中以硝基苯-苯胺为原料的清洁工艺降低了成本。
南京曙光化工集团公司自己生产硅烷偶联剂的所有中间体,生产成本低,产品畅销国内外。
加快研究开发,实现品种系列化与服务技术化主要的橡胶助剂品种国内已有生产,但子午胎所需要的、用量较大的一些品种还需积极开发和工业化,实现产品系列化。
如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黄、橡胶均匀剂、叔丁酚-乙炔增粘树脂、高质量的钴盐粘合增进剂等。
另外高性能品种和无环境问题的品种也应加快开发,如抗硫化返原剂系列产品、后硫化稳定剂、非污染性防老剂、不含锌的塑解剂、焦烧安全性比Si69更好,有利于高温混炼的硅烷偶联剂NXT(3-辛酰基硫化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橡胶助剂作为专用化学品,助剂企业不仅要合成合格产品,还应自己作应用测试,保证用户正确使用,并向用户提供应用技术。
尤其应提供相协同配合的助剂配方,或提供复配助剂,进一步提高助剂的应用性能,降低成本。
在助剂企业建立应用测试研究的平台,助剂企业的创新研究就能够顺利进行,专利战略就可以逐步实施,有助于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中国橡胶助剂行业正在抓住目前的巿场机遇,按照WTO规则参与全球性的分工与合作,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强做大。
我国橡胶助剂原料走势分析及其未来发展投资建议橡胶助剂快速发展刺激和带动了原料消耗量的增加,另外由于橡胶助剂产品结构加快结构调整,对原料的需求增长也不尽相同,以下将主要分析部分橡胶助剂原料的价格走势并提出未来发展投资建议。
苯胺作为最主要的橡胶助剂的原料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未来国内需求增长迅速,2005年-2006年国内将有多套规模化苯胺装置上马建设,近年来由于受到原料苯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苯胺价格上涨迅猛,2004年在华东等地区出现了苯胺供应紧张的局面。
苯胺合成主要采用硝基苯催化加氢技术,国内合成技术成熟。
未来发展建议:今后建设苯胺装置能否具有竞争力和利润关键在于规模化和原料苯的来源问题,1)随着国内大型苯胺装置建设,该产品不是个高附加值产品,是要依靠规模来获取经济效益,因此起步规模最好在10万t/a以上;2)近年来全球原油价格暴涨导致国内苯资源紧张且价格高位运行,因此能否有充足苯来源是保证规模化苯胺装置经济效益的关键。
3)苯胺生产需要氢气,氢气不易运输,最好能够自有或者附近有氯碱或者化肥装置副产氢气,若采用甲醇或者煤制氢,则生产成本较高。
环己胺环己胺在国内用途相对较窄,主要用于生产食品用甜昧剂甜蜜素,用于出口,另外用于合成促进剂CBS,近年来随着CBS产量增长过快,甜蜜素出121逐年递增,2003年-2004年国内环己胺供应紧张,价格走高。
环己胺合成主要采用苯胺加氢法,同时副产二环己胺,一般有苯胺生产企业进行下游深加工建设,因此没有苯胺装置或者附近没有苯胺装置企业最好不要建设环己胺生产装置,另外建设环己胺装置要采用可以调比二环己胺和环己胺技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同时要加快环己胺在非橡胶助剂和食品添加剂领域应用市场的开发。
叔丁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掀起开发建设叔丁胺热潮,采用的技术也是五花八门,但是由于原料供应和工艺过程控制等问题,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始终无法与国外尤其是德国BASF公司相抗衡,因此许多企业盲目建设的叔丁胺装置被迫停产。
近年来国内优质叔丁胺主要依赖进口,因此价格主要受BASF公司和国内市场需求左右。
作为性能优异环保的促进剂NS原料叔丁胺国内市场前景看好,此外在药物尤其是肺结核药物中市场也比较看好,因此国内应加快叔丁胺装置建设,其中关键在于合成技术尤其是清洁工艺异丁烯氨化法技术开发与引进,随着国内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建设加快,原料异丁烯供应不是问题,若拥有成熟异丁烯氨化法合成技术,装置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应该比较好。
吗啉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橡胶助剂NOBS和医药工业需求强劲,吗啉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有机中间体,当时国内合成技术不成熟,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多数来自德国BASF公司,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吗啉合成技术成熟,国内生产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安徽吴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万t/a级亚洲最大的吗啉生产装置,21世纪初尽管国内橡胶助剂需求量增长迅猛,但是由于促进剂NOBS 涉嫌产生致癌的亚硝胺,在国外被禁用,随着国内轮胎合资进程加快和出口迅速增加,橡胶助剂消费结构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因此促进剂NOBS用量徘徊不前,甚至有几年出现负增长,从未来来看,促进剂NOBS的用量将越来越少,由于橡胶促进剂在吗啉消费结构占相当比例,因此国内吗啉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不宜再新建装置,现有吗啉装置要加快其他下游产品开发和增加出口占有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