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课程名称暑期社会实践班级与班级代码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李培亮学号 11251001208名单丁海翠提交日期 2012/9/2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姓名丁海翠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Bright Soul暑期调研总结 (1)二、汕尾市实体书店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4)三、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6)Bright Soul的暑期调研总结这个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暑期调研活动。
Bright Soul是我们的队名。
它寓意着我们每个成员对光明对温暖的追求。
我们的调研主题是汕尾市文化产业建设之图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粤东沿海地区的丘陵地带,其前身是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过去的一年里,汕尾市以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打造人文汕尾,全力推动汕尾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图书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Bright Soul团队想借此机会对汕尾市特别是图书产业有一个更加具体的了解,于此同时,唤起人们对图书产业建设的重视。
一、主要任务在汕尾调研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①就“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学校文化建设”采访学校校长和有关专家;②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中小学生和当地民众对增强汕尾图书文化建设的看法和建议;③向书店零售商、批发商等了解目前汕尾图书行业发展现状和经营模式转型的发展目标;④前往市图书馆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其藏书种类和数量以及当地民众阅读的积极程度;⑤总结调研成果,分析汕尾市图书产业的现状及未来。
二、调研流程及结果7月9-10日,我们先是走访了汕尾市城区的三间书店。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分别对书店经理,书店员工还有消费者进行了采访,并向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
结合各方反馈回来的意见,在实地调研结束后,我整理了一份汕尾市实体书店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请见第4页】7月10日,我们采访了汕尾日报社。
汕尾日报作为权威的党政机关报,是当地的主流报刊媒体之一,因而对整个汕尾地区各方面的情况都具有一定的了解。
被采访的对象是报社的一名主编、一名主任,和经济部记者。
可能是因为报社日常工作的关系,无论是主任、主编还是记者都十分认可和支持我们的调研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给予报刊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
比如,报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辆正式的采访车,并且报社的总体外观及各类设备条件也相对陈旧。
另外,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主编、主任,还是记者,都比较强烈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汕尾市当地民众并没有普遍形成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读报并不是大部分老百姓平时的主要业余活动,阅读还没有真正深入地走进各层老百姓的生活里。
7月11日,我们先后两次走访汕尾市图书馆,想要采访图书馆馆长。
但是皆因馆长外出开会,联系不上,采访没能实施。
根据我们团队对民众的采访和对图书馆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图书馆存在着一下问题:①图书馆藏书种类不足,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并且借阅手续繁琐;②馆内没有冷气设施,夏日炎炎,这点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③馆内工作人员匮乏,两次走访,整个图书馆我们只看到了三名工作人员;7月12日,我们走访了汕尾市文化局,但是办公室主任外出,事后电话也联系不上,采访无果。
期间,给我们主任电话的工作人员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打电话也没用的,打了他也不会接受你们的采访”。
在7月9日、7月12日,我们走访了汕尾市逸夫小学、林伟华中学,对学校相关领导及资深教师进行采访。
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逸夫小学因为教育资金问题,虽然有将图书馆的建设列入计划当中,但是却没有提上日程。
并且学校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班级读书角难以推行。
至于林伟华中学情况相对来说要好的多。
学校设有图书馆,但是种类不足。
从对林伟华中学老师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阅读读物的种类较少,阅读内容不丰富,大多为娱乐生活类和文史艺术类书籍,同时阅读积极性有待提高。
三、调研心得及感悟调研活动提供了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培养了学生团队的协作、公关与沟通能力。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将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与中小学学校相关领导、书店经理沟通,与当地民众和学生交流,听取专家的意见,了解当地文化建设特别是图书产业建设的总体情况,总结出有关改进当地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建议,锻炼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次调研活动或许会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确实我们每个成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好的第一步,为我们下一步奠定基础。
同时,活动引起当地人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视。
当然,汕尾市文化产业要想取得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更多比我们团队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调研活动。
让我们一起期待汕尾市图书产业未来的发展!汕尾市实体书店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7月9-10日,我们调研队伍一行六人先后分别走访了汕尾市城区藏书量最大的三间书店——世纪购书中心、育才书店和新华书店。
走访过程中,通过对书店经理、书店员工还有消费者进行采访,并向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对汕尾市书店的运营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随着汕尾市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增加了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视程度。
