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课件12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课件12
•
——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言》
雍正在《耕织图》 中亲笔题诗
清代乾隆皇 帝令在颐和 园的一角按 水乡农家风 格建造的景 观,题名 “耕织图”。
清代《皇帝亲耕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统治者高度重视,认识到恢复和 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清朝前期政治、政权的相对稳定。
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理清线索
唐朝
曲辕犁 筒车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 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前期经 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 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夕阳无限好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只是近黄昏
•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20.相对于日本的维新派,中国的维新党人显得幼稚而经验不足。( )
•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人权宣言》明确地表达了国家最高权力来自国民,即主权在国民的进步思想。这一思想对提高国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推翻主权在君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引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分析人口
增长的原
因。
29690
4253
9845
10942
康熙八年 康熙五十年 雍正十二年 乾隆六十年 (1669年) (1711年) (1734年) (1795年)
人口过快增长的积极影响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 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力是最 活跃的因素。
积极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的 发展。
• 修建堤坝、渠堰、 海塘
• 品种增加 • 种植面积扩大
经济 作物
粮食 种植
• 改进种植技术 • 改良新品种 • 推广高产作物
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作用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有利于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
传统手工业
新变化
丝织业 棉织业 印染业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 发展
本节课任务
澄清 明确 理清 分析 探究 升华 观念 背景 线索 表现 人口 主题
澄清观念
1、顺治
2、康熙
3、雍正
4、乾隆
5、嘉庆
6、道光
7、咸丰
8、同治
9、光绪
பைடு நூலகம்
10、宣统
清朝前期
顺治帝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 居世界首位。
明确背景
《耕织图》
•
材料二:旧制度死亡,万劫不复;但是人们不可以以为在旧制度的废墟上,不会再建起专制暴政或无政府状态:这是大革命的私生子;只有自由才是大革命的合法女儿,在上帝的帮助下,自由有朝一日终将驱逐僭越者。
•
——引自(法国)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言》
•
材料三:这场(法国)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数
顺治18年(1661年)
6.88亩
康熙60年(1721年)
8.26亩
雍正12年(1734年)
8.13亩
乾隆49年(1784年)
2.51亩
学习 与 探究
图表说明 了什么问 题?
说明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 康熙55年,康熙帝谕道:今太平已久,生齿 甚繁,而田土未增……或有言开垦者,不知 内地实无闲处。
•
16.材料所述的中日两国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
•
17.欧美列强不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明治维新不利。( )
•
18.进入19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列强在亚洲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重重。( )
•
19.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列强侵略,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目标。( )
•
矿冶业 制瓷业 制茶业
手工业工场
江宁机户
佛山镇
商业
商业网
工商业市镇 商业大都市
商帮
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 区域性市场 全国性市场
盛泽镇 汉口镇 北京、苏州
晋商 徽商
人口的增长 探究人口增长
材料一: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人 口
(
学习 单
经济发展与,
位 :
国力增强探,究 万
社会安定。 人
)
结合教材
•
而清朝戊戌变法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对应题号后涂(填)“C”。
丝织业 陶瓷业
商业繁荣 市坊分明
宋朝 明朝
占城稻 茶树、植棉
丝织业、棉纺 织业、制瓷业、
造船业
早市、夜市、 草市
引进玉米、甘 薯、马铃薯、 花生、向日葵
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中心
出现了 晋商、徽商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大片荒芜土地被开发 • 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耕地 面积
水利 兴修
• 黄河、淮河及大运 河治理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 乾隆58年,在查看了《清圣祖实录》,比较 了康乾两朝人口之后,得出了“朕甚忧之” 的结论。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人口过快增长的消极影响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启示: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相适应。
本课知识点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