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激励法 3.榜样示范法 4.角色模拟法 5.暗示法 6.契约法
1.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 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工作方法。
特点:
一是强调正面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二是注意启发自觉
back
2.激励法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激励人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激励的基本类型:责任激励、理念激励、奖 罚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 掌握激励法的关键不在于区分激励法的类型, 或者无论运用哪种激励方法,最关键的是由内而 外地激起学生上进的动力。
5.暗示法
暗示法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 诱导的间接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 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和行为与 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暗示法可分为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 为暗示、经验暗示、印象暗示。 这五种暗示中,环境暗示和行为暗示尤 为重要。班主任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 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发展布置朴素、大方、 优雅的班级环境,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 班级氛围,这就是环境暗示。班主任注重 自身修养的提高,发挥言行示范作用就是 行为暗示。
8.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能一视同仁,不论成绩好坏、表现好坏等 都公平对待。
9.启发疏导原则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在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启发诱导原则是《学记》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原则。 《学记》认为:“君子之教,喻也。” 所谓“喻”,即 启发诱导的意思。 • 《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不愤不启, 不悱不 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 “产婆术”
back
3.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以榜样的人格力量、非凡成就 等引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励、教 育、鞭策,激发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给学生树立的榜样一般有:
(1)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作为榜样示范 (2)班主任的榜样示范 (3)选取社会先进典型人物作为榜样,要遵循以下几点: A.榜样的选择要注意时代性 B.榜样要典型 C.榜样的选择要遵循可亲、可近、可学的原则。
五.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平等原则 5.严慈相济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7.实践活动原则 8.公平公正原则 9.启发疏导原则
(一)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所谓学生主体原则是指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自我发 展的主体。班主任要搞好工作,就应该把学生当成教育过 程的主体,当成班级管理的主体,充分调动班级每个学生 的积极性,充体教育原则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 过集体教育个人,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贯彻集体教育原则要求: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 (2)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通过个人教育集体。
有一天,社员彼特连柯上班迟到了。马卡连柯得知了 这件事情的报告后,他把彼特连柯所属分队的队长叫了来, 对队长说:“你的队里有人上工迟到。”“是的,彼特连 柯迟到了。”队长答。“以后不要再有这样的情 形。”“是,以后不会有了。” 可是彼特连柯第二次又迟到了,马卡连柯仍然不把他 本人找来,而是把全分队集合起来,并责备他们说:“你 们分队里的彼特连柯第二次迟到了。” 马卡连柯责备了全分队,分队集体答应保证以后不会 再有这样的情形。散会后,分队立刻教育彼特连柯,并对 他说:“你上工迟到,这就等于说我们全分队都迟到了。” 该分队以后就把彼特连柯当作分队的一个成员,当作整个 集体的一分子而向他提出了许多严格的要求,而彼特连柯 也就在集体的影响下,克服了迟到的现象。
贯彻以身作则原则要求:
(1)勤于学习,自我提高 (2)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3)言行一致,持之以恒
7.实践活动原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 学生,这就是实践活动原则。 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是教育学生的手段,也是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二是指班主任要引导学 生努力实践,敢于实践,做到言行一致。
贯彻严慈相济原则要求:
(1)真诚的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2)要向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
6.以身作则的原则 以身作则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 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则:准则,榜样。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 出处 《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ack
4.角色模拟法
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学生进入不同情境, 担当不同角色,去表演、感觉、体验、理解角色, 从而掌握现代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back
角色模拟法的步骤:
选准目标 体验交流 渲染情境 实践操作
上海星期8小镇是国内首家采用星期8模式的儿童育乐 场所专为 3-13 岁孩子创建的角色扮演主题乐园:以 2/3 的比例打造真实生活场景,既有设施林立的街道,又有各 式风格的建筑,更有各色不同品牌商店和工厂,是任孩子 体验、娱乐、创造、学习的小一号世界。 在这里,4岁的 牙医;5岁的女主播;消防员6岁、司机7岁、飞行员9岁、警 察10岁„„ 星期8小镇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情景体验天地,由大大 小小的约 45 个主题场馆组成,每个主题馆设计皆具有较 强的真实感,让孩子逼真的环境氛围中,通过亲自动手参 与、快乐的角色体验,帮助孩子激发自己的潜能与兴趣, 全面提升孩子动手能力;协调、统筹能力;团队合作、与 他人相处的能力;战胜挫折的能力这 4 种“关键能力”。
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学生。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从学生个体的 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年龄特征,个别差异进行不同 的教育。 班主任在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考虑学生的性 别、年龄、认知方式、能力、性格、气质、成长背景等方 面的差异,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 (1)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确定适合的教育政策。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 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的走进来,大声的向老 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 去做吗?"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的说:"总要问一下父 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有悄悄的走到孔子面 前,恭敬的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 刻去实行吗?" 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的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 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忧郁不决,所以 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 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契约法是班级管理的新走向,分为正式 契约和心理契约两种基本形式。
正式契约是正式与具体的,它对权力与 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班主任和学生协 商后,只要各项条款清楚明确,双方都感 到公平合理,签名同意后契约即可生效。
契约管理的保障机制分为:
观念层面,创设蕴含契约精神的班级氛围; 制度层面,建立保证契约运行的班级制度; 操作层面,遵循提高契约实效的基本原则。
back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 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 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意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 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 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 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好、 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 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 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 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 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拼搏。
4.民主平等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是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认识 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在 班级管理中要尽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贯彻民主平等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性,严禁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2)依据学生的意愿和利益来管理班级 (3)严格要求学生
5.严慈相济原则
严慈相济原则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热爱 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爱寓于严、严出于 爱,让学生不断获得和产生成长与进步的内在动 力。
back
6.契约法
契约法是指在班级中师生通过契约明确各自在 人、事、物等中的权力与义务,进而实现管理的 目标。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 体,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重视,学生的权利得不 到尊重,自主意识就更无从谈起。而班级契约化 管理,将师生双方放在平等的地位,允许双方充 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双方自觉履行契约所 规定的权利、义务,促进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主 体地位的体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