而这对于实体书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发展机遇。
下面,我们将用SWOT分析法从发展优势、发展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分析汕尾市实体书店的运营现状。
S:发展优势1、有利的地理位置:作为汕尾市藏书量最大的三间书店,他们都分别为于城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中心地区。
有利的地理位置最大程度地方便了消费者。
2、多元化盈利模式: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三间书店都已经摆脱了传统书店只销售图书的单一盈利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销售图书为主,销售文具、体育用具、音像作品等为辅的多元盈利模式。
这一特点在世纪购书中心和育才书店尤为突出。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在给读者提供更多服务和体验的同时,也扩大了书店的消费群体。
3、舒适的阅读环境:实体书店能给读者提供试读和阅读的环境,这是网上书店无法比拟的。
实体书店不仅要出售书籍更要营销服务。
而三间书店都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提供了较好的阅读环境。
W:发展劣势1、民众阅读意识有待加强:汕尾市当地民众并没有普遍形成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还没有真正深入地走进各层老百姓的生活里。
2、经营成本高:实体书店的经营成本相较网上书店高,主要为房租、仓储等物业成本和专业导购的人力资源成本。
3、折扣少:实体书店相对网上书店优惠活动少,折扣也少。
4、书籍种类不全:虽然三间书店已是汕尾市城区藏书量最大的书店,但是在采访中仍然有许多读者反映书店书籍种类不全这一问题。
三间书店的书籍都主要集中为青少年的休闲娱乐类书籍和课辅教材。
5、消费群体范围窄:在对书店经理和店员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实际上,书店的消费群体范围十分窄。
表现在书店的消费群体主要为青少年,而热销的书籍主要是课辅书籍和幼儿书籍。
6、阅读环境有待完善:虽然三家书店都给读者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试读和阅读环境,但是相比较下来,无论是从光线、场地、座位等方面,世纪购书中心和育才书店这两间私人书店都做得更好。
新华书店在阅读环境的方方面面都有待加强。
O:机遇1、国家政策鼓励文化发展,随着汕尾市经济的发展,未来政府可能会机遇政策上的支持。
如税收方面。
2、通过出租场地举办画展,摄影展,讲座等,或者是与学校政府联合举办活动提高书店的知名度和客流量。
比如说育才书店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阅读活动。
3、随着汕尾市民众阅读意识的提高,人民图书质量和阅读效果的重视程度加大。
T:威胁1、网上书店的冲击:在对世纪购书中心的经理的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实体书店最大的威胁来自网上书店逐步被民众接受所带来的冲击。
网上书店的物流配送日益完善,同时通过低价、折扣抢占市场。
2、阅读方式的转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免费电子书的流行,传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电子话阅读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3、经营成本的上涨:租金等物业成本的上涨给实体书店的运营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通过对汕尾市实体书店运营现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实体书店想要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更为长远昌盛的发展,必须科学、充分地分析汕尾市民众的阅读现状。
在运营过程中发展完善已有的优势,改进劣势,把握机遇,直面挑战!汕尾市民众阅读情况调查报告7月10日,我们调研队伍一行六人采访了汕尾日报社。
汕尾日报作为权威的党政机关报,是当地的主流报刊媒体之一,因而对整个汕尾地区各方面的情况都具有一定的了解。
被采访的对象是报社的一名主编、一名主任,和经济部记者。
报社主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有长年的新闻工作经验。
他的工作地主要在汕尾,广州是居住地。
在采访过程中,他不仅详细地告诉我们汕尾市文化产业的现状,还以他的个人经历对比叙述了汕尾、广州两地民众对待精神产业的态度。
由于历史的传承,各地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
汕尾市在国家与地方政府政策的带领下,总体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
但是在社会各方面同时前进的背景下,汕尾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并没有特别突出。
具体来说,报社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1、当地政府给予报刊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报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辆正式的采访车,记者平时外出采访也不太方便。
另外,根据我们队员的观察,报社的总体外观及各类设备条件也相对陈旧。
2、由于当地的报刊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很多主要的新闻工作人员(包括编辑、记者等等),有着比较大的流动性,也就是说报社很难留得住新生的人才。
这点对报社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3、当地民众虽然对政治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是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政治意识,因此,类似于党报这类报刊,更多地只是走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各层老百姓的生活中。
所以,作为党报,发行量与普及度,并没有很明显的必然关系。
另外,根据主任和记者的叙述,我们还得知了汕尾市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以海丰县为例,最近几年大力支持文化,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譬如在县内建成了一个教育园区,并就单单一个中学就投资了1.2亿,等等。
诸如很多建设投资政策的实施,实际是和当地的文化底蕴有关,它起着一个重要的导向作用。
当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无论是主编、主任,还是记者,都比较强烈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汕尾市当地民众并没有普遍形成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读报并不是大部分老百姓平时的主要业余活动,阅读还没有真正深入地走进各层老百姓的生活里。
老百姓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还没有特别深刻的领悟,因而也没有所谓的大力支持。
这个情况和广州等大城市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们认为要改变这个值得担忧的现状,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对汕尾市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研报告7月8-9日,我们调研小组分别前往汕尾市逸夫小学、林伟华中学等学校采访相关校领导以及资深教师,并于实体书店内对正在阅读的中小学生进行选择性地面对面采访,且对他们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