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艺术(Expressive Arts)一种非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诗歌、音乐、写作、绘画、舞蹈、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它是在人们对行为变异的认识逐渐加深、需要越来越多有创新精神的治疗方法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般来说,表现性艺术活动在治疗中常常是非正式的,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人们通常认为,表现性艺术对行为变化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但它对人格改变很有用处。
目前,关于表现性艺术这种治疗方法的研究报告还不多见,它的治疗效果需要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和研究,以便为人们在治疗途径上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表现性艺术是一种允许患者一个人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治疗方法,它不像谈话疗法那样要求患者和医生面对面,使患者感到尴尬、窘迫。
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常会激起患者的防御反应,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自我保护手段。
但如果采用其他非言语的方式,则往往能使一个人更具有自我反省性,也更能自如地展现自己。
一般说来,患者在治疗中一接触表现性艺术,通常能感到这种活动更开放、更自由自在、更有安全感、更舒服,他们觉得把他们感受到的东西写下来或画下来是非常容易的。
这是因为,表现性是一种植根于个人经验的人类共有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里都可以发现各种表现性艺术,人们借助它放松情绪和表现自我。
表现并不一定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当一个人在绘画、跳舞、演奏或倾听音乐、欣赏或自已写作诗文时,这些活动所起的作用即便未能宣泄郁积的情绪也是积极的。
通过艺术活动进行自我表现是非常自然的,就像走路说话一样。
行为和人格的变化往往并不依赖于一个人对自已经验到的问题的因果关系的确立,表现性活动可以让一个人把面临的问题表出来,而不是单纯地去探明它的原因。
在表现性活动中,人们面临的是问题的实际效果,这足以促使行为和人格发生变化。
现今的心理疗法尽管有250种之多,但基本类型只有两类,一类是把重要的变量定位在心灵中,另一类则是把它们定位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如果说表现性艺术与后一种观点比较接近,不着力于发现“无意识”,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拘泥于某几种固定的疗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标题下的各种方法包括表现性艺术都可以为我所用。
在多数类型的变化中,有很多引起变化的原因是说不清楚的,有的治疗者甚至可能随便找一个原因来说明患者发生的变化。
表现性艺术并不追求真正的因果关系,而只是帮助患者参加活动,解决问题,它的确切性质不能也不必加以说明,任何活动从画画到雕塑、从释梦到高度确定的不良行为的改变计划都可以作为它必要的成分。
表现性艺术和一些特定的行为变异如我向儿童、迟滞、机能缺陷的治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针对任何一种专门的变异,往往应用于更广泛的一般性领域,因而克服了许多专门的治疗方法的缺点。
冲突理论常常被看成是了解一般性行为变化的有用的理论,它在解释表现性艺术促使行为变化上也是最合适的。
冲突就是对目标的趋避的不协调。
回避表现为逃离目标区域,趋近行为则是逐渐向目标靠近,这两个方向的交点就是产生高度矛盾、焦虑、犹豫的场所。
通常所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采用唤起被压抑的回忆、情绪宣泄的策略,这些方法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逃避的水平,引发积极的趋近的行为表现。
行为疗法在把行为导向趋近反应时的做法是很有启发性的,它让患者慢慢指向目标,使焦虑水平下降,逐渐发生替代作用,而不是把戒备回避作为先决条件。
表现性艺术疗法也是一种促进趋近性行为的方法,并不直接去硬碰患者的回避性行为,这是一种最好的途径。
因此,与传统的谈话疗法相比,经表现性艺术治疗的患者中途退出的人数较少,成功率较高。
与谈话疗法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表现性艺术治疗能通过非指导性的活动和正强化使患者轻轻滑过冲突的焦点。
表现性艺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患者避免由面对面谈话带来的问题,因为艺术活动不会向患者提问题,这样就可避免许多无谓的细节。
由于没有这些麻烦,表现性艺术能够从一开始就以温和、开放的姿态迎接患者,获得的结果也不是什么深奥的见解。
对人来讲,可用于治疗的艺术形式非常多,目的可以是满足个人的自我表现,也可以解除个人的紧张情绪、平息内心的焦虑等等。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还有待于全面的研究和评价。
(高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