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

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

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教育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作文讲评又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法之一.作文讲评的过程是一个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双边活动的过程.上好作文讲评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文讲评中,教师要指导到位:注重于写作思维,写作方法,修改技巧的指导,在启发,激趣上下功夫.要让学生成为讲评,修改作文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讲评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作文讲评的策略《江西省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策略指南》中指出:“教学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质疑,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自主感受事物,自已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作文讲评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要使学生明白“怎样去写作文”“怎样去修改作文”的道理,就必须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应把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融为一体.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时候,老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这主要表现为:作文讲评要善于启发,善于引导,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和作文方法.1,启发学生写作思维.无话可说写不出作文,有话可说并不意味着写出好作文.有时,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写出的文章各有千秋,文章的立意,情境,格调有时大相径庭.老师在作文讲评时,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启发学生选用自己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一位语文老师在启发学生写作思维时运用逆向思维方法于以引导,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他要求学生将他所列举的成语进行逆向思考,确立不同的观点.如“官不打送礼”变成“官要打送礼”的--(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两耳不闻窗外事”变成“两耳要闻窗外事”,--(青年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前人栽树,后人乖凉”变成:“后人栽树,前人乖凉”--(青少年要孝敬老人).这种思维对学生很有启发,对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独辟蹊径的探究精神无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作文讲评时,万不可给学生设置各种障碍,更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新思维,哪怕是不合理的想象也应当给以表扬.2,修改方法上的“导”.“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作文讲评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写好作文除了自己坚持不懈地写外,还必须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一般来说,精品力作的好文章大都是修改出来的.因此老师必须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但是有时在实际修改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修改的时候还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方法于以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技能.1,从全班中选择一至二篇优秀作文.树立典型榜样,让学生逐一轮读,领悟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从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2,将全班学生根据不同水平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各人充当一个角色:“小作者”“读者”“小老师”.“小作者”可为文章辩护,“小老师”重点查找文章的错,漏,病句,“读者”对自己读过的文章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你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为什么要选这些内容?大家一起初次修改.3,各小组将初次修改的文章在小组间轮流传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文未.几经传阅之后,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许多建议,以此作为自己修改作文的参考.3,写作方法上的导.常言道:”文章有法,文无定法”.作文的写法因文体,材料各有异同.作文的写法比较灵活,主观性大.在作文讲评时,老师可以将课本上的课文的写法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模仿,也可以选择报刊,杂志等文章的写法介绍给学生,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文章的写法进行分析比较,在实践中于以运用.讲评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写其所见到的,述其所想到的.在写作方法的选择上,要尽量让学生展开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题材,比较其表达效果.有一次进行记叙文记事顺序训练时,我将学生作文中的选择的事例拿来作讲评材料,用不同的叙事顺序(倒叙,插叙)要求学生重写结果,学生不仅学会了多种叙事方法,而且体会到了记叙文的叙事方法因文而异,因主题的不同而选择的叙事顺序也应有所不同.懂得了如何抓住重点,深化主题的技巧.4,突出重点,趁热打铁作文讲评课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审题,立意,深入角度的指导上.学生作文最难的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学生读了不少书,背了一些写作方法,但自己动手写作时无法联系运用.究其原因是老师指导不到位.作为一个老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面对一道题都能很快打开思路,选好审题角度.如我所在的中学有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以沟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很多学生写的记叙文没有中心事件,没有线索,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必要的描写,在表达上概述式,说明性,介绍性的语言很多.后来,这位老师生病住院,我代他作了这次作文讲评.我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同问题,着重于审题,立意的技巧教学,指导学生区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法,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原题重写或修改,结果,绝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符合题意了.作文讲评的时间距离不宜太长,要趁热打铁.因为学生刚写完作文,其思维仍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如不及时讲评,学生的写作思维就会逐渐消失,会产生一种饭冷菜凉的感觉.一般说来,最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行为的反思,弥补自己的不足.