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蛋白酶原意义

胃蛋白酶原意义

4.检测结果理解误区说明:
误区一:大批体检,仅测定PGI,接近70%的结果在40-70ng/ml范围,低于70ng/ml怀疑胃萎缩,不好解释。实际情况是仅测PGI,未测PGII所致,当复测PGII时比值90%以上都大于3,此类情况因中国“十人九胃“,绝大多数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属正常生理性胃酸分泌不足。
PG主要用于胃粘膜萎缩和胃癌高风险性筛查,以PGI及PGI/PGII 降低作为阳性度界限判断标准。通常情况下PG结果及比值增高为胃粘膜受攻击时的反应。
1.参考值:PGI 70-240ng/ml; PGII 0-13ng/ml;PGI/PGII>3。
2.PG阳性度检测是预警早期胃癌的重要指标:胃粘膜萎缩同胃早期癌变高度正相关。正常体检人群有15% PG阳性。
若只作PGI,结果分析如下:
检测结果
建议
可能原因
PGI>240
胃粘膜有破损,建议进一步胃镜检查或禁酒等两周后复查。
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可能造成胃粘膜破损,以溃疡居多。
30<PGI<70
胃蛋白酶原分泌较少或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复查PGII,计算PGI/PGII比值后确定是否进一步检查。
PGI<70,需参考PGI/II比值:若PGI<30,更应引起重视
PGI/II<3
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胃镜检查。
有萎缩性胃炎、肠硬化、异性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以萎缩性胃炎居多。
PGI/II>3
胃蛋白酶原分泌较少,建议定期复查。
胃粘膜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较少或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的高风险因素,以胃酸分泌少居多。
胃粘膜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减少或有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性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倾向,若同时PGI/PGII<3,以萎缩性胃炎居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GI<30
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胃镜检查。
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性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也有胃粘膜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较少的可能,以萎缩性胃炎居多。
若同时做PGI、PGII 两个项目,结果分析如下:
检 验 科
血清胃蛋白酶原结果
PG阳性度结果判断
PGI≥70ng/ml或I/II>3
阴性(-)
PGI<70ng/ml并且I/II<3
阳性(+),轻度萎缩
PGI<50ng/ml并且I/II<3
中度阳性(2+),中度萎缩
PGI<30ng/ml并且 I/II<2
强阳性(3+),高度萎缩
3.PG检测对胃部疾病预后动态变化分析
误区二:PG阳性就是“胃癌”:阳性只代表胃癌风险。PG适用于体检筛查早期胃癌,代替X光及超声波筛查胃癌,主要意义不在诊断,而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正常体检人群有15%PG阳性,PG阳性时具体患胃癌风险度,经追踪仅有1-2%患胃癌。
误区三:只看重PGI、PGII的参考范围值,不重视比值。因胃粘膜分泌PGI受炎症攻击分泌变动幅度大(70-800ng/ml以上),PGII分泌相对恒定。比值>3时,PGI增高程度确定胃病种类只能结合临床分析。比值<3时,建议内镜检查或病理取材确证,并且需近五年追踪,因PG阳性者在当年无胃癌者,追踪5年后的胃癌发病率有2%。
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
检测疾病:用于筛查胃粘膜萎缩和评估胃癌风险。
项目信息: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发光免疫组,收费120元/次。
标本采集: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置红色真空管内,轻轻颠倒混匀三次送检。
取报告单时间:周一、三、五上午11点报告(如需要,后期报告时间可调整为每天检测)
附:“胃蛋白酶原”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测结果
建议
可能原因
PGI>240或PGII>13
胃粘膜有破损,建议胃镜检查或禁酒等两周后复查。
因PGII较稳定,但因胃粘膜受攻击或受损破坏时活动期的PGI会明显增加。HP感染、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可致血清PGI、PGII增高。胃溃疡复发PGII增高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PGI、PGII增高明显。
相关主题