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
结论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冲破了教条主义的 传统观念。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地推 动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市场体系的形成、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多元分配方式的形成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同时,也应看到现行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缺陷,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成完善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弊端
2014141130 朱敏敏
CONTENTS
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Fra bibliotek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艰难
2 市场秩序混乱 社会信用缺损
3 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金融体制存在较大缺陷
4 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突出
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
5 政府职能转换滞后
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薄弱
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艰难
2
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社会信用严重缺损
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无论在商品
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违法、违 规行为,如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
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 不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引起的诚信缺 失,比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缺失更有害,不仅扰乱市场经 济秩序,而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无论是在行业准入方面,还是在资源获得方面,个体私 营经济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还缺乏坚实的财产保护体系、规范 的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做基础,由此会导 致个体私营经济的业主权利受到侵害,也会导致业主想 方设法“钻空子”、损害公共利益。 个体私营经济由 于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历史不长、所以融资 困难。
4
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突出 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
一、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突出
1、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 增长缓慢。 2、国有单位之间收入差别过大和内部平均主义严重的局面并存。 3、个人收入的透明度不高,监控体系不健全,政府运用税收杠杆调 节收入差距的力度不够。 二、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
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部门垄断和地方政 府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 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3
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金融体制存在较大缺陷
1、我国投融资活动中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动用财政性资 金、指令国有企业投资和国有银行贷款等不同方式,频繁介入一般竞争领域的 投融资活动,往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局部投资过热的直接诱因。
2、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潜在亏损较大,主要是其治理结 构和经营机制不健全,直接融资不发达,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 源主要依靠间接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金融体系不适应多种所有制 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金融业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到2000 年末,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高达26%,金融监管比较薄弱。金融业在 日益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下,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THANKS
1、对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原有欠帐还未完全弥补,存在较大资金 缺口。 2、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的新机制不完善。
5
政府职能转换滞后 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薄弱
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在发展观念上: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忽视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 展的偏向; 在政府职能上:直接干预市场较多,项目审批职能较多,战略导向和创造外部环 境的职能相对薄弱; 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纵向管理层级多,横向部门相互分割,管理成本高,效率低; 在约束和激励机制上:有些责任不明确,存在权力与利益挂钩、权力与责任脱钩 的现象,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在决策方法上: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亟待 建立; 在工作作风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 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影响比较恶劣。
一、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职能错位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A
国有资产仍大量分 布于一般竞争性领 域,严重制约了国 有经济竞争力和整
体素质的提高
B
国有资产仍大量分 散于中小企业之中, 户数比例高,资产
比例小
C
在基础设施、基础 研究、基础教育等 需要国有资本充分 发挥作用的领域, 国有资本投入严重
不足
1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仍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