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
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
○1各种物质生产条件
如土地等自然资源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
○2人类的劳动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
4、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私有制社会是不言而喻的,对社会主义而言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提出的新问题
5、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7、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东部和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8、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事关社会主义建
设大局十大关系问题,其中包括东西部发展和沿海内地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覆盖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9、党的十七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0、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12、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
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
16、毛泽东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成为
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8、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19、2005年,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
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1、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5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6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险增值
○7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22、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2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2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25、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2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一国两制”
2、香港、澳门
3、邓小平1982年
4、目的: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5、意义: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1、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
2、区域发展不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