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之初,本为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产生于长期的劳动实践2.掌握造字的四种方法及其特点3.了解汉字演变的流程及隶变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造字法及隶变教学设计一、文字的产生自从有了人类,大概就有了语言。
但口头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很大局限,不能保存,不能准确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既能代表语言的声音,又能体现语言的意义的载体——文字。
所以说,语言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二、最初的语言形式文字形成前,最直观的表意载体就是图画。
用图画来记事和交流、以事物的形象代表事物的办法,启发诱导古人慢慢造出了真正的文字,这些文字跟图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字形很可能就是描画某个东西,我们管这种文字叫做“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汉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我国能确定的最早的形成体系的汉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三、汉语造字法:六书1.象形。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例如:人(甲骨文)月(金文)2.指事。
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例如:本(小篆)上(甲骨文)3.会意。
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例如:从(甲骨文)相(甲骨文)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
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
4.形声。
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
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
例如:河:左边是“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
谋:左边是“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
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5.转注和假借。
转注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
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
”假借是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
例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求”。
许多文字学者认为,只有前面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后面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
四、汉字的演变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并且不断趋向平直、方正和线条化,构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但几千年来汉字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绘画或表意符号的基本格局,没有像其他文字一样变成纯粹的表音文字,这是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
汉字演变过程中,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1.甲骨文、金文、小篆。
今天见到的甲骨文多是商代的,它的字体象形程度高,笔画简单质朴,而且写法很不固定,笔道的多少、方向和偏旁的位置也灵活多变。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应用年代从商代早期到秦灭六国,它的字形大小趋于一致,线条圆润而凝练,排列整齐,古朴厚重。
小篆又名“秦篆”,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它的字形进一步趋于规整匀称,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一部分字形明显简化。
2.隶书。
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从现有的材料看,隶书在战国晚期已经基本形成。
隶书的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
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隶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①解散篆体,改曲为直: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
②偏旁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③偏旁混同:隶书以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④结构简省: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⑤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
3.楷书。
“楷”即“楷模”义。
楷书保留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字体端庄,书写方便。
它形成于汉魏之际,进入南北朝后,代替了隶书的正统地位。
长期的使用证明它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因而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法史上一个最大的流派。
五、课堂活动书法欣赏(播放课件)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和了解了汉字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内容包括体会汉字如何起源于图画,介绍汉字的几种主要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情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使我们感受到汉字的极大魅力,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七、布置作业完成有关练习题。
《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书写运用中常见错误。
2.了解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方法。
3.明确汉字书写中的规范原则。
