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T第六章 乌龙茶

PPT第六章 乌龙茶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二、萎凋——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茶叶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
同时伴随着掉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掉水程度大, 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隔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隔, 两者彼此共同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 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式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 (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
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 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 终于捕获了猎物,当
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
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 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 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 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 类新品----乌龙茶。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五、揉捻
茶叶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是茶叶 成型的主要工序。
机 揉
手 揉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多次品饮茶韵犹存之特色闻名海内外,港、澳及东南 亚侨胞更是酷爱嗜饮,视为乌龙茶中珍品。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广东青茶

乌龙茶名品介绍
岭头单枞 又称百叶单枞、白叶功夫。岭头单枞条索紧结,重实匀净,色泽黄褐 光艳;内质香气甘芳四溢,蜜韵深远,汤色蜜黄,清新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力 强而快,风味独特,饮后有甘美怡神、清新爽口之感。

石古坪乌龙茶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的大质山山腰石古坪畲族村,种植有100 多年的历史。
• •
西岩乌龙茶 创制于20世纪70年代,产于大浦县西岩山一带。 广东色种 主要有大叶奇兰茶、八仙茶、梅占茶、金萱等。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台湾乌龙茶主要产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县,产品分包种和乌龙。 包种发酵程度较轻,香气清新具花香,汤色金黄,滋味清醇爽口,品种根据发酵 程度和品质特征有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等。
四、杀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根基形成,炒青是承先启后的转折工序,
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按捺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 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 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感化粉碎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 此外,还可挥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揉捻。 杀青方法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以机械杀青为主。
齐,色泽灰黑黄绿,茶汤淡薄清澈,香气较低,滋味清醇正,叶底细嫩,黄绿明亮。
2. 闽北乌龙 外形条索紧细重实,叶端扭曲,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高细长,汤 色清澈成黄金色,滋味醇厚带鲜爽,叶底柔软,肥厚匀整,绿叶红边。建瓯乌龙条 索略粗松而微扁,色泽灰黑。香气清高,汤色黄金,滋味入口爽适。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凤凰单枞

乌龙茶名品介绍
凤凰单枞干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挺直,色带褐似鳝皮色,油润有 光;内质香气清高悠深,具天然的花香。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凤凰单枞

乌龙茶名品介绍
汤色橙黄清澈明亮,沿碗壁呈金黄色彩边,滋味浓爽,润喉回甘。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凤凰单枞
桃园、苗栗、台北、文山、南投等县,产品分包种和乌龙,以冻顶乌龙、
东方美人等较佳。 乌龙茶制作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鲜叶采摘后经晒青萎凋、摇青 后,鲜叶部分发酵红变,然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选后成品。其发 酵程度在30-70%之间,为半发酵茶。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名枞 肉桂 水仙 奇种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罗汉
白鸡冠
水金龟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闽北青茶
乌龙茶名品介绍
1. 闽北水仙 外形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砂绿蜜黄(鳝皮色) 内质香气浓郁,具有兰花清香,汤色清澈显橙红色,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软黄亮, 红边鲜艳。闽北水仙因产地不同,分为崇安、建瓯、水吉三种,品质也略有差异。 崇安水仙是指武夷山的外山茶而言,品质虽不及岩茶,但仍不失为闽北清茶中的佳 品。干茶条索粗松,色泽黄绿有光,香气芬芳,茶汤浓厚,滋味醇干线爽。建瓯水 仙条索虽较粗松,但比崇安水仙好,茶汤金黄色,浓厚鲜艳,滋味浓厚清快,叶底 粗老皱缩,不很开展,绿叶红镶边较少。水吉水仙条索紧结,形状不及建瓯水仙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 •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观音鉴赏: 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有天然兰花香,入口回甜,极耐冲泡,有“七泡有余香” 之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 称“绸缎面”。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茶 艺 基 础
张 涛 主 编
本章重点:乌龙茶名品介绍、乌龙茶的冲泡
学习情境六 乌龙茶及乌龙茶茶艺
• 任务一 乌龙茶溯源 •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 • 任务四 乌龙茶的冲泡
• 任务五 福建乌龙茶茶艺表演
任务一 乌龙茶溯源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其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 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

乌龙茶名品介绍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 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铁观音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茶叶
底应肥厚软亮。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闽南青茶
• 闽南青茶的其他品种: 本山 毛蟹 黄金桂 永春佛手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又名青茶,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其选择特殊的茶树品种、特 殊的采摘标准、初制工艺分不开。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福建 青茶又分闽北和闽南两大产区。闽北主要是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县市, 产品以武夷岩茶为极品。闽南主要是安溪、永春、南安、同安、和平等县, 产品以铁观音久负盛名。广东青茶主要以产于汕头地区的潮安、饶平等地, 产品以潮安凤凰单枞和饶平岭头单枞品质最佳,台湾青茶主要产于新竹、

品质特征是外形圆结匀净,传统包揉的多呈螺旋形,现代机械包揉的呈颗粒性, 身骨重实,色泽砂绿翠润,清腹绿蒂,俗称“香蕉色”;内置香气清高馥郁,具 有天然的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滋味醇厚甜鲜,青翠红边显。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 •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观音鉴赏: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 卷曲,多呈螺旋形,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清香型铁观音红镶边 大多已经去除,不很明显)。间有红点,青蒂绿腹,状似蜻蜓头,有蜻蜓头、螺 旋体、青蛙腿的称谓。
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
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 ”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 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 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 甘、清、香的特点。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大红袍
大红袍的品鉴 1、外形
乌龙茶名品介绍
2、茶汤
3、香气
4、滋味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闽北乌龙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六、干燥
茶叶经过揉捻后,采用烘焙的方法进行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一般揉捻
和烘焙交替进行。目的在于蒸发茶叶中的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外形, 保持足干,防止霉变。 七、摊凉 茶叶干燥后,通过自动摊凉机将叶内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摊凉后茶叶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3.5-4%之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福建乌龙

文山包种 又名“清茶”,是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产 于台北县的文山地区和台北市的南巷、木栅等地。以新店、坪林、石碇、深坑、
汐止、平溪等乡镇最负盛名。外形紧结呈条形状,整齐,墨绿有油光;内质香气
清新持久有自然花香,滋味甘醇,滑活,新爽回味强,汤色蜜绿-蜜黄色,清澈 明亮。 • 冻顶乌龙 产于台湾省中部临近溪头风景区,海拔500-800的南投县、云林县、嘉 义县等地。制造冻顶乌龙的品种以清心乌龙最优,台茶十二号(金萱)、台茶三 号(翠玉)等品质亦佳。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冻顶乌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