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数字图像处理_第五章图像分割 ppt课件
数字图像处理_第五章图像分割 ppt课件
图像分割:将图像中有意义的特征或需要应用的特征提 取出来。
(简单而又难于实现的最基础的识别工作。人的视觉系统对图像分 割是十分复杂的,也是相当有效的。但分割原理和模型都未搞清 楚。)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背景
(近对角线构成直方图有明显峰值及阈 值,远离对角线者可用灰度平均值作为 阈值,用于区分两个区)。
目标 边界
灰度
3 影响因素 多特征阈值分割 b 灰度与灰度梯度图
灰度
目标
边界
背景
梯度
c 多波段:
R、G、B可分别组成R-B, G-B, R-B两维直方图, 图上强的地方反映一个区。
5.2 边缘检测
求上式最小值时的T,便是阈值.即对上式求微分
d{t[1P(T) ](1t)Q (T)} 0 (1t)q (T )t(p T )0
dT
根据假设,当t, p(z), q(z) 已知时,可求解阈值T.
该方法必须用两个已知正态分布的曲线合成来近似直方图的分 布,还要给定两个正态分布合成的比例t, 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最大方差阈值选取法
也叫大津阈值,把直方图在某一阈值处分割成两组, 当被分成的两组间方差为最大时,决定阈值。设一幅图像 的灰度值为1~m级,灰度值i的像素数为ni,则像素总数为
N ni ,各值的概率 pi ni / N,用T将其分成两组 i
C0={1~T}和C1={T+1~m},各组产生的概率如下:
1 边缘检测原理 其导数在边缘方向取得极值
0
0
(a) 一幅纵向 0 边缘的图像
(b) 每行像素的 灰度剖面图
(c) 一阶导数 (d) 二阶导数
从数学上看,图像的模糊相当于图像被平均或积分,为实现图象的 锐化,必需用它的反运算“微分”--加强高频分量作用,使轮廓清晰。
1 边缘检测原理
梯度对应一阶导数,对于一个连续图像函数f(x,y):
5.1 阈值分割
1 阈值分割原理
g(x,y) L LE B
f(x,y)T f(x,y)T
非理想情况,各段的分界不明显,
3种误差 a)增加了新的区域,b)失去了原有的区域,
c)区域分割边界定位不准确
动态门限:把图像分成子图像,子图像做直方图,再定不
同的门限
2 阈值的选取 最小误差阈值选取法
假设图像中目标及背景的灰度为正态分布,其灰度分 布概率密度函数分别p(z), q(z).设对象物占整体图像的比
例为t,此时整体图像的灰度概率密度由下式决定
tp (z)(1t)q(z)
现在用阈值T分开:当z>T 时
为背景,反之则是对象物。
p p(z)
q(z)
o
T
z
目标和背景概率密度分布
最小误差阈值选取法
把背景误认为对象物的概率:
T
Q(T) q(z)dz
把对象物误认为背景的概率:
1P(T)Tp(z)dz
错误区分的概率: t1 P ( T ) ( 1 t) Q ( T )
概率统计的阈值选取法 如:目标占整幅图像面积百分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影响因素 噪音、照度不均匀,结构特征等。
简单情况下取直方图谷值点作分割阈值。 图像中有噪声干扰,先平滑处理,后取门限 光照不均匀:
a先修正光照不均匀,再取门限。 b 分区分割以减少光照不均匀而影响的分割效果
暗
暗
亮
暗
暗
3 影响因素
多波段: R、G、B多幅直方图同时出现谷值。
从1~m之间改变T,求上式为最大值时的T,既是最大方差阈值
最大方差阈值选取法
实现过程: 从T从1~m逐一改变,每变一次,对应一个 2 (T ) ,
具有最大 2 (T ) 的T即是最佳阈值.
讨论: * 此方法可操作性强; * 无论图像有无双峰都可得到较满意结果; * 局部图像二值化效果更好 * 可推广到双阈值图像分割
C0产生的概率为:w0
T
pi
w(T)
i1
C1产生的概率为: w1
m
pi
1w0
iT1
最大方差阈值选取法
C0的平均值:0
T
ipi
i1 w0
(T)
w(T)
C1的平均值:1i T m1iwp1i 1w ((TT))
m
其中, ipi w00w11 是整体图像的灰度平均值
i1
两组间的方差:
2 ( T ) w 0 ( 0 ) 2 w 1 ( 1 ) 2 w 0 w 1 ( 1 0 ) 2
梯度矢量定义:
f(x,y)Gx
GyT fx
fT y
梯度的幅度: f( x ,y ) m ( fa ( x ,y ) g ) ( G x 2 G y 2 ) 1 2
梯度的方向: (x,y)arcG tay G nx)(
最大方差阈值选取法
可以将最大方差阈值推广到双阈值分割,根据上面的 公式推广为:
2 (1 ,2 ) w 0 , 1 [ w 0 (0 0 , 1 ) 2 w 1 (1 0 , 1 ) 2 ]
w 1[w 2 1 (1 1 ,2 )2 w 2 (21 ,2 )2 ]
w 0 ,2 [ w 0 (0 0 ,2 )2 w 2 (2 0 ,2 )2 ]
取局部特征:如纹理——粗糙度 此结构特征优于灰度特征,与结构有关,若取局部特征, 并对局部特征图平滑之后,再取阈值,则效果更好。
3 影响因素
多特征阈值分割
a 灰度及平均灰度(3×3区)二维直方图
--若集中于对角线区则表示灰度均匀 平均灰度
区。
边界
--若远离对角线者(灰度与平均灰度 不同)是区域边界。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五章 图像的分割
5.1 阈值分割 5.2 边缘检测 5.3 区域分割 5.4 Hough变换 5.5 近邻法分割 5.6 基于动态聚类的分割 5.7 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割 5.8 其它分割方法
第五章 图像的分割
图像处理有两大类目的: 1.改善像质(增强、恢复) 2.图像分析:对图像内容作出描述
图像输入 光电变换
数字化
预处理
图像增强 图像恢复
图像分割
阈值分割 边缘检测
……
描述 解释
图像分析理解
图像识别
一般的图像处理过程
特征提取
第五章 图像的分割与描述
图像分析:(也叫景物分析或图像理解)
可看作是一种描述过程,主要研究用自动或半自动 装置和系统,从图像中提取有用测度,数据或信息生成 非图的描述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