教学重难点汉字应用的常见错误及对策教学设计一、导入:认识这些字吗?本商店出售茶畿皇後大酒店欢迎您这些字有什么区彆向大家錶示欢迎本店洗發、理發他最喜欢吃家乡的汤團本店回收氿瓶此处不准仃车村子前有一个小山坵屋子里很安靜二、“繁”带来的麻烦:误写繁体字简化字形同义不同幾个—茶几—几後来—皇后—后彆扭—区别—别钟錶—表示—表简化字来源于已有的同音字,如:丑(子丑寅卯)/醜(醜陋)——丑板(木板)/闆(店老闆)——板面(面孔)/麵(麵條)——面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发:發(出发)、髮(毛发)团:團(团队)、糰(饭团)又如:历:歴(经歴)、曆(曆法)复:復(反復)、複(複雜)纤:纖(纖细)、縴(縴绳)台:臺(高臺)、檯(榭檯)、颱(颱风)三、“异”造成的别扭使用了不规范的字:酒(氿)停(仃)使用了异体字或旧字形:丘(坵)静(靜)四、“简化”不“简单”1.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完全同音同义,就叫做“异体字”。
异体字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而形成的。
2.繁体字。
(相对于简化字而言)指笔画结构复杂、已经为简化字取代,在一般场合下停止使用的汉字。
3.简化字。
(相对于繁体字而言)指改造繁体字而形成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
汉字该怎么简化?省:即简省字的笔画(简化偏旁)并: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又并又省:不但合并某些单字,而且造一个新字形来表示繁体字简化归类:(1)省略法。
边:丽(麗)乡(鄉)离(離)角:声(聲)际(際)阳(陽)内外部:奋(奮) 开(開)会意法:體—体竈—灶塵—尘淚—泪轮廓法:傘—伞龜—龟齊—齐齒—齿形声法:简化形旁:惊(驚)简化声旁:担(擔) 洁(潔) 苹(蘋) 拥(擁)非形声改形声:邮(郵) 审(審)符号法:區—区趙—赵漢—汉權—权對—对草书楷化:學—学貝—贝長—长爲—为書—书(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汉字使用的基本要求:①不写繁体字。
②不用异体字。
③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④笔画规范,不写错笔形。
⑤字迹工整,间距合理。
⑥慎用生僻字。
五、小结:把根留住如果说,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
英语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设计)《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汉字结构,正确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课堂活动1.五行偏旁。
以五行偏旁中任一偏旁为例,举出含该偏旁的10个字。
2.试写一副有完整意思的同旁联。
3.多变的五行偏旁。
4.汉字合体字组合结构类别:①上下结构(上下、上中下)②左右结构(左右、左中右)③包围结构(全包围、三包围……)④框架结构。
5.作个游戏,分析一下自己同桌的姓名,属于什么结构。
★工具箱1.汉字房屋的构件汉字构件三层次:笔画、部件和偏旁。
(1)笔画。
汉字的最小构件。
根据笔画形状,可以给汉字分成几十种笔画。
最基本的有:横、竖、撇、点、折五种。
(2)部件。
由笔画组成,独立书写单位,不一定有语音、意义,有构字能力。
(3)偏旁。
高于部件的构字单位,合体字一级拆分后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包括形旁和声旁。
2.汉字房屋的架构(1)书写笔顺的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
可以举二、三例示范。
(2)汉字拆分,注意两点:汉字拆分到部件、分级拆分。
(3)拆分一下前后位同学的姓名。
★小试身手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结构特点:由于美术字体可与绘画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有生动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1)主标志跑动的“人”的造型同时具有汉字“京”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2)“beijing2008”字体采用了汉简风格,将笔画与韵味有机地结合再一起,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3)字体与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页更符合市场开发地目的。
而拉丁字母虽也可以设计成图案式样,但从艺术字体本身看不出文字意义。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分析“中国印”的创意——“京”,设计成人字形,是书法与绘画的结合。
“京”,既是奔跑,又是欢迎。
“印章”形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展现……★补充小练习拆字谜语:“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打一字(一)“他们两人离开了”打一国家名(也门)“走人”打一足球术语(越位在先)“皿”打一成语(一针见血)《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2.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消灭错别字。
3.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做练习巩固知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教学关键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过程一、导言文字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城市而言,规范、优美的文字招牌、标语、广告牌是街头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文明城市,要坚决反对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
就算是做广告,也应昭示文明,不应在广告中出现错别字。
这样的错别字误导小学生不说,还大大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此外,商家频繁使用错字的行为,也违反了《通用语言文字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出面做出处理。
呼吁广大市民应做到优化文字环境,正确使用汉字。
二、了解错别字三常错别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出错的原因:1.字形相似而误。
“公厕”而非“公则”、“招聘”而非“招骋”、“专座”而非“专痤”2.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
“候车”而非“侯车”、“咨询”而非“资询”、“排档”而非“排挡”、“灌饼”而非“罐饼”3.音同或音近而误。
“隐形”而非“隐行”、“招聘启事”而非“招聘启示”、“库存”而非“裤存”4.义同或义近而误。
“形象”而非“形像”5.滥用繁体字。
如:休闲服”三、讲述错别字笑话1.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待了一段时间,自以为汉语不错,一天,他没有带翻译就一个人逛街,逛了一天后,回到宾馆,对翻译说:“你们中国人真有自信。
”翻译问:“怎么了?”他说:“我每走过几条街,就可以看见一些大牌牌,上面写着:中国很行,中国商业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中国建设很行,中国交通很行,中国人民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