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 利息与利息率

货币银行学 利息与利息率

一是心理因素,即人们心理上或主观上认为现在财 货优于将来财货的时间偏好——“人性不耐”——人 们现期不消费而宁愿为将来消费积累更多资本的忍 耐心。
自愿放弃消费或自愿储蓄的倾向决定了资本的供应。
二是客观因素,即“投资机会”——人们对资本许 多不同用法的选择;人们可以在一系列的“投资机 会”中,为其资本选择最佳用法,这就决定了资本 需求。
运用公式:PV=1157625/(1+5%)3=100万元
2、终值
FV=PV(1+r)n
三、利率的种类
(一)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1、固定利率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不随借 贷供求状况而变动的利率。
2、浮动利率是指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 期调整的利率。
例如,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浮动利率,一般每隔 3– 6 个月调整一次,调整时大多以伦敦同业 拆借利率(LIBOR)为主要参照。
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借贷资金市场上资 金供不应求时,利率水平会上升。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 时,预期利率下降。
4、预期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引起纸币的贬值,从而给借贷双方造成 损失,借贷风险增大:
通货膨胀突然上升时,贷出资金的人因纸币贬值而 使本金受到额外损失;
通货膨胀突然下降时,借入资金的人因较高的借入 成本而承受额外的利息损失。

5、国际利率水平: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利率形 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6、汇率
汇率上升时,本币贬值,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 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减少,造成本币利率下降。
此外,财政政策、借贷期限的长短、借贷风险的 大小、历史利率水平的高低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 的决定。
第二节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IS—LM 分析的利率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4)
(二)均衡价格论(马歇尔) 基本观点:认为利息是资本需求与资本供给达到均 衡时的价格。 资本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资本的供给取决于抑制现在消费而对未来享受的 “等待”; 利息率由资本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一、古典利率理论(5)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了解利率的分类 掌握利率的计算:单利和复利计算 掌握货币的时间价值 了解利率的作用 重点掌握利率决定理论 掌握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利息与利率的定义 利率的计算方法 利率的种类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利率的作用
一、利息与利率的定义
(一)利息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取得的报酬,
一、古典利率理论(1)
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费雪、马歇尔。 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 费雪:《利息理论》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一、古典利率理论(2)
(一) 时差利息论
1、庞巴维克在边际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该理论:认为利 息的产生和利率的高低,都取决于人们对于等量的同一商 品在现在和将来两个不同时间内主观评价的差异。
2、实际利率指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 下的利率; 或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 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说明:在没有发生通货膨胀或在金属货币流通条 件下,不存在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分。
提问:实际利率可能高于名义利率吗?
四、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1、平均利润率:当资本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 的高低着利润总量。
(二)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
1、市场利率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 率。
当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时,市场利率下跌;
当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时,市场利率上升;
2、官定利率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 定的利率。
作用: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经济杠杆;在整个利率 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特点:官定利率水平的高低,不完全由借贷资金的供 求状况决定。
(二)单利和复利
单利指不论存款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 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新计算。
计算公式为:C = P ·r ·n ,
其中 C 为利息,P 为本金,r 为利率,n 为与利 率相对应的期限。
本息和计算公式:S = P(1 + r ·n)
复利是指经过一定的时间将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 金,逐年计算利息的方法。
公式:C = P [ ( 1 + r )n _ 1] 其中 r 是复利。
本息和的计算公式:S = P(1 + r)n
提问:我国金融机构采用什么方法计息?
(三)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 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1、现值
PV=FV/(1+r)n
例:在年利率为5%时,假定3年后我们需要 1,157,625元,现在需要投资多少(即现值多少)?
一是现在和将来在心理上和实际上的差别。如果人们目前 有迫切需要,同时预期将来经济发展会提供比现在更多的 物品,使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下降。
二是人们对未来估计不高,难以预测,只有目前的物品才 是切实可行的。
三是“现在财物”如果转化为资本,能提高生产力,生产 出更多的将来财货。
一、古典利率理论(3)
2、费雪的发展:认为利息的产生取决于两类因素: 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
3、公定利率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银行、公 会等确定的利率。
作用:只对会员银行有约束作用,对非会员银行则没 有约束作用。
(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产生的利率现象)
1、名义利率指没有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特点: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利率在名义上提高 了,但如果从实际购买力考察,利率实际上并没 有增加或没有名义上增加的那么多。
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营运职能而形成的 利润的一部分。
(二)利率 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
称为利息率,简称为利率。以公式表示: 利率=(利息/本金)×100%
二、利率的计算方法
(一)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1、年利率:1% 如:年息 5 厘,指本金 100 元,每年利息 5 元。 2、月利率:0.1% 如:月息 5 厘,指本金 1000元,每月利息5 元。 3、日利率:0.01% 如:日息 5 厘,指本金 10 000元,每天利息 5元。 4、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