二,作文讲评的方法(一)老师课堂讲评的方法1,全面分析和重点讲评相结合老师在学生每次作文后,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阅读,并作好记录,在进行作文讲评时,要将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去年冬天,在学生学了《济南的冬天》一文后,我要求学生仿写《湖口的冬天》,在阅读学生作文时我发现普遍存在着套用或抄袭课文句子现象,我分析其原因是学生对当地的冬天观察不细致,作文词语贫乏,因而,在进行作文讲评时,我便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进行重点分析,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指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将事物特征描绘出来,通过一番引导,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很有特色的口头作文,对冬天的景物描写得也较逼真生动.在要求他们重写或改写时,文章就较以前大有起色了.2,讲评与对照相结合在进行作文讲评时,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评对照检查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要求学生找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和自已的作文进行对照.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同时,老师也可以做一下“下水作文”,向学生介绍自已是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组织语言等方面的情况,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今年春天,我要求学生以美为话题,记叙一个人.有一个学生写了一位收废品的老人在收废品时,将一个人家小孩的存钱罐收去了,第二天,老人将存钱罐的钱分文不少送还了主人.选材很好,但构思,描写都有一定的欠缺,我便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其本素材,进行重新构思,先描写收废品老人的外貌(让人厌恶),再写收废品老人到我家收废品时的情形,(一分钱也不多给),第二天,老人将存钱罐的钱如数送回.我“心里油然升起敬意.”在进行作文讲评时,我将学生的作文和我的下水作文同时印发给全班同学,要求同学们进行对照,评比,从中体会文章应如何构思,应如何组织篇章,深化主题.通过这样讲评,学生从中学到了许多作文技巧.3,欣赏佳作与集体讲评相结合初一年级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在进行记叙文训练的过程中,对人物,事件的描写方法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引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吸取方法和技巧.在进行“细节描写”专项训练时,我指导学生欣赏《一面》一文中对鲁迅先生“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很好,”“头发约摸一寸长……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作者巧抓“瘦”中的“精神”来表现,以头发胡须为描写内容,始终透露着斗争精神,这样的细节描写真是细微之处见精神.在进行语言生动性的描写指导时,我也借助于优秀作品指导学生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如宗璞《紫藤萝瀑布》有一段关于紫藤萝的描写:紫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通过分析,讲评,学生明白了要使语言生动,形象,除了观察细致外,还必须善用修辞,化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当然,在选择佳作时,不要选择离学生距离太远的作品,最好选择教材上的或学生的习作,这样学生就可以评判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的方向.4,口语训练和写作讲评相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作文讲评课上,老师不能“一言堂”,唱“独角戏”,而应该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听别人谈作文,评作文.学生读自己的作品,读着读着,有时读不下去,原因何在?发现自己的作文不妥就停下来,自己修改.再谈再改,好了,老师不需费口舌了.听也是如此,听着别人谈不下去时,自己也在思考如何修改,如果老师点着名叫我帮助别人修改怎么办?你说,这种讲评方法比传统的讲评方法要好多少倍呢?(二),学生自主讲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作文讲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丰富作文批改的形式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因此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学生互批互改.这种方式是为了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平时作文讲评中,我们一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把全班学生按能力的强弱分成六人一组,组内同学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互改.一种是让学生自找伙伴,相互评改.这种互批互改刚开始的时候,很有点乱,其原因是学生之间彼此都有照顾面子的想法,大部分同学不讲他人作文的不足,总评尽是美语,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必须在学生互改之前提出一些要求,防止学生走马观花或不讲真话,同时,老师可先做修改示范,传授一些批改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就可以消除心理障碍,有针对性的修改.通过学生之间的修改和综合性评语的实践,学生既可以从中学到他人习作中表现出来的写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可能使学生从他人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引以为鉴,不重犯类似的错误,这对今后的作文大有好处.2,学生自批自改对学生作文,让学生互相批改是为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逐步转变到主角地位,向他人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是为自已修改自已的作文做准备的过程.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已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学生自批自改的讲评方法,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相互批改中取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否则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学生只有在互评互改中,才能具备一定的修改作文能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产生对自已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的想法.怎样去指导学生自已批改自已的作文?我们应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作文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边读边思考,接着要逐句逐句的细读,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直到自已满足为止.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改,细改,改好.通过自我批改后的作文,再与同学交流或交老师批阅.老师在学生自我批改的这一环节中,决不能放任自由,应加强指导,随时抽查学生批改的效果,使学生能公正合理进行自我评价,认真细致地批改每一个不足之处,并教育学生逐步养成自查自改的良好习惯.结束语:作文讲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作文讲评的过程是老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在这一活动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提高写作能力.老师应摒弃传统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全面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